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得益于(  )

    A: 治理黄河
    B: 兴修灵渠
    C: 大禹治水
    D: 都江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2. 史书上记载春秋时期“公作则迟”,“分地则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个体农耕已经取代了集体耕作
    B: 奴隶消极殆工
    C: 土地被极少数人占有
    D: 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3. 县这一地方行政建制在我国出现始于(    )

    A: 夏朝
    B: 西周
    C: 战国
    D: 秦朝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泉州第十六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 4. 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下列哪几种人有奖励(   )
    ①书读得好的人 ②农业生产搞得好的人 ③仗打得好的人 ④生意做得好的人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卷
  • 5. 在战国后期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免除劳役,最好的办法应该是(   )

    A: 当兵立军功
    B: 不隐瞒犯法行为
    C: 合理经商致富
    D: 大量生产粮食和布帛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2.2西周的兴亡同步检测
  • 6.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几句话说的是哪一重大水利工程的功能?(   )

    A: 大禹治水
    B: 三峡水利工程
    C: 都江堰水利工程
    D: 长城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2.2西周的兴亡同步检测
  • 7. 为秦国以后兼并六国打下坚实基础的是(    )

    A: 李愧变法
    B: 吴起变法
    C: 邹忌改革
    D: 商鞅变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2.2西周的兴亡同步检测
  • 8. 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得益于(    )

    A: 治理黄河
    B: 兴修灵渠
    C: 大禹治水
    D: 修建都江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9. 秦国在战国后期成为最富强的国家,最重要的原因是(  )

    A: 优越的自然环境
    B: 有勇猛的战将
    C: 商鞅变法
    D: 有杰出的谋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10. 商鞅变法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

    A: 秦孝公的大力支持
    B: 百姓的欢迎  
    C: 个人才能卓越
    D: 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