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在校园文化节的主题演讲会上,小刚同学引用了中国古代思想家的一句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位思想家是(    )

    A: 老子
    B: 庄子
    C: 墨子
    D: 孟子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7-2018学年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第8课 百家争鸣 同步测试
  • 2. 某校七年级学生开展题为“先秦诸子百家”的探究活动,请你也参与其中。

    【图说历史】

    墨子     孟子      庄子        韩非

    图中以这几个人物为代表的诸子百家在中国古代思想界掀起了一次解放风潮,它是什么?这一局面的出现有什么影响?

    【理解学习】历史活动课上,四位同学在表演“诸子百家”论治国的短剧时,说了下列台词,请在括号内写出这四句台词的代表人物。

    A.“民贵君轻,仁政于民”

    B.“无为而治,顺应自然”

    C.“爱人如己,崇尚和平”

    D.“以法治国,中央集权”

    【学以致用】在你所在的班上,有同学乱丢垃圾,造成班级卫生状况糟糕。面对这种情况,你会运用“诸子百家”中哪家学派的思想来教育他,帮助他改掉乱扔垃圾的坏习惯?请说说你的具体做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7-2018学年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第8课 百家争鸣 同步测试
  • 3. 在战国时期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儒家思想的思想家有(    )

    ①墨子  ②孟子  ③荀子  ④庄子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7-2018学年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第8课 百家争鸣 同步练习
  • 4. “诸子百家论社会变革,百家争鸣现思想博弈”此种情形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

    A: 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使传统的社会秩序受到猛烈冲击
    B: 各国竞相改革,社会处于变革之中
    C: 士人四处游说、讲学,开阔了视野
    D: 统治者提倡儒家学说,引发争论潮流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7-2018学年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第8课 百家争鸣 同步练习
  • 5.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无为而治”反映了哪一学派的思想主张(    )

    A: 墨家
    B: 道家
    C: 法家
    D: 儒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7-2018学年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第8课 百家争鸣 同步测试
  • 6. 战国时期,有一学派认为:明主像天,因为他依法行事,公正无私。明主有权威、权力以加强其命令的力量。这一学派是(    )

    A: 儒家
    B: 墨家
    C: 法家
    D: 道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7-2018学年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第8课 百家争鸣 同步测试
  • 7. 中国古代有一个著名的“塞翁失马”的故事,说明了人的祸福可以相互转化,这个故事体现了古代哪一位思想家的思想(    )

    A: 老子
    B: 庄子
    C: 孔子
    D: 韩非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7-2018学年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第8课 百家争鸣 同步测试
  • 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30岁左右便收徒讲学,前后从事教育四十多年。相传他有弟子3000人,其中出名的有72人。他提倡“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主张“为政以德”。他有关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的许多言论,成为后世传颂的格言。

    材料二:他生活在战国末期,是荀子的学生。他强调“法治”,并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理论。

    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谁?他生活在哪一时期?他在教育上有什么突出贡献?

    材料二中的“他”指的是谁?他是哪一学派的代表人物?

    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材料一中的人物与材料二中的人物有何不同?请你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治国问题的认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7-2018学年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第8课 百家争鸣 同步测试
  • 9. 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请结合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小邮票,大舞台】

    材料一:

    《杏坛讲学》

    《周游列国》

    《道德与伦理价值——道》

    【看新闻,学历史】

    材料二:奠定中华民族精神的儒家、法家、道家等传统思想……诸子百家就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形成的……百家争鸣不是坐而论道,而是与中国社会的实践紧密相连,争鸣的过程也是一个试错的过程……而决定学派命运的是看这些学派是否符合天下大势的走向。

    《杏坛讲学》表现了孔子教育上的成就,请简单介绍一下这些成就。(两点即可)孔子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请说出其中的三点。

    《道德与伦理价值——道》是为纪念老子而发行的邮票。请你为邮票配上正确的文字注释。

    “这样一个大背景”指什么?为什么说“百家争鸣不是坐而论道,而是与中国社会的实践紧密相连”?百家争鸣有何影响?

    这一时期“儒家、法家、道家”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谁?除此以外,同一时期还有哪一重要学派?说出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当时的“天下大势”是什么?哪家学派的主张符合这一大势?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7-2018学年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第8课 百家争鸣 同步练习
  • 10. 下列有关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墨子——“兼爱”“非攻”
    B: 韩非——“礼治”
    C: 老子——“无为而治”
    D: 孙武——“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7-2018学年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第8课 百家争鸣 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