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激活码
充值中心
登录
中学历史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物理
化学
历史
道德与法制
生物
地理
历史与法制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历史
思想政治
生物
地理
手动组卷
智能组卷
试卷库
个人中心
我的下载
试题收藏
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统编版(部编版)
统编版(五四学制)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岳麓版
川教版
北师大版
华师大版
中华书局版
中图版
冀教版
鲁教版(五四学制)
年级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中国历史 第一册
中国历史 第二册
中国历史 第三册
中国历史 第四册
世界历史 第一册
世界历史 第二册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七年级上册(2016)
七年级下册(2016)
八年级上册(2017)
八年级下册(2017)
九年级上册(2018)
九年级下册(2018)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
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
七年级上册(2016)
七年级下册(2016)
八年级上册(2017)
九年级上册(2018)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七年级上册(2016)
七年级下册(2016)
八年级上册(2017)
八年级下册(2017)
九年级上册(2018)
九年级下册(2018)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七年级上册(2016)
七年级下册(2016)
八年级上册(2017)
八年级下册(2017)
九年级上册(2018)
九年级下册(2018)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七年级上册(2016)
七年级下册(2016)
八年级上册(2017)
八年级下册(2017)
九年级下册(2018)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七年级下册(2016)
八年级上册(2017)
九年级下册(2018)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2017)
八年级下册(2017)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2016)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全部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填空题
列举题
问答题
难度
全部
简单
中等
困难
年份
全部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更早
1. 战国时期,在岷江流域修筑的防洪灌溉工程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可谓之‘天府’也。”这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是( )
A: 大运河
B: 都江堰
C: 灵渠
D: 郑国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2. 春秋战国时期的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主要是因为( )
A: 农业重视使用肥料
B: 青铜器在农业中的广泛使用
C: 水利工程的兴修
D: 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3.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事先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在古代史上,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是( )
A: 灵渠
B: 白渠
C: 都江堰
D: 大运河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4. 春秋战国时期的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主要是因为( )
A: 农业重视使用肥料
B: 青铜器在农业中的广泛使用
C: 水利工程的兴修
D: 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某学校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5. 2008年5月12日,在我国四川汶川地区发生了8级强烈地震,但距震中较近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却经受住了考验。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于什么时间( )
A: 战国时期
B: 秦朝
C: 西汉
D: 隋朝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6. 都江堰市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下列关于都江堰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修建于隋唐时期②由李冰主持建造③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④至今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7. 阅读下列材料。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请回答:
(1)文中的“卫鞅”指的是谁?孝公是哪国国君?他是什么时期的人?
(2)文中的“变法”指的是什么? 主要内容有哪些?
(3)这次变法有什么作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8. 战国时期改革之风盛行,请按要求填写 :
(1)影响最大的是秦国的(
)变法
(2)支持变法的秦国国君是(
)
(3)秦国变法内容中最能体现改革性质的措施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9. (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贾谊《过秦论》
材料反映的是哪次变法事件?这次变法发生于哪一年?“商君”指的是谁?
写出秦国商鞅变法的具体内容。
商鞅因变法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最后惨遭车裂而死。你认为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你觉得商鞅的死值不值得?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10.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作用有:
①国家承认
,允许自由买卖。
②
,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③按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
的特权。
④在地方上推行
,由国君派官吏治理。
答完上述问题后,你认为商鞅变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1...
<<
18209
18210
18211
18212
18213
18214
>>
18271
0
/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