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全球气候变化对高山冰雪消融影响显著。下图为1961-2012年天山冰雪面积随海拔升高的累积退缩率。调查发现,与4000-5000米相比,天山海拔5000米以上区域冰雪覆盖率较高,但冰雪面积较小;5000米以上区域冰雪覆盖率夏季高于冬季。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海拔/米

    ﹤3000

    3000~4000

    4000~5000

    ﹥5000

    累积退缩率

    2.35

    3.06

    3.40

    3.42

    图中数据表明,随海拔升高天山冰川退缩速度变化表现为(   )
    天山5000米以上区域冰雪覆盖率夏季高于冬季的主要原因是夏季(   )
    天山5000米以上区域冰雪面积较小主要是因为(   )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2022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文综地理试卷
  • 2. 朋曲流域位于青藏高原南部,西藏自治区西南面,流域大部分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北侧,有明显的焚风效应,气温较低、降雨较少、蒸发量大;少部分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侧,受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降雨充沛,近年来朋曲流域冰川发生了很大变化。读1990-2020年朋曲流域不同坡度冰川退缩率和1990-2020年朋曲流域不同坡向冰川退缩率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下列关于朋曲冰川的说法,正确的是(   )
    1990年-2020年对朋曲流域南北坡冰川退缩率差异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湖南省岳阳市2022届高考一模地理试卷
  • 3. 小叶章为长白山岳桦林下伴生的优势草本植物,升温会抑制其生长。经过近年野外调查发现,长白山西坡岳桦林带的小叶章逐步侵入到海拔更高的苔原带(苔原带发育在火山灰等火山喷发物上,植被覆盖度较高),呈斑块状分布。长白山苔原带夏季多暴雨,侵蚀作用明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推测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小叶章侵入长白山西坡苔原带的原因最可能是(   )
    随着小叶章侵入的加剧,会使长白山西坡苔原带植被(   )

    ①数量增多②数量减少③种类增多④种类减少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卷文综地理试卷(八)
  • 4. 树种线是指树种个体分布的海拔或纬度上限。下图为某山地树种线海拔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影响该山地树种线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树种线变化对该山地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湖南省百所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地理试卷
  • 5. 在自然条件下,生长在不同环境的植物叶片大小通常不同。下图示意我国局部地区木本植物的叶长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影响图中不同区坡木本植物叶长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近几十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图中不同区域之间的界线可能产生的变化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四川省广安市2022届高考一模文综地理试卷
  • 6. 阿姆河发源于帕米尔高原,注入咸海。下图是按旬统计得到的阿姆河产流区(产生径流的区域)1951-2005年的降雨和降雪量以及融雪、融冰产水量的年内变化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降雨产生的径流集中在(   )
    融雪产流期较长的最主原因是该产流区(   )
    近年来气候变暖,阿姆河产流区径流量呈减少趋势,其原因是(   )

    ①蒸发加强②下渗增多③融冰减少④降雪减少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福建省漳州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地理试卷
  • 7. 珊瑚礁是由造礁珊瑚和其他生物骨骼共同形成的生物质石灰岩。珊瑚生长于水体清澈、光照充足、水温25℃~30℃、基地坚实的浅水海域。图瓦卢被认为最可能因全球变暖而被海水淹没的国家。某研究团队发现过去60年图瓦卢地区的海平面上升了12厘米。下图为该研究团队记录的位于图瓦卢富纳富提环礁东南部一无人岛在海水运动等因素影响下1984年至2010年海岸线的变化情况。

    分析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1984年至2010年该岛面积变大的原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揭阳市、丰顺县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揭丰联考)地理试卷
  • 8.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赛里木湖(下图)海拔约2073米,全年盛行偏西风,流城年降水量约257.4毫米,湖面年蒸发量约550.0毫米,结冰期长达6个月;湖岸岩性较为单一,多为粘性差、易透水的粉砂层。近60年来,赛里木湖流域气候呈暖湿化趋势,湖水盐度随之变化;溯岸多处坍塌,东岸尤为严重。研究表明,该流域降水量变化对湖泊的影响超过气温变化。

    中国西北地区水面年蒸发量大多在1200毫米以上。分析赛里木湖湖面年蒸发量较低的原因。
    说明近60年来流域气候变化对赛里木湖盐度的影响。
    说明近60年来赛里木湖东岸坍塌严重的原因。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福建省厦门市2022届高考二模地理试卷
  • 9. 麦兹巴赫冰川湖(下图)地处天山腹地,由上湖和下湖两部分组成,伊力尔切克冰川北支退缩形成湖盆,南支阻塞形成下湖,上、下湖之间由狭长的水道相连,上湖常年保持蓄水状态,下湖仅蓄水期有水,溃决后常为空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利用遥感影像采集冰川湖面积数据的最佳时间是(   )
    随着全球变暖和冰川退缩,麦兹巴赫冰川湖的面积变化情况为(   )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河北省2022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地理预测卷(二)
  • 10. 某高校在天山东部调查分析不同海拔西伯利亚落叶松对气候变暖的响应。采样发现:在林地低海拔、中海拔和高海拔的树木径向(直径)生长呈现较大差异,表现为中、低海拔西伯利亚落叶松生长与气温相关系数呈负相关,而在高海拔则呈显著正相关。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林地中、低海拔西伯利亚落叶松与气温相关系数呈负相关,其主要制约因素是(   )
    气候变暖对不同海拔西伯利亚落叶松的影响是(   )
    在气候持续变暖的背景之下,天山东部西伯利亚落叶松分布的变化可能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质量检测地理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