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激活码
充值中心
登录
中学化学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物理
化学
历史
道德与法制
生物
地理
历史与法制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历史
思想政治
生物
地理
手动组卷
智能组卷
试卷库
个人中心
我的下载
试题收藏
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人教版
沪教版(全国)
沪教版(上海)
粤教版
鲁教版
鲁教版(五四制)
人教版(五四学制)
仁爱湘教版
北京课改版
年级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九年级第一学期
九年级第二学期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八年级全册
九年级全册
八年级全一册
九年级全一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
题型
全部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填空题
简答题
综合题
难度
全部
简单
中等
困难
年份
全部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更早
1. 下列现象中,与蜡烛燃烧时所观察到的现象不符的是 ( )
A: 发出黄白色的火焰
B: 火焰上方如果罩一干燥烧杯时能发现烧杯内壁上有水珠
C: 蜡烛靠近火焰处熔化变成液体
D: 蜡烛燃烧时浓烟滚滚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2. 在擦玻璃时,人们常向玻璃上“哈气”再擦会更干净,这说明与空气相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 )
A: CO
2
B: O
2
C: H
2
O
D: N
2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3. 固体CO
2
又称干冰,易升华.干冰灭火器常用于扑救档案资料室发生的火灾,下列关于干冰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干冰升华时吸热,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 CO
2
覆在可燃物表面,隔绝空气
C: CO
2
不能支持燃烧
D: 干冰升华后不污染档案资料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4. 下列各组物质分别在一充满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充分燃烧后,容器中所剩余的气体几乎都是氮气的是( )
A: 蜡烛
B: 红磷
C: 硫
D: 木炭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5. 小明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探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从蜡烛上切一小块石蜡放入水中,石蜡浮在水面,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小
B: 取冷而干燥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有水雾出现,说明石蜡中含有氢、氧元素
C: 在密闭容器中,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D: 用扇子可扇灭蜡烛火焰,说明将温度降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即可灭火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6. 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证明呼出气体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更浑浊
B: 判断呼出气体含有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人体吸收
C: 证明呼出气体含水蒸气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上结下水珠
D: 证明呼出气体含氧气少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木条燃烧更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7. 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刚熄灭时,烛芯会冒出一缕白烟,燃着的火柴只碰到白烟,便能使蜡烛复燃,如图所示。此白烟可能是()
A: 氮气
B: 水蒸气
C: 二氧化碳
D: 石蜡的固体小颗粒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8. 小亮利用蜡烛进行实验,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用扇子可扇灭蜡烛火焰,说明物质燃烧必须达到着火点
B: 切一小块蜡烛放入水中,蜡烛浮于水面,说明石蜡的密度小于水
C: 取冷而干燥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有水雾出现,说明石蜡中含有氢、氧元素
D: 在密闭容器中,石蜡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说明物质通常燃烧需要氧气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9. 下列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有黑色物质生成
B: 红热木炭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产生白光
C: 石蜡在氧气中燃烧时,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D: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雾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10. 下列有关蜡烛性质或实验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常温下,蜡烛呈液态,不溶于水
B: 常温下,蜡烛呈固态,易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C: 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体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 用火柴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不能重新燃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1...
<<
1119
1120
1121
1122
1123
1124
>>
19901
0
/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