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2020 年 5 月 28 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该民法典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具有重大意义,战国时期主张“以法治国”的思想家是(   )
    A: 孔子
    B: 韩非
    C: 墨子
    D: 孟子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
  • 2. 中西人文精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时至今日,在各自的文明发展中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人文”主义思潮主要指的是儒家思想的两位代表人物的核心思想。其一是孔子的“仁”的思想,其二是孟子的“民本”思想。不管是孔子的“仁”,还是孟子的“民本”,都体现了关注人,重视人的作用。在这个时期强调个人道德的重要性,而不是再次强调神的重要性,认为人有了道德才配天命,而“德”却是用来“保民”和“爱民”。其他如道家、墨家等,都有强烈的人文关怀。

    ——摘自《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的历史比较》

    材料二:苏格拉底之所以受到特别尊敬,正如西塞罗所说,是因为他把哲学从天上带到了地上。人文主义者不断反复要求的就是,哲学要成为人生的学校,致力于解决人类的共同问题。

    ——摘自《西方人文主义传统》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春秋战国时期道家是如何体现人文关怀的?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分析古希腊思想家是如何体现人文精神的?请举一例进行说明。
    以上材料反映了中西人文主义思想的基本精神是什么?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思想文化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有什么积极影响?
    有人认为文艺复兴是古代希腊和罗马文化的复兴,还有人认为它是新文化的兴起,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1~16课)阶段性测试试卷
  • 3. 我们要研究老子的思想,可以查阅的书籍是(   )
    A: 《论语》
    B: 《道德经》
    C: 《孙子兵法》
    D: 《诗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岳池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4. 《论语》记载,因弟子冉求做了季氏的官,并替季氏聚敛财富,孔子愤怒地说:“这样的人不是我的学生,弟子们,敲着鼓去攻击他吧!”这体现了孔子(   )
    A: “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B: “为政以德”的治国理念
    C: “尊卑有序”的伦理观念
    D: “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岳池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5. 郭沫若说:“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中国的黄金时代。”其理由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    )
    A: 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
    B: 诸侯争霸的混乱局面
    C: 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
    D: 商业繁荣的城市景观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半期考试试卷
  • 6. 七年级某班班委会因为班级纪律混乱,准备制定严格的班规来约束同学们的行为。与该班班委会的主张相似的战国时期的学派是(    )
    A: 儒家
    B: 墨家
    C: 道家
    D: 法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半期考试试卷
  • 7.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对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

     材料一:如下图。

     

    材料二:“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  《论语.为政》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

    材料三:孔子的政治活动失败了,而孔子的教育事业却留下一个绝大的影响。

     ——摘自钱穆《国史大纲》

    ①材料一的人物是谁?②他生活在我国历史的什么时期?③他是哪一学说的创始人?④他的学说记录在哪一部著作里?
    据材料二,①孔子提出了怎样的治国主张?②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孔子对教育事业留下了什么“绝大的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半期考试试卷
  • 8. 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是(   )
    A: 孔子
    B: 老子
    C: 孟子
    D: 庄子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汽开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学科素养调研试卷
  • 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般认为,孔子是中国古代私学的创始。在孔子的私学里,只要你好学、想学,就“有教”,至于你原先和现今的情况怎么样,是不必过问的,那叫“无类”。

    材料二   《论语・乡党》记述了这样一个经典故事:“厩(马棚)焚。子(孔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在马棚起火的情况下,孔子关心的是地位不高的仆人,而非马。

    材料三   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纷争,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儒、法、道、墨、阴阳等学派针对治理国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各学派之间进行激烈的争论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材料四   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兼爱”、“非攻”等思想至今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

    材料五   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

    材料六   ……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只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孔子的哪个思想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对教育的垄断性?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的这个故事体现出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基于这种思想主张,孔子对统治者提出了怎样的政治建议?
    根据材料三,指出“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及各学派争论的共同问题
    材料四“兼爱”“非攻”是哪个学派的观点?这个学派的创始人是谁?
    材料五反映了韩非怎样的治国策略?他是哪个学派的代表人物?
    根据材料六指出现代国家治国的方略。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传统思想文化?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汽开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学科素养调研试卷
  • 10. 他主张“兼爱” “非攻”,要求人们互爱互利,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他是(   )
    A: 墨子
    B: 庄子
    C: 老子
    D: 孟子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