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列成语与春秋时期人物对应的四组,错误的一项是(  )
    A: 退避三舍——晋文公
    B: 一呜惊人——楚庄王
    C: 问鼎中原一一吴王夫差
    D: 卧薪尝胆——勾践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东莞市中堂星晨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
  • 2. 台湾知名作家柏杨在《柏杨曰:读通鉴·论历史》中说道:“商鞅变法,并不是变出一个原子弹,也不是物质上的改革,而是制度的、社会的、教育文化的,基本上的改变,他成功了。”其中“制度”发生改变指的是(  )
    A: 原始社会变成奴隶社会
    B: 奴隶社会变成封建社会
    C: 封建社会变成资本主义社会
    D: 资本主义社会变成社会主义社会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新航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3. 材料: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商鞅自魏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衡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基础。
    商鞅变法的时间是哪年?
    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霞浦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4. 小明观察了《春秋争霸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发现有一个诸侯国曾经是春秋时期的霸主,而在战国形势图上却找不到,该诸侯国是(  )
    A: 晋
    B: 齐
    C: 楚
    D: 秦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质检试卷
  • 5. 公元前350年,一个叫张三的秦国人勤劳耕作,生产出许多粮食和布帛。按照法令,他可以(  )
    A: 授予爵位
    B: 免除徭役
    C: 授予田宅
    D: 免除赋税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质检试卷
  • 6. 下列关于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的评价,正确的有(  )

    ①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

    ②争霸的结果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

    ③争霸中一些诸侯国通过改革加强自身力量

    ④华夏族和其他各民族的融合加强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焦作市文昌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 ·商君列传》

    材料二:……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一中的“卫鞅”是谁?“孝公”是哪国国君?
    材料二中“卫鞅”提出了什么主张?他还提出了哪些主张?
    “卫鞅”的变法给该国带来了什么影响?给我们什么启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临沂市费县马化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商君书》

    材料二:

    项目

    主要内容


    政治

    ①确立,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②废除贵族的特权

    ③改革,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④严明,禁止私斗


    经济

    ⑤废除,允许土地

    ⑥鼓励,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⑦统一

    军事

    ⑧奖励,对有军功者授予

    战国形势图

    材料三: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乃下令。

    ——《资治通鉴》

    材料一是哪位政治家说的?
    变法得到哪位君主的支持而得以实行?变法的时间是哪年?
    材料二战国形势图中①②③④分别是哪个国家?请写出变法的经济内容。
    根据材料三,“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的目的是什么?这次变法影响如何?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灌云县圩丰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9. 秦军号称虎狼之师。《史记》中也记载:战场上的秦军竟然袒胸赤膊,索性连仅有的铠甲也脱掉了。秦国这一社会现象的出现直接得益于商鞅(  )
    A: 推行县制
    B: 奖励耕织
    C: 奖励军功
    D: 编制户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徐州市丰县创新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10.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成功的变法。他的变法措施体现了(  )
    A: 儒家思想
    B: 法家思想
    C: 道家思想
    D: 墨家思想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德州市经济开发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