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一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对《定风波》这首词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乐观开朗、积极进取、对仕途风浪无所畏惧的精神。
    B: “莫听”“何妨”两句是作者的人生写照,也是全词的主题,以下词情都是由此而发。
    C: “一蓑烟雨任平生”“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两句,可以看出作者对官场厌倦而立志归隐的倾向。
    D: 这首词即景生情,因自然之景而谈人生哲理,在简朴之中见深意,寻常之处见波澜。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第5课苏轼词两首《定风波》同步练习题
  • 2. 下列句子中的“国”字,与例句中的“国”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例:故国神游
    A: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B: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C: 妇人暂而免诸国。
    D: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第5课苏轼词两首《定风波》同步练习题
  • 3. 诗词鉴赏

    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

    (元)萨都剌

    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指点六朝形胜地,惟有青山如壁。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

    寂寞避暑离宫 , 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落日无人松径冷,鬼火高低明灭。歌舞尊前,繁华镜里,暗换青青发。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

     [注]①石头城:即金陵城,昔为六朝都城。②离宫:皇帝在京城以外的宫室。

    u8428u90fdu524cu8bcdu8fd0u7528u4e86u865au5b9eu7ed3u5408u7684u624bu6cd5uff0cu8bf7u7ed3u5408u5168u8bcdu7b80u8981u5206u6790u3002

    u7b80u8981u5206u6790u8fd9u9996u8bcdu4e0eu82cfu8f7cu300au5ff5u5974u5a07u2022u8d64u58c1u6000u53e4u300bu6240u6292u53d1u7684u60c5u611fu7684u5f02u540cu3002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第11课《念奴娇赤壁怀古》同步练习
  • 4. 下列句子中的“故”字,与其它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A: 故垒西边
    B: 已而遂晴,故作此
    C: 故国神游
    D: 故人西辞黄鹤楼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第11课《念奴娇赤壁怀古》同步练习
  • 5.       __,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第11课《念奴娇赤壁怀古》同步练习
  • 6. 下面加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橹(qiáng)    (lèi)       吟(xiào)      羽扇巾(guān)
    B: 注(qiān)     赤鼻(jī)    衣(suō)       料(qiāo)
    C: 针(biǎn)     粗(cāo)     别(chā)      伤(chuāng)
    D: 战(zhàn)     烈(chì)     对(chèng)    万箭心(cuán)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第11课《念奴娇赤壁怀古》同步练习
  • 7. 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的用法与众不同的一句是(     )

    A: 大江去,浪淘尽
    B: 樯橹飞烟灭
    C: 卷起千堆
    D: 都门饮无绪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第11课《念奴娇赤壁怀古》同步练习
  • 8. 阅读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中国风的魅力

    王丽慧

    ①在当代流行歌曲的发展过程中,古代文学常常扮演着“救生员”的角色。2000年周杰伦推出他的第一张专辑《Jay》,从此开始了他的“天王”的历程。《Jay》在2000年的出现具有标志性的意义,这张专辑的十首歌曲融合了古今中外不同的风格和文学意象,其中由方文山作词的一首《娘子》开创了21世纪初期流行歌曲的复古风,古典文学意味的歌词和Rap、R&B.New Hip-Hop等西方新曲风神奇融合,改变了以往现当代流行歌曲在利用传统资源时尽量使音乐符合歌词风格的惯例。藉由歌词和音乐之间的反差,营造特殊的欣赏体验,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②除了词曲的反差之外,此类歌词制造新奇效果的另一“秘笈”在于歌词文本制造大量的词性活用、句式倒装、非常规词语搭配等语法现象。(甲)从“春风又绿江南岸”到“让高速的车阵,把城市的庄严挤垮吧”,这些语法现象在古今诗词创作中普遍存在,但运用密度如此之大却并不多见,它们的存在颠覆了受众原有的阅读习惯,形成了新鲜的感觉。

    ③所谓“一花独放不是春”,继周杰伦之后,陶喆、王力宏、林俊杰、胡彦斌、后弦、南拳妈妈等纷纷效仿,形成了当代流行歌坛一股新的时尚潮流——“中国风”。歌坛你行我效,大量作品集中涌入市场,一时蔚为大观,甚至呈现泛滥之势。(乙)作品质量参差是不可回避的现实,写作后劲不足与创新性的缺乏是中国风歌曲面临的最大挑战。

    ④在论及21世纪流行歌坛的中国风现象时,许多论者将其归结为演唱者或创作者“民族自豪感”、“民族认同感”的增强;中央电视台4次邀请周杰伦参加春节联欢晚会,且一律采用中国风曲目同样基于这样一种认识。但也有学者指出当下词人对传统资源的偏好一般来自于自身的兴趣爱好或商业嗅觉,即便经过认真学习,如若不是长期研究浸染,终究免不了一种形式化的隔阂感。反映在作品中,便是传统元素的表面化、符号化、零碎化和意义扁平化的倾向。(丙)。即便是中国风歌词的代表人物方文山,其作品工整、精致、华丽,却也常常现出粉饰气。而与当代年轻人审美的视觉化倾向及MV的流行相对应,中国风歌词常常更为强调形式感与画面感,而并不过于追究意义的深度。中国风歌曲带来的新鲜感恰恰反映了听众对传统文化的陌生与疏离。在这场歌者与听众共同营造的古典优雅的风尚中,传统仅停留在最为表象的层面,其精神实则和当代社会的文化气质格格不入了。21世纪的中国风歌曲不再是一种“乡愁”,甚至不是“回望”,而是当代年轻人对古代社会与古典文学的一种想象。即便周杰伦的歌唱得越来越慢、吐字越来越清晰,终究还是缺少那份悠远醇厚。

    ⑤当代流行歌曲对传统文学资源的运用基本延续着黎锦晖(中国流行音乐奠基人,1967年去世)时期的几种主要形式:(丁)。此外,一种新的形式值得注意——“颠覆式”。即以冒犯或颠覆的方式运用传统资源,解构其原来的价值和意义,传达自己的观念和主张。如2000年由赵小源作词、三宝作曲、毛阿敏演唱的《相思》:

    红豆生南国,是很遥远的事情。相思算什么,早无人在意。醉卧不夜城,处处霓虹。酒杯中好一片滥滥风情。最肯忘却古人诗,最不屑一顾是相思。守着爱怕人笑,还怕人看清。春又来看红豆开,竟不见有情人去采,烟花拥着风流真情不在。

    ⑥对传统资源的颠覆式用法自古有之,在21世纪的当代流行歌曲中,它逐渐形成一定的规模,成为一种特征较为鲜明的创作方式。而这种“颠覆”或“解构”往往只是一种策略,目的在于批评或嘲弄当下的社会现象,并非真正指向传统本身。

    u7b2cu2460u6bb5u4e2du201cu6551u751fu5458u201du7684u542bu4e49u662fu4ec0u4e48uff1fu53e4u5178u6587u5b66u6210u4e3au62efu6551u5f53u4ee3u6d41u884cu97f3u4e50u5185u5728u6d3bu529bu7684u5173u952eu56e0u7d20u3002

    u7efcu89c2u5168u6587uff0c21u4e16u7eaau6d41u884cu6b4cu575bu4e2du56fdu98ceu5e26u6765u7684u6b63u9762u4f5cu7528u53efu80fdu6709u54eau4e9buff1f

    u8bf7u8fd0u7528u2464u2465u4e24u6bb5u4e2du7684u6709u5173u4fe1u606fuff0cu5206u67902000u5e74u7531u8d75u5c0fu6e90u4f5cu8bcdu3001u4e09u5b9du4f5cu66f2u3001u6bdbu963fu654fu6f14u5531u7684u300au76f8u601du300bu3002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第11课《念奴娇赤壁怀古》同步练习
  • 9.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大部分词调分成两段,甚至三段、四段,分别称为“双调”“三叠”“四 叠”。段在词中又叫“片”或“阕”。一首词的上下两段分别称上下片或上下阕。
    B: 从晚唐五代到宋的温庭筠、晏殊、秦观、苏轼、李清照等一系列词坛名家的词风虽不无差别,各有擅长,但大体上可归诸婉约范畴。
    C: 婉约词风,其内容主要是写男女情爱,离情别绪,伤春悲秋,光景流连;其形式大都婉丽柔美,含蓄蕴藉,情景交融,声调和谐。
    D: 苏轼,北宋文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影响很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第11课《念奴娇赤壁怀古》同步练习
  • 10. 对“乱石穿空”三句理解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一个“穿”字,突现了山崖“刺破青天锷未残”的气势。
    B: “拍”不仅给人大浪撞击大石的视觉形象,还给人以撞击的听觉效果。
    C: “卷”字用拟人手法,展现出波涛翻卷动荡之貌,写出浪花激溅之状。
    D: 一个“惊”字既写出波涛之气势,更写出波涛给人的感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第11课《念奴娇赤壁怀古》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