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言行中最能体现“有教无类”思想的是(  )

    A: 提出“仁”的学说
    B: 提出实行德政
    C: 创办私学,广收门徒
    D: 提出学习要“温故而知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5校联谊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 2. 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们之所以肯定先秦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的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是因为大量的历史事实证明;先秦的“百家争鸣”一方面表现在政治上逐步突破了宗法“礼治”的桎梏,另一方面是表现在思想上逐步地摆脱宗教天命观的束缚。伴随着这个转变,形成了哲理性的天道观,从而在意识形态的各个领域内都呈现出缤纷绚烂、丰富多彩的局面。

                              ——《论先秦的百家争鸣与士阶层的解放》

    材料二

    图一《蒙娜丽莎》                 图二《最后的晚餐》

    材料三  18世纪遍及欧洲各国和美国的一场思想变革运动,其根本目的是把人们从偏见和迷信(特别是从被确立了的宗教)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并将之用于社会和政治改革事业。

    ——《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

    请根据所学知识列举“百家争鸣”其中一家学派及其代表人物。

    材料二中的两幅作品的作者是谁?这两幅作品都宣扬了什么思想?

    材料三中“思想变革运动”指的是什么运动?这一运动对当时的“社会和政治”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上述思想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有何共同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沭阳县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 3. 孔子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获得世界人民的敬重。下列哪一选项是孔子的主张(  )

    A: 兼爱、非攻
    B: 实行“法治”
    C: “无为而治”
    D: “仁”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东台市第一教育联盟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 4. 大国崛起已然是一个难解的题目,各国的学者提供的答案也是众说纷纭。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上百位接收采访的国内外专家在谈论这个话题的时候,都十分看重思想文化的影响力在大国崛起中的作用。

    ──大型电视记录片《大国的崛起》解说词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正处于剧烈的变革之中,社会上先后产生了儒家、道家等学派,迎来了中国思想史上的黄金时代,对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

    ──2008年易中天《百家讲坛》第287期

    材料二:严复认为要挽救中国,必须维新,要维新,必须大兴“西学”。他通过发表文章和翻译西方著作,无情抨击了封建顽固思想,提出了“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维新主张。严复虽然没有参加维新运动的实践,但是他对西学的介绍和宣传却对近代早期知识分子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也为酝酿中的戊戌变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武器。

    ──朱汉国《历史上重大的改革回眸》(岳麓书社)

    材料三:这是一群激情荡漾的文人,这是一所海纳百川的学校,正是这群人和这所学校,

    在20世纪中国大地上掀起了一次思想解放的狂澜,也由此引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思想启蒙运动。这场运动的口号“德先生”和“赛先生”也很快在中国传播开来。

    材料四:每当改革开放处在关键时期,是思想解放廓清了认识误区……真理标准大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禁区,由此引发的思想大解放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大门。

    ──2014年4月14日康伟《以“三个解放”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请回答:

    材料一中的“黄金时代”是指当时思想领域上出现的什么局面? 后来秦始皇采取了法家韩非子的思想主张,创立了具有深远影响的什么制度?

    严复倡导大兴“西学”的时代背景是什么?后来戊戌变法中“鼓民力”、“开民智”的具体措施有哪些?请各举一例。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救国探索史,也是一部思想解放史。材料中“海纳百川的学校”指的是今天的哪所大学?运动中的口号“德先生”和“赛先生”与欧洲的哪次思想解放运动一脉相承?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哪次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这次会议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综合上述材料,中国历史上的几次思想文化运动有何共同的作用?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6年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同平中学中考历史模拟试卷
  • 5. 近年来,我们的党和政府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同时要求各地公安机关配枪上岗,对涉嫌恐怖主义的行为毫不手软。这样的执政理念和下列思想相符的是(    )

    A: “仁政”和“法治”
    B: “兼爱”和“非攻”
    C: “无为而治”和“严刑峻法”
    D: “道法自然”和“为政以德”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6年广东省江门市台山市新宁中学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一)
  • 6. 为响应党中央厉行节约的号召,许多单位加入到反对“舌尖上的浪费”的“光盘行动”之中.早在战国时期,提出“兼爱”“非攻”“俭节则昌,淫佚则亡”主张的思想家是(    )

    A: 老子
    B: 墨子
    C: 孙武
    D: 韩非子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6年广东省江门市恩平市黄冈实验中学中考历史模拟试卷
  • 7. 历史推论建立在史实的基础上。下表中推论与史实相符合的是(    )

    选项

    史实

    推论

    克里斯提尼改革

    确立了罗马共和制度

    百家争鸣

    促进了早期中华文明的形成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沉重打击了欧洲其他国家封建制度

    文艺复兴

    撼动了封建专制制度的精神统治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6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
  • 8. 历史学家钱穆说:中国“学术思想最灿烂的时期是秦以前,政治社会最理想安定时期莫过于汉唐”。秦以前“学术思想最灿烂”是指(    )

    A: 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
    B: 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C: 法家思想受到国君赏识
    D: 出现了儒、道、佛并立局面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高密四中文慧学校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9.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以德治国”的政治主张。孔子的思想以“仁”和“礼”为核心。

    材料二: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下令除朝廷外民间只许收藏秦史、医药、占卜、种树的书,其他的书籍一律销毁。秦始皇还把指责他的儒生和方士活埋。

    ——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重视教育,在中央兴办太学,在地方兴办国学。

    ——川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四:……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只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说一说孔子的政治和思想主张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史实?这一史实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出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家思想的不同态度,但其目的相同,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根据材料四,请现代化治国的方略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惠民县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九年级第一次历史月考试题
  • 10. 写出下列名人。

    ①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总结四诊法一直被中医沿用,他是

    ②他的代表作是《离骚》,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定为世界文化名人,他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高密四中文慧学校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