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都江堰建成之后,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的是(     )

    A: 成都平原
    B: 华北平原
    C: 东北平原
    D: 长江中下游平原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度初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模拟卷Ⅴ
  • 2. 在战国后期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免除劳役,最好的办法应该是(   )

    A: 当兵立军功
    B: 不隐瞒犯法行为
    C: 合理经商致富
    D: 大量生产粮食和布帛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度初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模拟卷Ⅳ
  • 3.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变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其中使秦国强大的起来的社会变革是(  )

    A: 尊王攘夷
    B: 百家争鸣
    C: 实行分封制
    D: 商鞅变法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度初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模拟卷Ⅲ
  • 4. 都江堰建成以后,受益最大地区是(  )

    A: 关中地区
    B: 中原地区
    C: 成都平原地区
    D: 汉江平原地区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度初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模拟卷Ⅲ
  • 5. 我国古代,人们常以“牛、耕”作为名、字。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这反映了牛耕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牛耕的使用开始于(   )

    A: 春秋战国时期
    B: 秦汉时期
    C: 隋唐时期
    D: 宋元时期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度初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模拟卷Ⅱ
  • 6. 商鞅变法措施中,对当代行政管理制度也有重要影响的是(   )

    A: 允许土地私有
    B: 重农抑商
    C: 实行“连坐法”
    D: 推行县制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度初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模拟卷Ⅰ
  • 7.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出现了一次大变革,农业的深耕细作,使生产力得到了较大发展。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青铜农具大量推广                   
    B: 新的农作物出现
    C: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D: 骨耜的使用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模拟卷
  • 8. 根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    )

    A: 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B: 加强刑罚   
    C: 奖励军耕,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D: 推行县制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模拟卷
  • 9. “变则兴,不变则亡”,商鞅变法的措施中与“富国强兵”的目的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是(   )

    A: 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B: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C: 奖励耕战               
    D: 建立县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甘肃平凉第十中学七年级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10. 我国古代一个著名的水利工程曾经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这一工程是(   )

    A: 都江堰    
    B: 灵渠     
    C: 白渠     
    D: 大运河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甘肃平凉第十中学七年级上期期中历史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