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源泉,王老师以“我们的精神家园”为主题,设计了如下学习任务单,请你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任务一【重温经典---吸取先哲智慧】

    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德,齐这以礼,有耻且格。

    ——孔子

    材料二: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我无欲而民自朴。

    ——老子

    任务二【以古鉴今------弘扬丝路精神】

    张骞凿空建立了史诗般的功业......古代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见,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

    -----《人民日报》

    并说出张骞凿空建立的“史诗般的功业”的主要历史事实。

    任务三【探访古迹----领略浩然之气】

    上述名言分别反映了怎样的治国思想?这些思想有何相同之处?
    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指出与“张骞凿空”相关的历史事件?
    司马迁因仗义执言,遭受酷刑,仍然发愤著书。根据图一,请写出司马迁所著不朽历史著作的名称及其体例或特点。
    汉武帝曾准备为霍去病修建一座豪华的府地。霍去病却断然拒绝,留下了“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的千古名句。根据图二,结合霍去病抗击匈奴的事迹,谈谈该名句体现的精神或情怀。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 2. 惠州市中小学生班级管理经验交流会上,刘老师将自己的心得概括为:“班级管理如烹小鲜,应该无为而治,同时要强化德育教育,让学生学会仁爱。”他的班级管理理念中蕴含着春秋战国时期哪些思想学派的主张?(   )
    A: 儒家法家
    B: 道家儒家
    C: 道家兵家
    D: 墨家儒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 3. 胡适说:“孔子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下列突出体现孔子“将人看作是平等的”是(   )
    A: 仁者爱人
    B: 因材施教
    C: 有教无类
    D: 温故知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 4. 四位学生在为穿什么样的衣服展开辩论:甲认为:穿衣应根据四季气候;乙认为:穿衣应根据身份而定;丙认为: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丁认为:由上面规定,大家穿一样的制服,根据他们的观点对应的思想是(    )
    A: 甲--儒,乙--墨,丙--法,丁--道
    B: 甲--儒,乙--法,丙--墨,丁--道
    C: 甲--道,乙--墨,丙--法,丁--儒
    D: 甲--道,乙--儒,丙--墨,丁--法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东莞市石碣镇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5. 下列选项中,集中体现儒家思想的是(   )
    A: 仁者爱人
    B: 无为而治
    C: 兼爱非攻
    D: 严刑峻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6. 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形成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北斗星),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材料二:学者信力建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战乱频仍、兵荒马乱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自由、最为开放和最不可思议的一个时代……是一个黄金时代……诞生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和学术派别。

    材料三:在中国完成的发明和技术发现,改变了西方文明的发展进程,并因而也确定了整个世界的发展进程。造纸术有助于人文精神的传播……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四:造纸术外传时间表

    时间

    4世纪

    7世纪

    8世纪

    12世纪

    16世纪

    19世纪

    国家或地区

    朝鲜

    日本

    阿拉国家

    欧洲非洲

    美洲

    大洋洲

    材料一体现了孔子的哪些思想?此思想在当时有何现实意义?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我国历史上,这个思想繁荣的局面被称作什么? 这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根据材料三,概括造纸术对世界文明发展有何意义?
    根据材料四,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综合上述材料,请你提炼出一个观点。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7. 德国哲学家尼采曾说:“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以下主张中,出自该书的是()
    A: 以德治国
    B: “兼爱”“非攻”
    C: “无为而治”
    D: 以法治国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两英镇2020届九年级历史第一次学业模拟考试试卷
  • 8. 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下列思想中属于孔子的有(    )

    ①“仁者爱人”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③“无为而治”④“有教无类”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重庆市九龙坡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 9. 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战国时期,伴随着政治、经济方面激烈而深刻的变革,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各种思潮、学派的交锋与激荡,出现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群星灿烂的时代。

    所谓百家争鸣,指的是(后面一句模糊,看不清)

    派之间相互问难,进行辩论;另一种是游说诸侯;战国的诸子百家主张学以致用,为了救世,必须以其所学去游说诸侯,推出自己的政策主张、治国方略,不可避免与诸侯及其官员发生争鸣。因而各学派的巨子几乎都是伶牙俐齿、口若悬河的雄辩家,像韩非那样口吃,只是个特例…当时文人学士游说之风很盛,一个很平凡的士,通过游说,一经国君赏识,便可提拔为执政大臣。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写“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写“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写“C”。

    百家争鸣时出现各个学派的士人思想上交锋和碰撞的繁荣局面。
    百家争鸣包括诸子百家间的争鸣和诸子与诸侯及其官员的争鸣。
    百家中各个学派的士人全部都是雄辩家。
    张仪本是魏人,通过游说秦惠王,得到重用,成为了相。
    政治、经济方面的改革促进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重庆市九龙坡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 10. 《孔子讲学图》中,孔子盘坐于台席,弟子跪坐于四周。众弟子年龄悬殊,衣着各异。体现了孔子教育思想的(    )

    A: 有教无类
    B: 因材施教
    C: 温故知新
    D: 勤于思考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2020年初中历史毕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