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列哪一战役后,东方六国再也无法抵御秦军的进攻(    )
    A: 城濮之战
    B: 桂陵之战
    C: 马陵之战
    D: 长平之战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礼乐第三初级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2.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文中的“卫鞅”指的是谁?什么时间开始变法的?
    根据商鞅变法的内容,请你说说一个农民如果想免除劳役和免受惩罚,最好的办法应该是什么。
    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请你任意说出三条商鞅变法的内容。
    商鞅变法使秦国发生了很大变化,经济富裕,国力强盛,军队战斗力大大提高,并最终完成了国家的统一。那么,商鞅变法留给你哪些启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3. 改革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材料: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对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根据材料一,请指出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
    结合商鞅变法内容回答:在商鞅变法后,某位平民想使自己获得爵位,取得与卿大夫平等地位,他最合理的途径是什么?
    某班举行了儒家、道家、法家“劝谏秦王”的历史剧表演,你认为“商君”(商鞅)应该站在哪一边?试说明你的理由。
    商鞅后来被车裂而死,那么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请说明理由。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4. 阅读材料: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史记》

    请回答:

    商鞅何时在何人的支持下进行了变法?
    根据你的判断,商鞅是哪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秦孝公死后,那些守旧贵族诬告商鞅“造反”,结果秦惠文王用最残酷的刑法把商鞅车裂而死,然而新法却没有被废止,这说明了什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第三华侨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5. “这一时期各国之间的战争更为频繁,桂陵之战,马陵之战等历史上的一些著名战役,就发生在这一时期”。“这一时期”指的是(    )
    A: 尧舜禹时期
    B: 西周时期
    C: 春秋时期
    D: 战国时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6. 中央电视台曾有一则广告语:“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四川旅游依然美丽。”广告中提到的都江堰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它最早形成于(    )
    A: 春秋
    B: 战国
    C: 秦朝
    D: 西汉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龙岩市上杭三中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模拟试卷
  • 7. 商鞅变法后,秦国农民想获得爵位最好的途径是(    )
    A: 努力种田织布
    B: 在战争中立功
    C: 努力开垦荒地
    D: 经商发财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龙岩市上杭三中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模拟试卷
  • 8. 某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对战国时期的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他们拟定了以下研究主题,其合适的是(    )
    A: 新旧交替:社会剧烈变革的时代
    B: 反抗暴秦:宁有种乎的悲壮呐喊
    C: 儒家学说:奠定传统文化的根基
    D: 逐鹿天下:争夺帝位的楚汉之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龙岩市上杭三中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模拟试卷
  • 9. 阅读下列材料: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华阳国志。蜀志》

    请回答:

    这段材料介绍了哪一水利工程的作用?“天府之国”指什么地方?
    这项工程是谁主持修建的?该工程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这项工程直到今天依然造福于人民,完全归功于历代人民的维护。说说你的好主意,看看如何更合理的保护和使用它。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10. 《史记·商君列传》中 “集小郡、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所反映的是当时(    )
    A: 实行分封制
    B: 建立县制
    C: 推行郡县制
    D: 确立行省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