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一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阅读下面材料,简要分点概括“原创文化”的特点。

        为了改变我国科学研究原创能力薄弱的现状,今年来人们对原创文化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原创文化是一个国家科学创造能力的基础和条件,它旨在追求卓越,激励人们既要焕发自己的创造力,也要努力吸纳前人的思想。原创文化提倡广泛交流、全面开放。正如费孝通所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科学上的许多原创性成果都是在学者们的思想交流,观念碰撞中产生的。萧伯纳说得好:两个人交换苹果,每人手里还是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两个人交换思想,那么每人就同时拥有了两种思想。原创文化的精髓在于维护学术自由,这源于科学发展的内在需要。由于科研工作的探索性特点,原创的东西一般在开始时不易被大家理解,如果没有学术自由,它们往往在不经意之间就被扼杀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三文明的对话认知与交融美美与共同步练习
  • 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除诗歌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三文明的对话认知与交融美美与共同步练习
  •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后面题目。

    项王已约,乃引兵而东归。

        汉欲西归,张良、陈平说曰:“汉有天下太半,而诸侯皆附。楚兵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今释弗击,此所谓‘养虎自遗患’也。”汉王听之。汉五年,汉王乃追项王至阳夏南,止军,与淮阴侯韩信、建成侯彭越期会而击楚军。至固陵,信、越之兵不会。楚击汉军,大破之。汉王复入壁,深堑而自守。谓张子房曰:“诸侯不从约,为之奈何?”对曰:“楚兵破,信、越未有分地,其不至固宜。君王能与共分天下,今可立致也。不能,事未可知也。君王能自陈以东傅海,尽与韩信;睢阳以北至谷城,以与彭越:使各自为战,则楚易败也。”汉王曰:“善。”于是乃发使者告韩信、彭越曰:“并力击楚。楚破,自陈以东傅海与齐王,睢阳以北至谷城与彭相国。”使者至,韩信、彭越皆报曰:“请今进兵。”韩信乃从齐往,刘贾军从寿春并行,屠城父,至垓下。大司马周殷叛楚,以舒屠六,九江兵,随刘贾、彭越皆会垓下,诣项王。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注]城父、舒、六等为地名。

    u5bf9u4e0bu5217u53e5u5b50u4e2du52a0u4e0bu5212u7ebfu5b57u7684u89e3u91cauff0cu4e0du6b63u786eu7684u4e00u9879u662fuff08    uff09

    u4e0bu5217u5404u7ec4u53e5u5b50u4e2duff0cu52a0u4e0bu5212u7ebfu5b57u7684u610fu4e49u548cu7528u6cd5u76f8u540cu7684u4e00u7ec4u662fuff08    uff09

    u4ee5u4e0bu53e5u5b50u5206u522bu7f16u4e3au56dbu7ec4uff0cu5168u90e8u8868u73b0u5f20u826fu8db3u667au591au8c0bu7684u4e00u7ec4u662fuff08    uff09

    u2460u6b64u5929u4ea1u695au4e4bu65f6u4e5fuff0cu4e0du5982u56e0u5176u673au800cu9042u53d6u4e4b

    u2461u6c49u738bu590du5165u58c1uff0cu6df1u5811u800cu81eau5b88

    u2462u4f7fu5404u81eau4e3au6218uff0cu5219u695au6613u8d25u4e5f

    u2463u5927u53f8u9a6cu5468u6bb7u53dbu695a

    u2464u591cu95fbu6c49u519bu56dbu9762u7686u695au6b4c

    u2465u541bu738bu80fdu4e0eu5171u5206u5929u4e0buff0cu4ecau53efu7acbu81f4u4e5f

    u628au4e0bu5217u53e5u5b50u7ffbu8bd1u6210u73b0u4ee3u6c49u8bedu3002

    u2460u6c49u7686u5df2u5f97u695au4e4euff1fu662fu4f55u695au4ebau4e4bu591au4e5fuff01

    u2461u6b4cu6570u9615uff0cu7f8eu4ebau548cu4e4bu3002u9879u738bu6ce3u6570u884cu4e0buff0cu5de6u53f3u7686u6ce3uff0cu83abu80fdu4ef0u89c6u3002

    u2462u82e5u5165u524du4e3au5bffuff0cu5bffu6bd5uff0cu8bf7u4ee5u5251u821euff0cu56e0u51fbu6c9bu516cu4e8eu5750uff0cu6740u4e4bu3002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三文明的对话认知与交融美美与共同步练习
  •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北京市将在古都风貌保护区的四合院内,试行“北京人家”经营模式,探索风貌保护、居民就业和发展经济三位一体。
    B: 丁俊晖即将奔赴英国征战斯诺克世界锦标赛,他能否发挥最佳水平,并最终取得冠军,关键在于他比赛时的心态。
    C: 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奖杯的设计思想源于“天人合一,美美与共”的理念,奖杯的制作、设计历时5个多月。
    D: 2013中国儿童环保绘画大赛以“水——生命之源,从哪里来”为主题,旨在引导孩子珍惜水资源并积极参与环保的意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三文明的对话认知与交融美美与共同步练习
  • 5.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下划线的字读音完全不同的一组是(   )
    A: 忽    纽    毁家难    自出机 
    B: 跷    水    身之所    休与共
    C: 函    米    千里迢    武装
    D: 陷   脖    杀一百    美好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三文明的对话认知与交融美美与共同步练习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

        前几年,我提出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设想,这是我的心愿。要想达到这样的境界并不容易。比如当今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历史上大多遭受过西方殖民主义的欺凌,这些国家的民众,由于受一种被扭曲的心理的影响,容易产生两种截然相反的倾向:一种是妄自菲薄,盲目崇拜西方;一种是闭关排外,甚至极端仇视西方。目前,这种仇视西方的状况似乎已经酝酿成一股社会潮流。从另一方面说,作为强势文明的发达国家,容易妄自尊大,热衷于搞“传教”,一股脑儿地推销自己的“文明”,其实这样做会蒙住自己的耳目,成了不了解世界大势的井底之蛙。在中国的历史上,也出现过“盲目崇拜”和“闭关排外”的现象。希望今天的中国学术界,能够彻底拋弃妄自菲薄、盲目崇拜西方或者妄自尊大、闭关排外的心理。

        中华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积聚了无数先人的聪明智慧和宝贵经验,我想我们今天尤其需要下大力气学习、研究和总结。面对今天这种“信息爆炸”、形形色色“异文化”纷至沓来的时代,我们需认真思考怎么办。全盘接受、盲目排斥都不是好的方法,我们应该用一种理智的、稳健的,不是轻率的、情绪化的心态来“欣赏”它。要知道,不论哪种文明,都不是完美无缺的,都有精华和糟粕,因此对涌进来的异文化我们既要“理解”,又要有所“选择”。

        为了人类能够生活在一个“和而不同”的世界上,从现在起就必须提倡在审美的、人文的层次上,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中,树立起一个“美美与共”的文化心态,这是人们文化观念上的一场深刻大变革,它可能与当前世界上很多人习惯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相抵触。在这场变革中,一定会因为不被理解而引起一些人的非议甚至抵制,特别是当触动到某些集团的利益的时候,可能还会受到猛烈的攻击。但是,当我们看到人类前进的步伐已经迈上全球化、信息化的道路;已经到了一个必须尽快解决全球化和人类不同文明如何相得益彰、共同繁荣的紧要关头,这些抵制和攻击又算得了什么。

    (选自《美美与共和人类文明》费孝通,有删节)

    u4e0bu5217u5bf9u201cu7f8eu7f8eu4e0eu5171u201du7684u6587u5316u5fc3u6001u5728u6587u4e2du7684u8868u8ff0uff0cu4e0du6070u5f53u7684u4e00u9879u662f uff08     uff09

    u4e0bu5217u8bf4u6cd5u4e0du7b26u5408u539fu6587u610fu601du7684u4e00u9879u662f uff08     uff09

    u6839u636eu539fu6587u63d0u4f9bu7684u4fe1u606fuff0cu4ee5u4e0bu63a8u65adu4e0du6b63u786eu7684u4e00u9879u662f uff08     uff09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三文明的对话认知与交融美美与共同步练习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谁来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

        打开微信“朋友圈”,就能看到一个完整的文化微缩景观:既有“小清新”,也有“情怀党”; 既能看到古典乐迷的“高大上”,也能看到各种“非主流”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价值偏好和 审美趣味,他们是文化景观的观看者,也是文化风尚的制造者。

        然而,新技术的生死时速,是否也会纵容“所见即所得”的肤浅,带来“既得繁花,亦生野稗”的乱象?已经有人痛心于文化空气的日益稀薄,甚至认为中国正在进入文化上的“小时代”。

    图书馆修得越来越好,好书和读书人却越来越少。难怪有人疾呼,从电脑和手机中拯救我们的阅读吧!甚至有人说,拔掉网线,关闭手机,才能回到真正的文化生活。 事实上,翻阅近几个世纪的文化史,几乎每一次技术手段的升级,都会引起人们的文化焦虑。

        海德格尔以哲人姿态发问:技术化的时代文明千篇一律,是否还有精神家园?美国学者罗斯扎克更是一针见血:相比在黄昏时分去附近的咖啡馆,网络真的能更有效地交流思想吗?哲人的忧思,倒是从另一个角度给出了历史的惯例:越是缺少文化话语权的草根,越能更早地拥抱新的文化场;越是在原有格局中掌握话语权的精英,越是更晚地接受新事物。看看我们的互联网,微博是近6亿网友鼎力支撑的舆论广场,微信是无数中产白领激情互动的文化领地。在抱怨新技术让信息碎片化、文化浅表化的同时,谁愿用理性的思维、专业的智识、人文的情怀,主动涵养席卷天下的 网络文化?文化之河能否源远流长,乃是取决于“最低水位”,谁来为时代的文化河床筑土培基, 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

    标榜自我,而是更应该防止文化上的劣币驱逐良币,为整个社会的文化水位划定警戒线,并担任守护者。“士志于道”曾经是中国文化和中国文人的光辉传统,一代代士人无不“以天下风教是 非为己任”,为时代的文化河床筑土培基,理应是当代文化人的历史使命。

        古人云,“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不论时代如何变迁,技术条件如何升级,人心向善向美的文化情怀不会改变。我们要做的,就是以更积极的态度、包容的气度、渊博的深度, 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通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最终走向“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 文化中国。 (摘自 2014 年 01 月 06 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u4e0bu5217u8868u8ff0u4e0du7b26u5408u539fu6587u610fu601du7684u4e00u9879u662f

    u4e0bu5217u7406u89e3u4e0du7b26u5408u539fu6587u610fu601du7684u4e00u9879u662f

    u6839u636eu539fu6587u5185u5bb9uff0cu4e0bu5217u7406u89e3u548cu5206u6790u4e0du6b63u786eu7684u4e00u9879u662f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三文明的对话认知与交融美美与共同步练习
  • 8. 现代文阅读

    人民日报评论部:谁来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

    ——创造一个更好的中国

        新技术是伟大的“改变者”。如果以山峰为喻,从山脚的村歌社鼓,到山巅的阳春白雪,不同层次、不同人群、不同类型文化构成的群落,拼贴出文化中国的四季春秋。而信息时代的到来,为文化的层峦叠嶂架起高速索道,不必费力攀爬,便可悠游其间、览尽风光。

        打开微信“朋友圈”,能看到一个完整的文化微缩景观:既有“小清新”,也有“情怀党”;既有痛心质问“传统文化怎么了”,也有娓娓道来“告诉你真实的美国”;既能看到古典乐迷的“高大上”,也能看到各种“非主流”……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价值偏好和审美趣味,他们是文化景观的观看者,也是文化风尚的制造者。

        然而,新技术的生死时速,是否会纵容“所见即所得”的肤浅,带来“既得繁花,亦生野稗”的乱象?已经有人痛心文化空气的日益稀薄,认为中国正在进入文化上的“小时代”。图书馆修得越来越好,好书和读书人却越来越少;实体书店和报刊亭逐渐凋零,城市正失去文化之肺……难怪有人疾呼,从电脑和手机中拯救阅读吧!甚至说拔掉网线、关闭手机,才能回到真正的文化生活。

        事实上,翻阅近几个世纪的文化史,几乎每一次技术手段升级,都会引起文化焦虑。海德格尔以哲人姿态发问:技术化的时代文明千篇一律,是否还有精神家园?美国学者罗斯扎克更一针见血:相比在黄昏时分去附近的咖啡馆,网络真的能更有效交流思想?哲人的忧思从另一个角度给出历史的惯例:越是缺少文化话语权的草根,越能更早拥抱新的文化场;越是在原有格局中掌握话语权的精英,越是更晚接受新事物。看看互联网,微博是近6亿网友鼎力支撑的舆论广场,微信是无数中产白领激情互动的文化领地。在抱怨新技术让信息碎片化、文化浅表化时,谁愿用理性的思维、专业的智识、人文的情怀,主动涵养席卷天下的网络文化?文化之河能否源远流长,乃是取决于“最低水位”,谁来为时代的文化河床筑土培基,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

        学者说,当代中国正在“共时性”经历着传统、现代与后现代。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快速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反映在文化领域,将使我们在相当长时间内,面对传统与现代并存、高雅与“低俗”共舞的现象。对大众审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主流文化的建设者不必过分沉溺文化乡愁、伤感于“吾道衰也”,也不能闭关自守、以和大众文化划清界限来标榜自我,但应该防止文化上的劣币驱逐良币,为整个社会的文化水位划定警戒线,并担任守护者。“士志于道”曾是中国文化和中国文人的光辉传统,一代代士人无不“以天下风教是非为己任”。为时代的文化河床筑土培基,理应是当代文化人的历史使命。

        古人云,“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时代变迁,技术条件升级,人心向善向美的文化情怀不会改变。我们要以更积极的态度、包容的气度、渊博的深度,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通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最终走向“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中国。

    (摘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u4e0bu5217u8868u8ff0u4e0du7b26u5408u539fu6587u610fu601du7684u4e00u9879u662fuff08    uff09

    u4e0bu5217u7406u89e3u4e0du7b26u5408u539fu6587u610fu601du7684u4e00u9879u662fuff08   uff09

    u6839u636eu539fu6587u5185u5bb9uff0cu4e0bu5217u7406u89e3u548cu5206u6790u4e0du6b63u786eu7684u4e00u9879u662fuff08   uff09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三文明的对话认知与交融美美与共同步练习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包容是文化对话的前提

        当今世界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可能在单一语境中自给自足,不同文明的交流是当代世界文明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在世界多元文化的共存与对话中,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涵的“包容”精神是当前特别值得重视与倡导的,中国古代的先哲就已经认识到“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道理,将“和”作为最理想的社会政治状态。在中国古代先哲看来,过分狭隘的视野与心胸,无助于事业的成功和社会的发展。在治国上,要做到海涵大量,虚怀若谷,宽容包纳,不以一人之智为智,而以众人之智为智。具体到文化选择上,便是在坚持思想主体性的同时,以开放的心态,充分汲取其他学派理论中的合理因素,为思想的整合、文化的构建创造更为广阔的空间,保持更为积极的活力。

        从世界历史的经验来看,凡是提倡包容、立足和谐的时代,多是世界处于相对和平,社会经济走向繁荣,国际关系相对缓和,民众生活安宁平静的时代,多是充满生命力、创造力的时代。历史上也不时出现过以自我为天下中心,企图垄断真理、垄断思想、垄断言论、垄断利益的现象,“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拒绝包容,拒绝交流,这样的立场、态度、做法,曾使民族陷于巨大的灾难,导致各种矛盾愈演愈烈,争斗纷至沓来,后果极其严重,教训至为深刻。

        可惜,直到今日,那种排他性的文化追求、同一性的文明取舍,依然还有市场。在一些人那里,文化自大症,文明优越感,并未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有所改变,他们总以为真理在握,总是热衷于扮演“教师爷”的角色,总是喜欢占据着道德与政治的制高点对其他国家与其他民族指手画脚。这样一来,导致正常的文化对话与交流变得非常困难。因为,对弱势一方来说,他们主张对话,却无法赞成居高临下式的不平等对话;他们希望交流,却难以认同只有被动妥协式的单向型接受。所以,这种罔顾历史教训与文明发展规律的做法,不仅无益于世界文明的对话与交流,而且也会阻碍自身的发展与进步。

        目前,在对中国发展道路怀有疑虑、对中国现实政治抱有抵触、对中国文化传统展示存有偏见的人之中,真正持敌视的立场与态度、总在“妖魔化”中国的只是极少数。而这“极少数”之所以会如此,恐怕很大程度上与缺乏包容的思想有关。因为没有包容之心,就很难以平等的态度尊重他人的意愿,很难去理解并接受异质的文化,就一定会常常处在隔膜与误解之中,也就很难以积极的态度去认同并开展正常的对话。

        在这种情况下,认知并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立足于“和而不同”基础上的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与迫切了。老子有云:“大邦者下流”,“大者宜为下”,王弼释云:“江海居大而处下,则百川流之;大国居大而处下,则天下流之”,其中所揭示的包容之核心价值观,可谓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完全值得令人思考与借鉴。

        关于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社会学家费孝通曾经说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我很赞同这个观点。但我们也要明白:“各美其美”与“美人之美”是一个事物的两面,缺一不可。如果只是“各美其美”而不能“美人之美”,甚至还竭力丑化他人,那这个世界是不可能“美美与共”的。我们更要警惕:不能在包容中迷失自我,“包容”不能成为迷失自我的迷魂汤,包容与坚守应该是一对孪生兄弟。

        衷心期待,“包容”能成为人类不同文明之间良性互动、共谋发展的一项价值层面上的指导原则。

        (选自《人民日报》2013年10月24日24版,作者纪宝成)

    u4e0bu5217u8bf4u6cd5uff0cu7b26u5408u6587u610fu7684u4e24u9879u662fuff08    uff09

    Auff0eu5728u5f53u4ecau591au5143u6587u5316u7684u5171u5b58u4e16u754cu4e2duff0cu4e2du56fdu4f20u7edfu6587u5316u4e2du7684u201cu5305u5bb9u201du7cbeu795eu5f97u5230u4e86u66f4u591au7684u91cdu89c6u3002

    Buff0eu6cbbu56fdu4e0au7684u5305u5bb9uff0cu5c31u662fu8981u6d77u6db5u5927u91cfuff0cu865au6000u82e5u8c37uff0cu4e0du4ee5u4e00u4ebau4e4bu667au4e3au667auff0cu800cu4ee5u4f17u4ebau4e4bu667au4e3au667au3002

    Cuff0eu4eceu4e16u754cu5386u53f2u7684u7ecfu9a8cu6765u770buff0cu5404u79cdu77dbu76feu4e89u6597u7684u4ea7u751fuff0cu5f80u5f80u4e0eu62d2u7eddu5305u5bb9u4e0du65e0u5173u7cfbu3002

    Duff0eu4e00u4e9bu62e5u6709u201cu897fu65b9u6587u660eu4f18u8d8au611fu201du7684u6c11u65cfuff0cu603bu662fu559cu6b22u5360u636eu9053u5fb7u4e0eu653fu6cbbu7684u5236u9ad8u70b9u5bf9u5176u4ed6u6c11u65cfu6307u624bu753bu811auff0cu603bu4ee5u4e3au81eau5df1u638cu63e1u7740u771fu7406u3002

    Euff0eu4ecau5929uff0cu201cu5305u5bb9u201du5df2u6210u4e3au4ebau7c7bu4e0du540cu6587u660eu4e4bu95f4u826fu6027u4e92u52a8u3001u5171u8c0bu53d1u5c55u7684u4e00u9879u4ef7u503cu5c42u9762u4e0au7684u6307u5bfcu539fu5219u3002

    u4e0bu5217u63a8u65aduff0cu4e0du7b26u5408u6587u610fu7684u4e00u9879u662fuff08    uff09

    u4e3au4ec0u4e48u8bf4u201cu5305u5bb9u662fu6587u5316u5bf9u8bddu7684u524du63d0u201duff0cu8bf7u7ed3u5408u6587u610fu6982u62ecu3002

    u201c1656u5e74uff0cu4fc4u56fdu7279u4f7fu5df4u4f9du79d1u592bu53d7u6c99u7687u59d4u6258u51c6u5907u5411u4e2du56fdu7687u4e0au63d0u4ea4u56fdu4e66uff0cu56e0u62d2u7eddu884cu8deau62dcu793cu800cu59cbu7ec8u672au83b7u51c6u89d0u89c1u7687u5e1du3002u65f6u503cu4e1cu6b63u6559u658bu671fuff0cu4f5cu4e3au8654u8bdau4fe1u5f92u7684u5df4u4f9du79d1u592bu4e25u5b88u6559u89c4u62d2u7eddu996eu671du5ef7u8d50u7ed9u7684u5976u8336uff0cu8fdbu4e00u6b65u6fc0u6012u4e86u671du5ef7u3002u201du8fd9u4e00u8457u540du7684u5916u4ea4u4e8bu4ef6u4ee5u5931u8d25u544au7ec8u7684u5185u5728u539fu56e0u662fu4ec0u4e48uff0cu8bf7u7ed3u5408u6587u4e2du7684u89c2u70b9u5206u6790u3002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三文明的对话认知与交融美美与共同步练习
  • 10.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当郭美美在微博上虚构“红十字商会总经理”这个身份的时候,可能并没有想到自己的一次“作恶”居然产生了如此持久而巨大的“蝴蝶效应”,不仅给中国红十字会带来了“灾难性”的信誉危机,而且从根本上动摇了中国人的善良和爱心。

        也许,喜欢虚构事实的郭美美们并不在少数,他们并不知道,“你要用真实的方式交流”是微传播时代最核心的价值主张,也是微传播最迷人和最激动人心的地方。虽然微博上也鼓励匿名微博和隐私保护,但是扎克伯格发明社交网络的初衷,就是“通过要求人们对其行为负责以及使用真实身份,从而建构起一个更安全、更值得信赖的互联网模”。微博所倡导的“透明度、信任、联系、分享”等核心价值观,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互联网的生态环境,它把人们从以google为代表的毫无感情色彩的“信联网”时代,带入了以Facebook、Twitter、Weibo为代表的极度透明和真实身份的“人联网”时代。在这个真实、透明的微世界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有什么样的关系,就有什么样的人生。一切真善美都会得到张扬,一切假恶丑都将原形毕露,如果不诚实,就会受到惩罚,如果不透明,就会遭到“人肉”。

        如果说微博倡导的这种“极端透明度”可能会侵犯到个人隐私,令很多人“望微博而止步”的话,那么对于像中国红十字会这样的公益慈善机构和政府的公共服务部门,却正是要大力倡导透明公开,因为慈善是没有隐私可言的。因此,在郭美美炫富事件中,中国红十字会的危机公关别无他途,唯一的良策就是 “提高透明度——好事要出门,坏事要讲清”。一方面以国际红十会为背书,向网民清楚解释筹集善款的具体运作模式,消除误解,增进了解;另一方面,对慈善运作的不规范行为进行主动认错、曝光,化解敌意,重树形象,并进一步提出公开透明的有效监督举措。总之,越早实施“透明慈善战略”,越有利于化解公众对中国红十字会的信任危机。

    u4e0bu5217u4e0du5c5eu4e8eu201cu4ebau8054u7f51u201du7279u5f81u7684u4e00u9879u662fuff08   uff09

    u4e0bu5217u5206u6790u4e0eu63a8u65adu4e0du7b26u5408u539fu6587u610fu601du7684u4e00u9879u662fuff08   uff09

    u5faeu535au7b49u4e92u8054u7f51u6280u672fu7684u51fau73b0u7ed9u793eu4f1au7ba1u7406u8005u63d0u51fau4e86u54eau4e9bu65b0u7684u8981u6c42uff1f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三文明的对话认知与交融美美与共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