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逐步实现“均衡教育”。孔子的下列言行中最能体现“均衡教育”思想的是(    )

    A: 提出“仁和礼”的学说
    B: 提出“为政以德”
    C: 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
    D: 提出学习要“温故而知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惠民县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九年级第一次历史月考试题
  • 2.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请按照要求补充完成下列表格

    学派

    代表人物

    思想主张

    孔子

    道家

    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墨家

    主张“兼爱”和“非攻”,反对以强凌弱。

    法家

    韩非

    兵家

    “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高密四中文慧学校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以德治国”的政治主张。孔子的思想以“仁”和“礼”为核心。

    材料二: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下令除朝廷外民间只许收藏秦史、医药、占卜、种树的书,其他的书籍一律销毁。秦始皇还把指责他的儒生和方士活埋。

    材料三: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家思想;同时他重视教育,在中央兴办太学,在地方兴办国学。

    材料四:……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只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

    根据材料一,说一说孔子的政治和思想主张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史实?这一史实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出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家思想的不同态度,但其目的相同,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根据材料四,请问现代社会治国的方略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高密四中文慧学校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4. 和谐社会是对某种以人为本的、彼此合作与宽容而没有冲突的社会形态的美称,也是人类社会一直竞逐不息的理想追求。

    孔子在历史上地位如何?

    “孔夫子”的哪些思想观点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有一些全理的成分或值得借鉴的地方?

    列举他的两个方面的教育思想。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重庆市江津实验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模拟试卷
  • 5. 下列思想家中,属于道家学派的是(    )

    A: 老子和孔子
    B: 孔子和庄子
    C: 老子和庄子
    D: 老子和韩非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重庆市江津实验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模拟试卷
  • 6. 主张“兼爱”“举贤”的思想家是(    )

    A: 孟子
    B: 荀子
    C: 韩非子
    D: 墨子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重庆市江津实验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模拟试卷
  • 7. 那是一个社会环境比较自由的时代,那是一个思想极度繁荣的时代,那个时代出现了百家争鸣,那个时代是(    )

    A: 商朝
    B: 西周
    C: 春秋
    D: 战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重庆市江津实验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模拟试卷
  • 8. 认为君主“无欲”,天下满足,君主宁静,百姓安定的思想家是(    )

    A: 孟子
    B: 庄子
    C: 韩非子
    D: 墨子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重庆市江津实验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模拟试卷
  • 9. 面对核战争的威慑和地区冲突,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认为:“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他们指的智慧是指孔子(    )

    A: “礼”的思想
    B: 扩大教育对象的做法
    C: “仁”的思想
    D: 因材施教的方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重庆市江津实验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模拟试卷
  • 10. 老子和孔子都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人,他们的相似之处是(    )

    A: 都生活在春秋时期
    B: 都主张对立的双方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C: 都编订了多种教材
    D: 创立的思想都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重庆市江津实验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模拟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