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有学者认为:“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域之外,东经朝鲜,波及日本……”外国朋友要了解“孔子之道”可以参阅(    )

    A: 《韩非子》
    B: 《道德经》
    C: 《论语》
    D: 《墨子》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子曰:“为政以德①,譬如北辰②,居其所③而众星共④之。”

    [注释]①为政以德:以,用的意思。此句是说统治者应以道德进行统治,即“德治”。②北辰:北极星。③所:处所,位置。④共:同“拱”,环绕的意思。

    材料二  他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人生应该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

    材料三  他认为:法治比德治更适合于当时社会,因为社会发展变化了,一切事物也随之变化,因此具体措施也应改变。

    材料四  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

    请完成表格。

    材料序号

    观点所属学派

    学派代表人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七年级历史2017-2018学年人教版历史第二单元测试题
  • 3. 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下列说法能支持此观点的是(  )

    ①孔子反对苛政    ②孔子主张“有教无类”

    ③孔子提倡“温故而知新”   ④孔子主张以德治国

    A: ①②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七年级历史人教版2017-2018学年历史期末综合测试题
  • 4.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空前繁荣的时代。其中,主张靠法令、权术和威势来加强统治的学派是(  )

    A: 儒家
    B: 法家
    C: 道家
    D: 墨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七年级历史人教版2017-2018学年历史期末综合测试题
  • 5. 以下关于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儒家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
    B: 要求统治者用“仁政”治国
    C: 提出人类要顺应自然的主张
    D: 深受秦国国君的赏识和重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7年秋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
  • 6.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孕育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孟子认为“大丈夫”是人生的最高目标,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孟子所谓的“大丈夫”具备四种重要的德行,“恻隐之心,人之端也;羞恶之心,又之端也;禅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全力发展此“四端”,便会成为具有浩然之气的“大丈夫”.

    ——摘编自《中国通史》

    材料二:一位阿拉伯商人记述:两宋时期,信用券被广泛应用,富裕商人率先使用印制的纸币,极大地便利了商品的交换.中国商人把钱借给别人时会写下借条,借债人则在纸条上用食指和中指画押.他们主张以信接物,以义为利,市不二价,童叟无欺,不卖假货,不赚黑钱,不会乘人之危而半利。

    ——摘编自《新全球史》

    材料三:

    材料一中,孟子认为“大丈夫”应具备怎样的道德规范?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孟子的政治理想。
    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宋代商人具有怎样的优秀品质?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宋代商业繁荣的主要表现。
    请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四位历史人物值得后人称道的事迹。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锁定)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2017届九年级第一次练兵考试历史试题
  • 7. 历史学家钱穆说,中国“学术思想最灿烂的时期是秦以前,政治社会最理想安定的时期莫过于汉唐”。这里“学术思想最灿烂”是指(  )

    A: 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B: 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
    C: 法家思想受到国君赏识
    D: 出现了儒、道、佛并立局面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七年级历史2017-2018学年人教版历史第二单元测试题
  • 8. 七年级同学以“思辨传承”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名家解读】

    材料一:  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曾经说过:“从孔子那里我读到一份爱心;从孟子那里我读到一股正气;从墨子那里我读到一腔热血;从韩非那里我读到一双冷眼。”

    【思辨论坛】

    材料二:  孔子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育。学生冉求胆小,遇事退缩,孔子有意识地教育他,凡事要抓紧,马上去做。学生仲由敢作敢为,但不够稳重,孔子怕他冒失,就叮嘱他凡事要多请教父兄以后再去做。

    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孔子的“爱心”、韩非的“冷眼”各体现在什么地方。

    在政治上,孟子是怎样继承和发展孔子学说的?

    上述材料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教育思想?

    春秋战国是诸侯割据争霸、战争硝烟频仍的时期。关于战争,各家观点不一,请浅谈墨家(墨子)和儒家(孟子)的看法。

    “热爱学校,爱护校园”是每一位学生应尽的义务和应有的美德。但平时在校园内,我们也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些现象:花木被折断、桌椅被破坏、门窗玻璃被打破等。针对校园内破坏公物的行为,请你分别用儒家、法家的思想观点来加以分析,并谈谈自己的认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7年秋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
  • 9. 某电视台要聘请法制栏目主持人,如果时光穿梭回到战国时期,你认为哪一思想学派的代表最适合担任该栏目主持人(  )

    A: 儒家
    B: 法家
    C: 墨家
    D: 兵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7年秋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
  • 10. 战国末期,有位思想家提倡法治,主张改革。秦王嬴政读了他的著作后,赞叹不已,说:“我得见此人,死也甘心了。”被嬴政仰慕的这位思想家是(  )

    A: 孔子
    B: 孟子
    C: 荀子
    D: 韩非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七年级历史2017-2018学年人教版历史第二单元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