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秦朝时李冰修建了都江堰,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

    A: 正确
    B: 错误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届江苏省宜兴市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 2. 历史人物总是与历史事件相连,下列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搭配不正确的是(  )

    A: 李冰父子——修筑长城
    B: 司马迁——著《史记》
    C: 左宗棠——收复新疆
    D: 戚继光——抗击倭寇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6届江苏省靖江市靖城中学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 3. 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时,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联系的加强,民族联系的加强“四海之内若一家”,为统一提供必要的社会基础。另一方面。秦国变法比较彻底.政权巩固,经济发展,国富兵强,在实力对比上较之山东六国有着明显的优势,已经有了进行统一战争的可能性。充分运用这些有利条件.秦王政……“初并天下”,统一了六国。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武帝还大规模展开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交通、开发。从总的后果看,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加强了,国家统一的局面发展了。  

    ——《中国通史·秦汉时期(上)》白寿彝

    材料三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中央人民政府作出了解放西藏的决定,命令人民解放军准备向西藏进军,同时通知西藏地方政府派代表来北京谈判。  

    材料四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

    写出材料一中“秦国变法”的名称。据材料一概括秦王统一六国的社会基础。

    材料二中武帝时,哪一事件促进了对西北地区的“交通、开发”?此后西汉政府设置了哪一机构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理?

    从材料三看出,新中国为解决西藏问题提出了哪两种办法?西藏的解放有何重大意义?

    材料四诗歌体现了华夏儿女怎样的情怀?在台湾问题上我们应坚持怎样的原则?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6届江苏省靖江市靖城中学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 4. 2000年,都江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小明想利用暑假去参观都江堰,应该去哪个省(  )

    A: 甘肃
    B: 江苏
    C: 四川
    D: 上海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17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变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探究中外政治、经济、思想、科技发展的进程,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汉书·食货志上》

    材料三 

    材料四

    图四 孟子     图五 达·芬奇

    材料五

    图六          图七

    根据材料一中图一指出这是我国在哪一时期创立的什么制度?

    根据材料一中图二说说该国革命后建立了什么政治体制?

    根据材料二,归纳“商君”改革的两项措施。

    根据材料三美国失业率急剧攀升的原因是什么?面对这一问题,美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材料二与材料三中的两次改革历史作用有何相同之处?

    材料四中图四人物与哪次历史事件有关?他代表的学说在哪位皇帝在位时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材料四中图五人物涉及的历史事件的性质是什么?其核心思想是什么?

    材料五中图六所示发明在什么时候开始用于我国航海事业?对图七中机器的改良起重要作用的人物是谁?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坪山新区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 6.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

    A: 商鞅变法——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
    B: 汉武帝“罢黜百家”——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C: 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开辟
    D: 官渡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 7. 毛泽东曾写道:“商鞅之法,良法也。……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囯威,建县制以强管理……乃必徙木以立信者,吾于是知执政者之具费苦心也。”这段话中体现商鞅变法内容的有(   )

    ①奖励农耕   ②奖励军功   ③建立县制

    ④立木取信   ⑤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⑥编制户口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④⑤⑥
    D: ③④⑤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 8. 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说:“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富强。”这段材料不能说明(    )

    A: 秦孝公重用商鞅
    B: 商鞅变法加快了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C: 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富民强
    D: 商鞅变法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7届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第三华侨中学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9. 古今中外,世界各国有过许多改革与调整,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经济社会改革。通过这次变法,旧制度废除了、新制度建立了,秦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川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材

    材料二:“国内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

    ——列宁

    材料三:“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市突然打了个喷嚏,这个喷嚏迅速蔓延全球,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了。”

    ——百度百科

    材料四: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做到了。

    ——亚历山大二世

    材料五 ……因此,当日本在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

    材料一中改革必然触动某些利益集团的“奶酪”。商鞅变法中最直接触动旧贵族“奶酪”的措施是什么?写出商鞅变法的作用。

    材料二中的俄国“由一个半死的人”到“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与列宁开出的哪一“处方”有关?这一“处方”有何特点?

    材料三中“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美国为医治“感冒”开出的药方是什么?

    材料四中,亚历山大二世说这番话针对的是俄国历史上的哪一事件?结合所学知识,“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主要表现在哪里?请写出这件事在俄国历史上的作用。

    材料五中,日本“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指什么?该事件的性质是什么?当年日本政府在政治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加强中央集权?

    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的知识,谈谈你对改革创新与国家发展的认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7届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10. 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商鞅变法内容中,对后世政治制度影响最深远的措施是(    )

    A: 承认土地私有
    B: 奖励耕战
    C: 建立县制
    D: 废除旧贵族的特权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度重庆万州中学下学期中期考试九年级历史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