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主张“邻近的国家互相望得见,鸡鸣狗叫的声音互相听得见,而人民直到老死也不相往来”,回到“小国寡民”社会的思想家是(    )

    A: 老子
    B: 孔子
    C: 孙子
    D: 孟子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重庆市江津实验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模拟试卷
  • 2. 美国诗人爱默生认为,“孔子是哲学上的华盛顿”。这里的“哲学”是指(    )

    A: 法家学说
    B: 道学学说
    C: 儒家学说
    D: 墨家学说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 3.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演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请回答: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谁?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他的主要教育活动和教育思想主张有哪些?将答案填入下表中。

    创始人

    思想核心

    主要教育活动

    教育思想主张

    战国时期,儒家主要代表人物是谁?他的主要思想有哪些?将答案填入下表中。

    主要代表人物

    主要思想

    西汉武帝把儒家学说定为治国的指导思想,推行什么政策?有何深远影响?将答案填入下表中。

    政策

    深远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泰州市智堡实验学校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 4. 老子的思想体现在《》一书中;孔子的思想体现在《》一书中。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泰州市智堡实验学校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 5. 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把战国时期哪一位思想家的主张变成了现实(    )

    A: 墨子
    B: 孟子
    C: 韩非子
    D: 庄子
    难度: 简单 题型:易错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泰州市智堡实验学校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 6. 阅读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有一次孔子家的马棚失火,孔子闻讯回家,看见焦土断垣,急切地问:“伤人了没有?”对财产的损失只字未提。

    材料二:现代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烧其实还在其次,春秋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到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材料三: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

    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

    请回答:

    材料一体现了孔子什么主张?他在教育方面有何创举?

    材料二中的“致命打击”指什么历史事件?“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又是指哪一历史现象?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董仲舒的主张。该主张被统治者采纳后,产生了怎样的深刻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 7. 某摄制组要拍摄三国鼎立时期的电视剧,在周瑜的书房中布置道具,摆放了一些文化典籍。以下提供的道具中哪一个符合历史事实(    )

    A: 《女史箴图》
    B: 《唐诗三百首》
    C: 《大明历》
    D: 《孙子兵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 8. 如图是位于苏州市中心观前街的玄妙观,创建于公元276年,是当时全国最大的道观(道教宫庙).至今己有1700多年历史,所以被称为“江南第一古观”。观内保存着一尊老君像石刻,乃是唐宋时期作品。老君的原型应该是(    )

    A: 老子
    B: 孔子
    C: 墨子
    D: 韩非子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 9.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以德治国”的政治主张。孔子的思想以“仁”和“礼”为核心。

    材料二: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下令除朝廷外民间只许收藏秦史、医药、占卜、种树的书,其他的书籍一律销毁。秦始皇还把指责他的儒生和方士活埋。──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重视教育,在中央兴办太学,在地方兴办国学。──川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四:…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只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说一说孔子的政治和思想主张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史实?这一史实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出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家思想的不同态度,但其目的相同,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根据材料四,请现代化治国的方略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安徽省蚌埠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 10.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其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自(    )

    A: 《论语》
    B: 《道德经》
    C: 《孙子兵法》
    D: 《史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安徽省蚌埠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