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材料一:战国时期,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今欲断诸北语(鲜卑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请回答:
材料一:
材料二:上(高祖)于是约法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
——《汉书·食货志》
上曰:“夫农,天下根本也……其令郡国务劝农桑,……。”
——《汉书•景纪》
材料三: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
—— 《晋书·食货志》
类别
措施
积极作用
①
②
废除奴隶制经济基础,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
③
提高生产积极性,增强国力,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
④
便利赋税征收,为经济活动提供便利
军事
奖励军功
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材料二:
材料三: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材料四:当时,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它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呈现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