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一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催促   军帐   噤若寒蝉   胜券在握
    B: 暮霭   竞然   不勘入目   不屈不挠
    C: 天堑   箫鼓   寥若辰星   九宵云外
    D: 嘉宾   夜暮   嘻笑怒骂   童叟无欺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第4课柳永词两首《望海潮》同步练习题
  • 2. 有关《望海潮》一词,下列语句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词的上阕,一开头即以鸟瞰式镜头摄下杭州的全貌。它点出了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
    B: 自“烟柳”以下,便从各个方面描写杭州之形胜与繁华。例如写街巷河桥的美丽,写居民住宅的雅致等。
    C: “市列”三局,只抓住“珠玑”和“罗绮”两个细节,便把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反映出来。但词人缀以“竞豪奢”一个短语,表现自己对普通市民穷奢极侈的生活的反感。
    D: 下阕前半段专咏西湖,词从湖山胜概、四时风物、昼夜笙歌、湖中人物四个方面,描绘了它的美好风貌。后半段总结前文,赞美郡守。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第4课柳永词两首《望海潮》同步练习题
  • 3. 《望海朝》具体突出杭州富庶繁华的语句是    。

    《望海朝》描绘西湖美景的千古名句是      ,  。

    《雨霖铃》中写别后孤独寂寞的词句是中      ,  。

    《雨霖铃》中与寒蝉凄切遥相呼应的语句是      ,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第4课柳永词两首《望海潮》同步练习题
  • 4. 试读《题李世南画扇》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

                    《题李世南画扇》①   蔡肇②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③,隔坞闻钟觉寺深④。

    [注]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②蔡肇(?—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③瓮:这里指水瓮。④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的地方。这里指山坞。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第4课柳永词两首《望海潮》同步练习题
  • 5.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练习题

             慢词长调是中晚唐以来就在社会上流传的一些俗曲,是配合当时新兴音乐歌唱的里巷俗歌。《花间集》所收的是诗客曲子词,这些诗人文士所写的词,大半都是小令。小令的格式与诗比较接近,因此诗人文士插手写词后,习惯于写小令。而且,诗人文士常常自己觉得比较高雅,而慢词长调当时是流行于市井之间的,所以,他们不肯去写慢词长调。慢词长调的填写,要配合音乐的曲谱,它的格律要求更加严格,不像五七言的字句那么简单。因此,一般的诗人文士也不能为。柳永的出现就像一座里程碑。他的创作突破了小令的范畴,而以慢词长调为主。写慢词长调就要铺排,铺展开来叙述,就不能够只以一个重点的感发为主。它不像欧阳修的词,也不像李后主的词,也不像冯延巳的词。他们是在语言文字之外,有很高深的意境、境界,教你去联想想象。柳永的长调呢?因为铺陈,就好像都明白地说出来了,没有可发挥的余地。所以有些文人诗客评价柳永词浅俗,比如王灼在《碧鸡漫志》中就批评柳词:“唯是浅近卑俗,自成一体,不知书者尤好之。”值得注意的是,柳永所写的相思离别之情,不再是女子的口吻,而是从一个客子身份来写,他开创性地选取高远的景物,并在词作中融入了自己的追寻和感受,这是柳永词最大的特色。

    (选自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有删改)

    u6587u4e2du8bf4u67f3u6c38u4e4bu524du8bd7u4ebau6587u58ebu4e0du5199u6162u8bcdu957fu8c03u7684u539fu56e0u6709u54eau4e9buff1fu8bf7u52a0u4ee5u6982u62ecu3002

    u8bf7u5177u4f53u89e3u91cau201cu91ccu7a0bu7891u201du4e00u8bcdu5728u6587u4e2du7684u542bu4e49u3002

    u4f60u662fu5426u540cu610fu738bu707cu5728u300au78a7u9e21u6f2bu5fd7u300bu4e2du5bf9u67f3u8bcdu201cu6d45u8fd1u5351u4fd7u201du7684u8bc4u4ef7uff0cu8bd5u4ee5u300au96e8u9716u94c3u300bu4e3au4f8bu5206u6790u8bf4u660eu3002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必修四第三单元第15课《雨霖铃》同步练习
  • 6. 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目前又有一股中等强度的冷空气正在“蠢蠢欲动”,预计可能会在今天开始“中国之旅”,至于它会不会给辽宁带来较大幅度降温影响,气象部门正在密切监测中。
    B: 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作风,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虽是小事,但真正做到,便就真能改善大的环境。因为具体而微的努力,才能有中国更加有力量和希望的明天。
    C: 陕西考古研究院对外消息称,上官婉儿千字铭文墓志为千字楷书,记载上官昭容世系、生平、享年、葬地等信息,行文采用春秋笔法 , 文学色彩浓重,溢美之词较多。
    D: 一曲《雨霖铃》,绘尽秋之凄凉,诉尽惜别之苦,二人河梁携手 , 凄婉至深;离愁别绪,催人泪下。一曲《雨霖铃》不知感动了多少人,占据了多少人的心扉?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必修四第三单元第15课《雨霖铃》同步练习
  • 7. 下面所列的“诗眼”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B: 《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C: 《琵琶行》: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D: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必修四第三单元第15课《雨霖铃》同步练习
  • 8.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等,产生于唐代,盛行于宋代。词有多种词牌,词牌规定了各种词的文字声韵的固定格式,包括字句多少、平仄、押韵等。词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59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0字以上),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婉约派。
    B: 柳永,原名三变,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人称“柳七”,曾任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柳永是北宋第一位专力写词的作家,是长调的倡导者。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写羁旅行役之情。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有《雨霖铃》《八声甘州》等。
    C: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开创了豪放词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南宋辛弃疾、李清照、陆游,清代纳兰性德,都是明显受他影响的作家。
    D: 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其词多数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与苏轼同为豪放派的代表,合称“苏辛”。著有《稼轩长短句》。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必修四第三单元第15课《雨霖铃》同步练习
  • 9. 下列对《雨霖铃》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A: 起首三句交代离别的时间、地点,用“寒蝉”“长亭晚”等景物渲染凄楚氛围。
    B: 下阕先点明“伤离别”自古皆然,再用“更那堪”强化清秋离别的凄凉氛围。
    C: “酒醒何处”对应“帐饮无绪”,“与何人说”暗合“无语凝咽”,照应自然巧妙。
    D: 上阕写景由虚到实,下阕抒情由实到虚,写景、抒情虚实结合,情景相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必修四第三单元第15课《雨霖铃》同步练习
  • 10. 对下列词作家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南唐李煜是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词人之一。他的词直抒胸臆,含义无穷。“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出自他的的代表作之一《虞美人》。
    B: 苏轼的词气势磅礴,意境开阔,开拓了豪放派的一代新风。他的代表词作是《念奴娇·赤壁怀古》。李清照则是婉约词风的杰出代表。她的代表作之一是《相见欢》。
    C: 辛弃疾的词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思想和报国无门的激愤心情,命意深远,风格豪迈,在文学史上,与苏轼并称“苏辛”。
    D: 柳永的词是表现个人细致缠绵的感情的如《雨霖铃》便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必修四第三单元第15课《雨霖铃》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