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一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   葛剑雄

        要考虑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首先必须明确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长期以来,国人认为中国文化历史悠久、丰富灿烂、博大精深,固然都是事实,但在很大程度上是自我评价,或者是就东亚汉语文化圈而言。如果放在世界范围内,与其他文化进行比较,整体上说只能是各有千秋。

        在生产力和交通运输能力都还很落后的古代,世界上各大文化区之间缺少必要的人员和生活必需物资的交流,基本上都是独立发展的。由于不存在交流和比较,也谈不上哪种先进,哪种落后。从不同文化的群体开始相互接触以来,文化的传播一直有两种方式——自愿的和强制的。一般来说,对物质文化的接受大多是自愿的,而对精神文化的接受则两者兼而有之。强势文化往往会依靠武力、权力、财力、人力强制推广自己或抵制其他,今天世界上的制度、宗教、语言、文字以至生活方式的分布,大多是这样的结果。

        在古代中国内部,同样如此。一方面,自认为居于“天下之中”的华夏诸族对自己文化的优越性深信不疑,因而绝不会向“非我族类”、尚未开化的“蛮夷”推广,仅给那些“仰慕华风”又具备学习条件的人学习的机会。另一方面,“蛮夷”归化以后,就必须接受中国的主流文化。如清朝改土归流后,新设置的府、州、县内就必须办学校,兴科举,尊孔孟,以儒家学说教化百姓。如民间信仰和宗教一旦对主流文化构成威胁,也会被坚决取缔。

        时至今日,物质文化的传播已经不存在障碍。但在大多数人已经具有宗教信仰或其他信仰,自由平等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的条件下,精神文化的传播只能以自愿接受为前提。中国文化再博大精深,儒家学说再高明玄妙,中国模式再快速高效,也别指望能取代别人已有的信仰、文化、观念、模式。因此,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主要目的,是让世界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由于主观或客观的种种原因,中国与世界各国一直缺少人员和文化的交流。中国文化主动走出去,能让各国人民近距离或直接感受到中国文化的丰富多彩和独特魅力,有利于改变以往形成的片面和偏见。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大批中国人走向世界,他们本身就是中国文化的传播者。如果他们普遍具备了优良的素质和文明的举止,中国文化的地位就能随之提升。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另一个目的,是要学习世界文化。我们不能坐等各种文化主动传入中国,而且通过走出去后的比较借鉴,不同文化优劣立显,取长补短顺理成章。中国既然以代表世界最先进的文化自许,了解和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是必不可少的。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主要途径,是向世界提供尽可能多的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务,这也是传播文化的有效途径。到目前为止,中国的文化商品大多还是来样加工、贴牌生产,外销商品中的文化含量还很低,文化服务近于空白,发展的余地非常广阔。

        费孝通先生曾提出不同文化的相处之道: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正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期待。

    (节选自《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有删改)

    u5173u4e8eu201cu4e2du56fdu6587u5316u8d70u5411u4e16u754cu7684u76eeu7684u201duff0cu4e0bu5217u8bf4u6cd5u6b63u786eu7684u4e00u9879u662fuff08    uff09

    u9488u5bf9u201cu4e2du56fdu6587u5316u5982u4f55u8d70u5411u4e16u754cu201du7684u95eeu9898uff0cu4e0bu5217u8868u8ff0u4e0du6b63u786eu7684u4e00u9879u662fuff08    uff09

    u4e0bu5217u7406u89e3u548cu5206u6790uff0cu7b26u5408u539fu6587u5185u5bb9u7684u4e00u9879u662fuff08    uff09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三文明的对话认知与交融美美与共同步练习
  • 2. 读《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为什么说麦当劳来中国有“本土化”的倾向?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第三册第二单元第18课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同步检测题
  • 3. 麦当劳经营的理念是: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第三册第二单元第18课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同步检测题
  • 4. 你怎样理解《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第1自然段中“一些顾客体会到麦当劳餐厅里平等、民主的氛围”的含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第三册第二单元第18课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同步检测题
  • 5. 读《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北京麦当劳的中国特色表现在哪些 方面?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第三册第二单元第18课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同步检测题
  • 6. 读课文《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对下列概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土化”就是“地方化”。
    B: “中国版”与“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相同。
    C: “全球化”也就是“全盘西化”。
    D: “美国式”即“美国文化”。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第三册第二单元第18课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同步检测题
  • 7. 对划线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老百姓把在麦当劳吃东西看成是很有意义的一种饮食和文化经验。
    B: 中国老百姓在接受麦当劳快餐的同时,也逐步接受伴随而来的美国文化。
    C: 中国老百姓把麦当劳看作快餐的标志,更看作美国文化的标志。
    D: 在麦当劳,中国老百姓认为美国文化比快餐更重要。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第三册第二单元第18课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同步检测题
  • 8. 读《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下列表述不合乎文意的一项是(  )

    A: 三种文化把物理学家和人文学家联系在一起了。
    B: C•P•斯诺的“人文学者会主动地与科学家沟通”的预言目前未能实现。
    C: 用滑稽荒诞的描述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这是“第三种文化”引起强烈共鸣的重要原因。
    D: “第三种文化”实际上就是传统的科普作品,或者称作“高级科普图书”。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第三册第二单元第18课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同步检测题
  • 9. 下列不属于“麦当劳地方化的过程”的内容一项是(   )

    A: 北京的许多顾客把麦当劳当作悠闲消遣的好场所。
    B: 北京的麦当劳成为中产阶级群体常常出入的地方。
    C: 很多顾客把在麦当劳吃东西看成是很有意义的一种饮食和文化经验。
    D: 麦当劳在北京的经营管理者在饮食品种、服务和管理上保持美国文化特色。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第三册第二单元第18课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同步检测题
  • 10. 下列对第一段中“超越科学革命”一语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关注科学思想的启蒙和科学精神的张扬,揭示思维方式和方法,揭示科学真理和使之具有启示力量的自明品质。
    B: 科学家以他们敏锐的创造力、丰富的想象力和扎实的文学功底把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平实的语言介绍给公众。
    C: 科学家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是批评家、哲学家和历史学家们力所难及的。
    D: 能够在科学和文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最大限度地发挥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持续、全面进步中的力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第三册第二单元第18课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同步检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