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赵老师在做蜡烛燃烧实验的时候,将一张滤纸迅速插入火焰中,片刻后取出,发现滤纸上出现圆弧状黑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此实验说明蜡烛火焰分层,外焰温度最高
    B: 此实验中,滤纸可以被一根小木条代替
    C: 将滤纸换成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会有水雾生成
    D: 酒精灯火焰与蜡烛火焰相似。用酒精灯加热药品时,试管底部可直接触及灯芯位置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 2.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B: 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蜡烛组成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C: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则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 由于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分子的质量一定大于原子的质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 3. 以下为初中化学常见实验,按要求回答问题。

    图A木条放在蜡烛火焰上片刻后(填序号)处碳化程度最大。
    图B 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实验结束后吸入左瓶的水量明显小于左瓶剩余空气体积的 1/5,可能原因是。(写出一条即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 4. 如下图所示,同学们分别进行了甲、乙、丙三个分组实验。请回答:

    甲实验的目的是验证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多。实验时,除了要求两种待测气体样品的体积相同外,还要控制相同。
    乙实验需要探究的问题是
    丙实验的现象是烧杯中的酚酞变红。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 5. 学习化学就必然要走进化学实验室进行实验,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

    如图是某同学用50mL的量筒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的操作。请你仔细观察该图,量筒内液体的实际体积(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5mL。
    在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多选题,填字母代号)。

    a.用排水法收集人体呼出的气体,当集气瓶中充满呼出的气体时,将其从水槽中取出后,再盖上玻璃片

    b.证明呼出气体含较多二氧化碳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更浑浊

    c.证明呼出气体含氧气少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

    d.证明呼出气体含水蒸气较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片上结下水珠的量多

    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有关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一瓶氧气,组装装置应选择(填写字母标号,下同),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②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为了便于控制反应,组装发生装置应选择

    ③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烷(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小,极难溶于水),上述装置中,能用于收集甲烷的是

    ④为了用图2装置收集一定体积的氧气,装置接口连接的顺序为

    某工厂需要100L(按标准状况下计算,氧气的密度约为1.43g/L)氧气作原料。若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这些氧气需要消耗水的质量是多少?(计算结果取整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平顶山市舞钢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 6. 结合教材内容,请回答下列问题。
    用火柴去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会发生什么现象?
    实验室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一瓶氧气,检验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什么?
    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请解释原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平顶山市舞钢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 7. 为了证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大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

    该实验除了要控制两种气体样品的体积相同外,还要控制什么相同?
    该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大练习化学试题
  • 8. 蜡烛从引燃到燃烧,一般经过如下环节:

    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填序号)

    蜡烛燃烧: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我们并没有观察到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原因是

    探究:蜡烛刚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问题: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呢?

    提出假设:A.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

    B.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

    C.白烟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石蜡固体。

    实验探究:

    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填序号),但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

    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
    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灯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假设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原因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 9. 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受《探究蜡烛燃烧的奥秘》的启发,对蜡烛的燃烧过程重新进行了一次探究。
    (查阅资料)二氧化碳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

    实验一:探究石蜡的物理性质。

    用小刀切一小块蜡烛放入水中,蜡烛浮于水面,说明石蜡具有的物理性质有的

    实验二:同学们仿照教材11项的实验,做了一个有趣的“母子火焰”实验,如图1所示,据此实验,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实验三: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

    (查阅资料)硫酸铜是一种白色粉末,具有吸水性,吸水后变为蓝色。

    (进行实验)如图表所示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硫酸铜粉末变,澄清石灰水变

    蜡烛燃烧的产物中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

    ①补全上表中的实验结论。

    ②该实验中,硫酸铜粉末的作用是。该实验与图2所示的实验对比,其优点是

    (结论与反思)①化学反应中常伴有发光、发热的现象,比如蜡烛的燃烧。小明同学认为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请举一例说明

    ②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同时也发生着物理变化,请你以上述蜡烛燃烧的现象举例说明(合理即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 10. 化学小组受英国科学家法拉第《蜡烛的化学史》的启发,对蜡烛的燃烧过程进行了一次探究。

    (查阅资料)

    ①硫酸铜是一种白色粉末,具有吸水性,吸水后变为蓝色。

    ②二氧化碳是无色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进行实验)

    序号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外焰处的铁纱窗出现红热的环,内焰及焰心处的铁纱窗无明显变化

      ▲ 

    伸入焰心的导气管引出白烟,燃着的火柴靠近引出的白烟,  ▲ 

    焰心处有可燃性物质

      ▲ 

    蜡烛燃烧的产物中有水和二氧化碳

    实验Ⅰ得到的结论是
    补全实验Ⅱ的实验现象:
    实验Ⅲ中,硫酸铜粉末的作用是,得到“蜡烛燃烧的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碳”这一结论所对应的实验现象是
    (反思评价)

    实验Ⅲ是该小组同学对如图2所示实验的改进,与如图2所示实验相比,实验Ⅲ的优点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烟台招远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