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史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宗室贵戚多怨望”的原因是(    )
    A: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B: 秦孝公去世,商鞅失去政治支持
    C: 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D: 建立县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第15周)教研联盟测试试卷
  • 2. 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早在战国时期,秦国就在长江修筑了都江堰水利工程。课堂上,同学们对都江堰的作用做了下面推断,参考如下图,你认为最准确的说法是(    )

    A: 防洪排水
    B: 水运
    C: 防洪灌溉
    D: 蓄水防旱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 3. 战国时期有一户人家:老大因作战有功获得爵位,老二在家勤于耕作免除徭役,老三则被国君派往小县为吏。据此判断这户人家最有可能生活在(    )
    A: 齐国
    B: 秦国
    C: 燕国
    D: 楚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第三华侨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秦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材料中的“卫鞅”指的是谁?这次变法发生在什么时候?
    如果你是平民,你要怎么做才能得到奖励?反之如果你是旧贵族,你最不满的是变法中的哪一项?
    这场变法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第三华侨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5. 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对秦国封建制度的确立起决定作用的是(    )
    A: 废除旧贵族特权
    B: 奖励耕战
    C: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D: 建立县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第15周)教研联盟测试试卷
  • 6. 成都平原获得“天府之国”美誉得益于战国时期哪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    )
    A: 开凿灵渠
    B: 开凿大运河
    C: 治理黄河
    D: 修建都江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第15周)教研联盟测试试卷
  • 7. 根据商鞅变法时期的法令,一个勤于耕作,生产出大量粮食和布帛的人可以获得的奖励是(    )
    A: 免除徭役
    B: 免除兵役
    C: 获得官爵
    D: 获得土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 8. 战国时期的下列四国中,地理地位置在最东面的是(    )
    A: 齐
    B: 楚
    C: 秦
    D: 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第15周)教研联盟测试试卷
  • 9. 小明看到《过秦论》中有这样一段话:“……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商君佐之……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他很想知道这位“有席卷天下”之心的统治者是谁,你的看法是(    )
    A: 黄帝
    B: 禹
    C: 秦始皇
    D: 秦孝公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第15周)教研联盟测试试卷
  • 1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在《世界百位名人录》中名列前十位,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创立的学派曾是百家争鸣中著名的学派之一;他的思想在战国时得到了发展,西汉时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后世尊其为“圣人”

    材料二: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2阡陌,教民耕战。

    材料三: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材料一中的历史人物指的是谁?他的思想和言行记录在了哪本书里?他在教育方面的贡献有哪些?
    材料二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次变法在政治上的内容有哪些?
    材料三的秦王指的是谁?他统一全国后在中央设哪3个官职?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质检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