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四川某地二王庙的大殿有一副对联:“六字炳千秋,十四县民命食天,尽是此公赐予;万流归一汇,八百里青城沃野,都从太守得来。”此联中“此公”的主要功绩是(    )
    A: 发明翻车
    B: 推广牛耕
    C: 修建灵渠
    D: 修建都江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百色市平果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 2.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说:“改革是中国发展最大的红利。”在商鞅变法中直接给农民带来红利的措施是(    )
    A: 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B: 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C: 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管理
    D: 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百色市平果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 3. 史书载:“每年插秧结束,蜀人拿着香烛,祭祀李冰,人来人往络绎不绝。”材料中, 蜀人在播种季节进行祭祀主要是因为“李冰”(    )
    A: 修建了都江堰
    B: 修建了灵渠
    C: 修建了万里长城
    D: 开凿了龙门石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北海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 4.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国力大增,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强盛的诸侯国。”据此分析:商鞅变法与秦国统一之间的内在联系应是(   )
    A: 变法直接导致了秦国统一
    B: 变法与秦国统一无关
    C: 变法为秦国统一奠定了基础
    D: 变法减缓了秦国统一步伐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崇左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 5. “都江堰”历经2000多年仍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如同一座丰碑,雄辩地向世界表明中华民族有创造人间奇迹的智慧和力量。都江堰修建于(   )
    A: 战国后期
    B: 春秋后期
    C: 战国前期
    D: 春秋前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崇左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 6. 《战国策》记载,“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商鞅变法的内容中与此有关的是(   )
    A: 排除异己,增强自身政治力量
    B: 严明法度,禁止私下争斗
    C: 推行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D: 改革户籍,加强对人民管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芜湖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 7. 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商君书》

    材料二: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事末利(工商业)及怠惰而致贫者,举以为孥(奴隶)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享受特权)。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乃下令。

    ——《资治通鉴》

    材料四: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贾谊《过秦论》

    材料一是哪位政治家说的?变法得到哪位君主的支持而得以实行?
    概况材料二反映了变法中哪些措施?
    根据材料三,“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的目的是什么?对我们做人有何启示?
    根据材料四,变法给秦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根据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改革的看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 8. 《史记》记载:“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材料反映的是(   )
    A: 管仲改革
    B: 北魏孝文帝改革
    C: 文景之治
    D: 商鞅变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铜陵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 9. 都江堰是著名的水利工程,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充分反映出我国人民的智慧。
    A: 正确
    B: 错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 10. 战国时期,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上主持修建了灵渠,变水害为水利。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马鞍山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