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成语“墨守成规”的“墨守”源自战国时墨翟(即墨子)善于守城。墨子是“诸子百家”中墨家的创始人。他主张(   )
    A: “非攻”“节俭”
    B: “仁政”“礼治”
    C: 集权专制
    D: 无为而治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 2. 《论语·乡党篇》记,一次孔子家马厩失火,孔子退朝,问“伤人乎?”不问马。孔子关心人而不关心马,这主要体现了(   )
    A: 孔子主张无为而治
    B: 春秋时奴隶地位已经提高
    C: 孔子“仁"的主张
    D: 孔子反对等级差别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合肥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 3. 在治理国家问题上,儒家主张教化百姓,以“礼”治国;法家强调用“刑罚”加强统治;道家反对“礼”治,也反对“法”治,他们提出“无为而治”。这些内容反映的现象是(   )
    A: 诸侯争霸
    B: 百家争鸣
    C: 变法运动
    D: 民族交融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片_x0020_100005

    材料二  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下令除朝廷外民问只许收藏秦吏、医药、占卜、种树的书,其他的书籍一律销毁。秦始皇还把指责他的儒生和方士活埋。

    材料三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家思想;同时他重视教育,在中央兴办太学,在地方兴办国学。

    材料四  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根据材料一,孔子提出了怎样的治国主张?孔子在教育对象和教育方法两方面对教育事业留下了什么“绝大影响”?
    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史实?这一史实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出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家思想的不同态度,但其目的相同,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依据材料四,归纳“百家争鸣”出现的重要意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如何正确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 5.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既要面向未来又要不忘本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文化传承和建立文化自信的基础。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探究。

    (文字渊源)

    材料一

     A.利簋铭文   B.里耶秦简

    C.安阳甲骨         D.蔡侯纸

    (思想瑰宝)

    材料二:

    图片_x0020_100010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

    —《论语》

    (文献著作)

    材料三:

    文献

    图片_x0020_100011

    图片_x0020_100012

    简介

    作者:;年代:西汉地位:《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通史。

    作者:贾思勰;年代:;地位:《④》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科技名流)

    材料四

     华佗

    祖冲之

    结合所学知识,请将以上承载文字不同书写材料的文物按出现的先后进行排序(填序号)。其中书写在文物C上是什么文字?
    材料二中的帛书是春秋时期哪一家学派的经典?其在政治上主张什么?《论语》反映了哪位历史人物的思想?根据材料指出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根据所学知识,将材料三中两部文献的简介补充完整。
    材料四中人物分别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和数学家。请完成下列表格归纳他们在当时领先于世界的成就。

    人物

    生活朝代

    主要成就(一例)

    华佗

    祖冲之

    综合以上探究,你觉得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巢湖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 6. 某校七年级(2)班历史兴趣小组在编写历史短剧《诸子百家论治国》时,为扮演孟子的学生设计的台词应是(   )
    A: 以法治国,中央集权
    B: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 为政以德,爱惜民力
    D: 天法道,道法自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安庆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 7.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报告精神的是(    )
    A: 因材施教
    B: 温故知新
    C: 有教无类
    D: 仁者爱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天津市南开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 8. 中国四千年的历史,显示了举世无双的连续性,这是其最重要的特点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理解中国历史,就必须理解这两个人:孔夫子、秦始皇。孔夫子奠定了中国文化的主调,秦始皇奠定了中国制度的基石。

    ——阎步克《从“制度史观”看中国历史》

    材料二:据林小标等《两汉侯国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图1,图2分别是西汉不同时期侯国分布示意图。

    【注】恩泽侯——指出于皇帝私恩而获封为侯爵者。

    材料三:汉族人口占绝大多数比例的现实,事实上形成了人口高度同质化的局面。……有利于延续、塑造身份“认同”。……秦汉以来形成的以中原为腹地的文明核心地带,对中国历史进程所产生的向心力已反复被证明……。

    ——2019年9月《南风窗》杂志《理解中国的“国家独特性”》

    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孔子奠定中国文化主调的思想有哪些?为什么说“秦始皇奠定了中国制度的基石”?
    据材料二,比较图1和图2反映出的西汉政治统治发生了什么变化?该变化与汉武帝执政的什么措施有关?
    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进入“以中原为腹地的文明核心地带”后进行“延续、塑造身份‘认同’”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9. 下列关于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诸子百家”是泛指,表示学派众多
    B: 各学派著书立说、激烈辩论,形成中国古代的思想活跃局面
    C: 产生的根源是社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
    D: 儒家学派备受统治者的推崇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讷河市、甘南县,泰来县,龙江县,富裕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 10. 下列人物与观点,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A: 老子──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B: 孟子──“兼爱”“非攻”
    C: 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 韩非──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讷河市、甘南县,泰来县,龙江县,富裕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