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我们经常说:“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下列不属于战国七雄的是(    )
    A: 齐
    B: 周
    C: 楚
    D: 秦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云南省昆明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2. 使秦成为战国时期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的变法改革是(     )
    A: 尊王攘夷
    B: 管仲改革
    C: 焚书坑儒
    D: 商鞅变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云南省昆明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3. “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形容了战国时期的战乱景象,下列战争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是(     )
    A: 逐鹿之战
    B: 阪泉之战
    C: 长平之战
    D: 巨鹿之战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云南省昆明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4.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种。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

    材料二:

    鲜卑姓

    汉姓

    鲜卑姓

    汉姓

    拓跋

    贺兰

    丘穆陵

    独孤

    步六狐

    尉迟

    材料一中的“商君”是指谁?
    材料一反映了商君的哪些改革措施?(说出三项即可)
    材料二中的表格与哪一次改革有关?这次改革对民族关系的发展有何历史作用?
    通过上述改革,谈谈你从改革中得到什么启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云南省保山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5. 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强盛的封建国家,主要是因为(    )
    A: 商鞅变法
    B: 牛耕的推广
    C: 铁制农具的运用
    D: 都江堰的修建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建设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 6. 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中国历史上的多次改革,深刻影响了王朝的兴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孝公用商君,废并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矣。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卫鞅曰:“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底,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原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材料一中的“商君”指的是谁?用材料中原话指出“商君”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的效果。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这一观点正确吗?请阐述你的理由。
    材料三中的“魏”政权是由哪个民族建立的?材料三评述的是什么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历史事件的积极作用。
    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国家走向富强的重要途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 7. 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都获得了成功,其主要原因是(    )
    A: 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
    B: 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
    C: 顺应了历生发展趋势
    D: 得到最高统治者支持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诚仁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8. 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改革,国家的发展需要改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对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材料二:任何一场改革都会涉及经济社会关系的组合和各阶级利益的调整,因此,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抵抗……商鞅坚持公开颁行的法令,对违反新法的,坚决依法给予处罚……将新法进行到底,取得了重大胜利。

    材料三: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底,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帝以仰慕中原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

    ——摘编自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变法得到了谁的支持?
    商鞅变法遭到旧贵族的反对,主要是因为他在变法中推行了哪两项措施?
    商鞅后来被车裂而死,那么他变法的目的达到了吗?请说明理由。
    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个历史事件中的哪个措施?请再写出该事件的一项措施,同时写出这个事件的历史意义?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历史知识回答,你从上述两件事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德惠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9. 作为一个时期的名称,“战国”因战争众多、争夺激烈而得名。这一时期的著名战役不包括(    )
    A: 城濮之战
    B: 桂陵之战
    C: 巨鹿之战
    D: 长平之战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德惠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10.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正一步步向世界强国迈进。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商鞅的思想属于诸子百家哪一学派的思想?商鞅变法所起的突出作用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你认为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北魏孝文帝改革前后,生活在北魏的鲜卑族女孩可能经历哪些变化?
    中国古代的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请你结合相关知识,谈谈一场改革或变法要想取得成功,需具备哪些条件。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甘肃省定西市2018-2019年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