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华阳国志》中记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天府的出现主要得益于谁的贡献(    )

    A: 大禹
    B: 隋炀帝
    C: 李春
    D: 李冰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5.2卓越的工程同步练习
  • 2. 以下是《华阳国志》中有关都江堰的叙述:

          岷山多梓(树)、柏(树)、大竹,颓随水流,坐致材木工省用饶(都江堰修成后可利用岷江水运送岷山上的木材)。又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请回答:

    都江堰是在哪一时期由谁主持修建的?

    根据以上材料,归纳都江堰的作用。

    你认为我国古代都江堰的建成向人们昭示了什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5.2卓越的工程同步练习
  • 3. 作家余秋雨曾经写道:“就在秦始皇下令修建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成都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田地输送涓涓清流。”这个“了不起的工程”是(    )

    A: 长城
    B: 都江堰
    C: 大运河
    D: 赵州桥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5.2卓越的工程同步练习
  • 4. 水利工程的修建对农业发展作用很大,成都平原之所以成为千里沃野,得益于(     )

    A: 白渠
    B: 都江堰
    C: 郑国渠
    D: 灵渠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5.2卓越的工程同步练习
  • 5. 可持续发展工程的典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两千多年来一直造福于人民的著名水利工程是(    )

    A: 战国时的都江堰
    B: 战国时的郑国渠
    C: 秦朝时的灵渠
    D: 两汉时的白渠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5.2卓越的工程同步练习
  • 6. 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得益于(    )

    A: 治理黄河
    B: 兴修灵渠
    C: 大禹治水
    D: 都江堰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5.2卓越的工程同步练习
  • 7. 以下是不同历史时期出土的生产工具的图片,你知道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的是哪件工具(     )

    A: 打制石器
    B: 磨制石斧      
    C: 骨耝
    D: 铁犁铧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5.1青铜工艺的杰出成就同步练习
  • 8. 下列古代生产工具,在战国时使用广泛的是(     )

    A: 石制工具
    B: 木制工具
    C: 青铜工具
    D: 铁制工具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5.1青铜工艺的杰出成就同步练习
  • 9. 商鞅,本姓卫,因是卫国皇室之后,又称公孙鞅,后因变法有功被秦孝公封在“商”地,才被称为“商鞅”、“商君”。商鞅名字变化背后所反映的史实是(    )

    A: 分封制的盛行
    B: 商鞅变法得到秦始皇的肯定
    C: 商鞅生在商国
    D: 耕织有功国家赐给田宅和爵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2.5商鞅变法同步练习
  • 10. 中国传统农业曾达到古代世界的最高水平中,农业生产工具和耕作方式的进步推动了农业发展,下列图示被称为我国农业发展史上一次革命的是(     )

    A:
    B:
    C:
    D: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2.5商鞅变法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