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激活码
充值中心
登录
中学道德与法制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物理
化学
历史
道德与法制
生物
地理
历史与法制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历史
思想政治
生物
地理
手动组卷
智能组卷
试卷库
个人中心
我的下载
试题收藏
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统编版(部编版)
统编版(五四学制)
人教版
粤教版
北师大版
教科版
湘教版
苏人版
人民版
鲁人版(六三学制)
鲁人版(五四学制)
陕教版
年级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六年级(全一册)
七年级(全一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
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
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
九年级全册(思想品德)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
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
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
九年级全册(思想品德)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
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
九年级全册(思想品德)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九年级全册(思想品德)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
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
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
九年级全册(思想品德)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
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
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
九年级全册(思想品德)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
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
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
九年级全册(思想品德)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
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
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
九年级全册(思想品德)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
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
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
九年级全册(思想品德)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全部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填空题
材料分析题
材料分析题
难度
全部
简单
中等
困难
年份
全部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更早
1. 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公开表示,北大正考虑修改《师德条例》和《学生守则》,拟将“禁止网骂”等内容写入新校规,以此规范北大师生的言行。这告诉我们( )
①制订校规是专门用来对付无德学生的 ②校规体现了学校和社会的新要求③校规是最高行为规则④校规是为了保证我们和谐有序的学习生活环境
A:
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④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2.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设专章规定了对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正。这些“严重不良行为”包括()
①学习成绩差 ②纠集他人寻衅滋事 ③旷课、夜不归宿 ④吸食毒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3. 《孟子?离娄上》记载:"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一古训说白了就是( )
①是人类生活中的一种积极的、有益的约束 ②做任何事情都必须知道并遵守社会生活中的约束
③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约束,人类高质量的生存更离不开约束 ④古人没有规和矩,因此不受任何的约束和制约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4. 平静幸福的生活建立在不受约束的基础上。( )
A: 正确
B: 错误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5. 作为中学生,我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当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是( )
A:
学校规范
B:
社会公德
C:
乡规民约
D:
职业道德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6. 人类的生产、生活无时无刻不受自然的、社会的、自身的方方面面的约束。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列车要在轨道上奔驰,大河要在河道上奔流,学生要在学校的要求下学习和活动……。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作为现代的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正确看待学校的要求和规定?
社会生活中为什么需要有恰到好处的约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7. 林肯说:“法律是显露的道德,道德是隐藏的法律。”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B:
从表现形式看,法律笼统,道德具体
C:
法律和道德都是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
D:
应该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8. 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是 ()
A:
传统美德
B:
社会公德
C:
公共秩序
D:
职业道德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9. 亲近社会、融入社会,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复杂的社会现象。我们青少年要不断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辨别是非能力。判断是非的标准应该是 ( )
A:
能否带来经济利益
B:
个人的好恶
C:
道德和法律规范
D:
别人的评价和意见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10.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过:“这个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心灵感到深深的震撼: 一是我们头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
请你运用九年级第四单元的有关内容说出两条康德发出这样的感慨的原因?
每个人心中都有道德的种子,为了让它们生根发芽,我们需要不懈地努力。你将做出怎样的努力呢?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1...
<<
18414
18415
18416
18417
18418
18419
>>
18918
0
/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