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   )

    A: 煮盐业的兴盛
    B: 纺织业的进步
    C: 铁器的广泛应用
    D: 奴隶主转化为奴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年湖南省邵阳县初一上期中历史试卷
  • 2. 作家余秋雨曾写到:“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成都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涓涓清流。“修筑”这个了不起的工程的是(  )

    A: 禹
    B: 李冰
    C: 商鞅
    D: 汉武帝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年湖南省邵阳县初一上期中历史试卷
  • 3.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商鞅列传》

    文中的“卫鞅”指谁?“孝公”是哪国国君?

    谈谈变法的内容是什么?

    在当时的背景下,秦国的贵族、平民各自对商鞅变法持何种态度?请说明理由。

    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年湖南省邵阳县初一上期中历史试卷
  •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桀不易礼而亡。

    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秦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对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卫鞅在秦国的变法。

    材料中的“变法”指哪一历史事件?

    最能体现变法性质的是哪一内容?变法的性质是什么?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哪一项措施?

    根据材料二,请指出这一事件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事件在秦国会产生什么积极影响?

    这次变法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什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年江苏泰兴市济川中学初一上期中历史试卷
  • 5. 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最能触犯奴隶主贵族特权的是(   )

    A: 承认土地私有
    B: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C: 奖励军功
    D: 推行县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年江苏泰兴市济川中学初一上期中历史试卷
  • 6. 李克强总理“改革是当前中国最大的红利”的讲话,启发我们,实现“中国梦”,必须深入推进改革。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中,极大地打击了保守派贵族利益的是(   )

    A: 改革户籍
    B: 奖励生产
    C: 奖励军功
    D: 建立县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临沂市经济开发区九年级下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7.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是商鞅变法的依据。商鞅的下列变法措施,旨在提高军队战斗力的是(   )

    A: 改革土地制度
    B: 奖励军功
    C: 重视农业
    D: 建立县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深圳锦华实验学校九年级下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8. 著名作家余秋雨曾经说过“就在秦始皇下令修建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成都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它至今还为无数民众输送涓涓清流。” 这个“了不起的工程”的是(     )

    A: 布达拉宫
    B: 都江堰
    C: 大运河
    D: 赵州桥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5.2卓越的工程同步练习
  • 9. 下图工程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历史时期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     )

    A: 西周       
    B: 春秋时期 
    C: 战国时期 
    D: 秦朝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5.2卓越的工程同步练习
  • 10. 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的水利工程是(    )

    A: 灵渠
    B: 六辅渠
    C: 都江堰
    D: 白渠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5.2卓越的工程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