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系(    )

    ①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

    ②私学的兴盛

    ③各国纷争的社会环境

    ④社会的剧烈变革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④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7年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行香中学中考历史复习试卷(七)
  • 2. 在2015年12月浙江乌镇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发表了主旨为“天下兼相爱则治”的演讲。战国时期提出“兼爱”“非攻”思想的是(    )

    A: 孔子
    B: 墨子
    C: 韩非子
    D: 老子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广东省东莞市虎门捷胜中学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 3.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各家学派聚众讲学,纷纷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以下搭配不正确的是(    )

    A: 老子──道家──“无为而治”
    B: 孟子──兵家──“民贵君轻”
    C: 墨子──墨家──“兼爱”“非攻”
    D: 韩非子──法家──“以法治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广西北海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 4. 根据材料回答。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社会政治经济急剧变动的时代,也是哲人辈出的时代,又是中国古代文化思想兴盛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国家靠什么治理,需要建立怎样的社会秩序,人的本性是什么……围绕这些问题,诸子各派纷纷亮出自己的观点,各抒己见,争鸣辩论,为后世留下了一座极为丰富珍贵的思想宝库。

    ──《高中语文读本(必修三)P23》

    材料二:《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体著作。“泛爱众,而亲(接近)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教无类”“温故而知新”等,意蕴深刻。

    材料三  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据岳麓版课标教材《历史》必修三

    根据材料一,指出“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和各学派争论的共同问题。

    概括材料二中孔子的思想主张。谈谈我们可以从孔子思想中汲取哪些智慧。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百家争鸣”出现的重要意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西片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 5. 这是一则寓言故事“塞翁失马” 的漫画。故事出自《淮南子•人间训》中。后人由此得出“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塞翁得马,焉知非祸”的结论。它所表达的观点最接近于(    )

    A: 老子
    B: 庄子
    C: 孔子
    D: 孟子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西片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 6.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他看到战争的残酷,提出“春秋无义战”,笼统地反对一切战争。他要求统治者用“仁政”治国,轻徭薄赋。他还主张不要过分地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这样自然资源才能持续利用。

    材料中的“他”是谁?是哪个历史时期的著名人物?

    “他”认为“春秋无义战”对吗?为什么?

    材料中的哪些主张直至今天仍有借鉴作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广东省东莞市虎门捷胜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 7. 伴随中国的和平崛起,全球兴起了一股中国文化热,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均有开设。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其思想核心是(    )

    A: “仁”的思想
    B: “法治”的思想
    C: “兼爱”“非攻”的思想
    D: “清净无为”的思想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广东省东莞市虎门捷胜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 8. 小轩同学在历史活动课上表演“孙武”,应说的台词是(    )

    A: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B: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C: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D: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广东省东莞市虎门捷胜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 9. 某班在编演有关“百家争鸣”的历史剧中,扮演韩非子应说的台词是(    )

    A: 强调“以礼治国”
    B: 主张“礼仪教化”
    C: 强调“以法治国”
    D: 主张“无为而治”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广东省东莞市虎门捷胜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 10. 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近年在德国汉堡被发现了,书的前言写着:“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请问这位哲学家思想的核心是(   )

    A: “法治”
    B: “无为而治”
    C: “兼爱”“非攻”
    D: “仁”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东台市第三教育联盟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