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一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列对“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这句话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句话综合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饶有趣味。四个比喻多从饮食文化入手,让人从饮食中的“味”去领悟秋之“味”,从形象的“味”去品味抽象的“味”。
    B: 北国之秋就像“白干”“馍馍”“大蟹”“骆驼”,形象地写出了其味烈、味深、味浓、味久的特色。
    C: 南国之秋就像“黄酒”“稀饭”“鲈鱼”“黄犬”,形象地写出了其味润、味浅、味淡、味短的特色。
    D: 写南国之秋,是为了南北对比,以“北”衬“南”。作者以南国之秋的“淡”来衬托北国之秋的“浓”,突出了故都的秋感人至深。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统编版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4.1 《故都的秋》课时作业
  • 2. 下列句子中加粗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位于眉山市的“三苏祠”园内廊庑相连,池沼掩映,竹木参天,殿宇轩敞,极具南国流风余韵
    B: 以前的科幻电影中的许多设想,当时看起来是不可思议的,现在却不断变为现实。
    C: 迎面一声招呼,回头一个微笑,其实温暖早就在我身边了。只是它像空气一样融入了我的生活,浑然天成而不觉了。
    D: “木马”等网络新病毒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威胁着计算机的安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统编版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4.1 《故都的秋》课时作业
  • 3.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这就不但在情调上,而且在语言上把雅趣和俗趣统一起来了__________。

    ①但是,郁达夫却在这里构成了和谐的、统一的情调。

    ②前面就有茅房、耗子,这里又有稀饭、馍馍、黄犬、大蟹等。

    ③这是因为他的情感亮点就是把大雅和大俗融为一体。

    ④这些话语本来就是缺乏诗意的,用在这充满古典的、高雅趣味的文章中,是要冒不和谐的风险的。

    ⑤郁达夫把秋天写得这么有诗意,赋予它一系列诗意的、高雅的话语,然而不时又穿插一些平常的俗语进去。

    A: ②①⑤④③
    B: ⑤②④①③
    C: ②⑤①④③
    D: ③⑤②④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统编版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4.1 《故都的秋》课时作业
  • 4. 下列诗句描写的季节,不是秋天的一项是(   )
    A: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B: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C: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D: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统编版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4.1 《故都的秋》课时作业
  • 5. 下面是《故都的秋》中的一段景物描写,请从表达效果的角度予以点评。要求: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语意连贯,不超过40个字。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嘶叫的秋蝉,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统编版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4.1 《故都的秋》课时作业
  • 6. 阅读梁衡《沙海一苗树》片段,回答后面问题。

    没有在沙漠里生活过的人,不知道绿色就是生命的火种。世界排行第九的库布其大沙漠浩瀚无垠。①沙漠中的达拉特旗(县)如海中一叶,官井村就是这叶上的一痕。但只这一痕,就有一百六十一平方千米。四十年前,这里曾是飞沙走石一片混沌。村民住房一律门朝里开,如果向外,早晨起来沙拥半门高,你根本推不开门,人将被堵在屋子里。村里所有院子都没有院墙,如有墙,一夜狂风满院沙,墙有多高,沙有多深。

    苏东坡形容月光下的院子,竹柏交影,如积水空明。而风沙过后的院子,沙与墙平,月照明沙静无声。我曾有在沙漠生活的经历,风起时帽檐朝后戴,走路要倒行。就是进了村也分不清房子、行人。过去像达拉特旗这样的地方,不用说庄稼难有收成,风沙起时,人们赶车出门,就如船在海里遇到台风,车仰马翻,淹没沙海。平时小孩子出门玩耍,也有被风卷沙埋而失踪的。人在这样的地方怎么生存?乡民渐渐逃亡殆尽。

    赏析文章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①沙漠中的达拉特旗(县)如海中一叶,官井村就是这叶上的一痕。

    ②苏东坡形容月光下的院子,竹柏交影,如积水空明。而风沙过后的院子,沙与墙平,月照明沙静无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重点练》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上册第七单元14故都的秋荷塘月色同步练习试卷
  • 7.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清华大学回复某位高考考生的“人生实苦,但请你足够相信”成为流行语,这话打动人,是因为它诠释了一个道理——只要能够吃苦,你就能够在阶层流动中重构自己的坐标,因此我们要学会吃苦,只要敢于吃苦,就能够在社会分化中得到命运的回报,只要在社会中得到命运的回报,我们就一定能够考上清华大学。

    ①能够吃苦未必就能够在阶层流动中重构自己的坐标。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重点练》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上册第七单元14故都的秋荷塘月色同步练习试卷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滨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   ①  。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家人家会聚在一道的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丫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作的“暮雨潇潇江上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村犬吠,风雪夜归人”,   ②  。“前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作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借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重点练》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上册第七单元14故都的秋荷塘月色同步练习试卷
  • 9. 依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两句话,表达你对承诺的理解,要求使用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承诺不是水面上的一叶浮萍,飘游不定。承诺不是;承诺如同珍珠,它的莹润是河蚌痛苦的代价,也是河蚌的荣耀;承诺如同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重点练》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上册第七单元14故都的秋荷塘月色同步练习试卷
  • 10. 阅读张抗抗《鹤的舞蹈》片段,回答后面问题。

    那是20世纪80年代初一个春天的清晨,我与一位邻居大姐约定去哈尔滨市动物园晨练。我们似乎是被一阵阵嘹亮的号角,或是高亢的呼唤所吸引,闻声走到了一座高大的丝网笼前。那一刻我的呼吸都几乎停止了,我看见了一群白色的和灰色的大鸟,不,是一群真正的仙鹤,正在笼中翩跹起舞——银衣白裙飘飘,身材修长流畅,长颈长腿灵巧敏捷,灰褐色的眼睛彼此深情地凝视对方——它们几乎具备了天才的舞蹈家应有的一切优势,还有内心热烈而疯狂的激情。它们在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中从容地展开了巨大的羽翼,然后轻盈地弹跳,凌空扑转,就像踩着音乐的节拍,一步都不会乱了方寸。伴奏的音乐流淌在它们的血液里,我们人类是听不见的。一只白鹤高雅地踮起足尖,将长喙伸向太阳的方向,一次又一次,总是与其它的鹤擦肩而过,然后一个华丽转身,在笼中奔跑翻腾,掀起一阵忧郁的尘雾——这是白鹤的单人舞,高傲而又孤独;而双人舞的风格则完全不同,那是热情奔放而又光焰四射的:双鹤颈项相绕,四足灵巧地此起彼落,每一个动作都是互相呼应的,就像人类的拉丁舞那样配合默契;它们不停地追逐嬉戏、煽动着翅膀换位拍打,像是在拥抱与抚慰对方;鹤似以腾跃示欢喜、以展翅示仰慕、以交颈示情爱、以啄羽示亲近;那般缠绵悱恻、难舍难分;那样扑朔迷离、如影随形;鹤在舞蹈时,在天地间释放了它求偶的全部渴望与爱意,忘我忘情如痴如醉,令观者惊羡而自愧不如。当笼中所有的鹤们都一同起舞时,犹如风起云涌电闪雷鸣,一场气势磅礴而壮美的集体舞开始了,整个笼子似乎都在震撼。我听见了雄浑的交响乐、还有旷野春风的呼啸;然而,眼前白鹤的狂舞却旁若无人,依旧悄然无声地进行着。

    该段文字对鹤舞的描写主要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突出了鹤的什么特征?试做简要分析。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重点练》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上册第七单元14故都的秋荷塘月色同步练习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