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小雯同学进行“用打点计时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实验.
    图甲中为电磁打点计时器,应选(“4~6V”或“220V”)(“直流”或“交流”)电源;

    图片_x0020_100029

    指出图甲装置中一处操作不合理的地方
    正确操作后得到如图乙的一条纸带,计数点1、2、3、4、5、6与计数点0之间的距离标在上方(单位cm),则打下计数点5时纸带速度的大小为v5=m/s,利用逐差法可求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m/s2(以上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

    图片_x0020_100030

    小雯同学把计数点0作为计时起点,利用图乙的纸带求得计数点1、2、3、4的瞬时速度的大小分别为v1=0.61m/s、v2=0.80m/s、v3=0.99m/s、v4=1.18m/s,并在坐标纸上作出图丙的v-t图象,老师看后指出作图有不合理的地方,请指出(写出一条即可).

    图片_x0020_100031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丽水地区四校 2108-2019学年高一物理6月份月考试卷
  • 2. 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测量滑块的质量M,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A.悬挂一质量为m=0.078kg的钩码,调整长木板的倾角,直至轻推滑块后,滑块沿长木板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

    B.保持长木板的倾角不变,取下细绳和钩码,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然后让滑块沿长木板滑下,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乙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接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

    请回答下列问题:(取g=10m/s2 , 计算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按上述方法做实验,是否要求钩码质量远小于滑块的质量?(填“是”或“否”)
    由纸带上数据求滑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a=m/s2
    根据题中所给数据结合牛顿第二定律,计算滑块质量M=kg。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东阳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物理6月月考试卷
  • 3.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每次滑块都从斜面上由静止开始下滑,测出滑块每次下滑时遮光板到光电门所在位置的距离L及相应遮光时间t的值。

    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板的宽度d ,如图乙所示,则d =     __cm。
    为测出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本实验还需要测出或知道的物理量是______(填下列序号)。
    实验中测出了多组L和t的值,若要通过线性图象来处理数据求μ值,则应作出的图象为_______  __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东阳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物理6月月考试卷
  • 4. 某同学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正确操作后获得图乙所示的一条纸带.他用天平测得小车的质量为M,钩码质量为m,毫米刻度尺测得纸带上自O点到连续点1、2、3、4、5、6的距离分别为:d1=1.07cm、d2=2.24cm、d3=3.48cm、d4=4.79cm、d5=6.20cm、d6=7.68cm.已知实验所用交流电频率为f=50Hz.

    ①打点2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②小车运动过程中的平均加速度大小为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③以各点速度v的二次方为纵坐标,以各点到0点的距离d为横坐标,作v2-d图象,所得图线为一条斜率为k的倾斜直线,不考虑小车与桌面间的摩擦,则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用m、M、k表示)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9届高三理综物理第八次模拟试卷
  • 5. 在“研究小车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
    某同学选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则与之配套的器材是_______
    如图所示为某同学由打点计时器得到的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间还 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交变电流的频率f=50Hz ,其中x1=7.05cm、x2=7.68cm、x3= 8.33cm、x4=8.95cm。

    图片_x0020_1482408933

    ①打点计时器打下C点速度vc=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②利用逐差法求得加速度a=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 49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由此将使加速度的测量值 比实际值偏。(选填“大”或“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重庆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6. 如图为接在50Hz低压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在纸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打出的一条纸带,图中所示的记数点之间还有四个实验点,但第3个记数点没有画出.由图中数据可求得(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该物体的加速度为m/s2
    第3个记数点与第2个记数点的距离约为cm,
    打第3个记数点时该物体的速度为m/s.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重庆市璧山区来凤中学2019年高三理综物理5月模拟试卷
  • 7. 如图所示,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他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上,实验时得到了一条比较满意的纸带.他在纸带上依次选取了五个计数点A、B、C、D、E,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计时点未画出.测量时发现D点模糊不清了,于是他测得AB长为5.97cm,BC长为8.53cm,CE长为24.74cm,则:

    打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m/s2 . (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
    根据小车的运动规律,还可以得到D、E两点间的距离为cm.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四川省成都七中2019年高三理综物理5月综测试卷
  • 8. 如图甲所示,一条质量和厚度不计的纸带缠绕在固定于架子上的定滑轮上,纸带的下端悬挂一质量为m的重物,将重物由静止释放,滑轮将在纸带带动下转动。假设纸带和滑轮不打滑,为了分析滑轮转动时角速度的变化情况,释放重物前将纸带先穿过一电火花计时器,交变电流的频率为50 Hz,如图乙所示,通过研究纸带的运动情况得到滑轮角速度的变化情况。下图为打点计时器打出来的纸带,取中间的一段,在这一段上取了7个计数点A、B、C、D、E、F、G,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有4个点没有画出,其中:x1=8.05 cm、x2=10.34 cm、x3=12.62 cm、x4=14.92 cm、x5=17.19 cm、x6=19.47cm。

    根据上面的数据,可以求出D点的速度vD=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测出滑轮半径等于3.00 cm,则打下D点时滑轮的角速度为rad/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根据题中所给数据求得重物下落的加速度为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湖南省怀化市2019届高三理综物理第三次模考试卷
  • 9. 用曝光时间为△t的相机在真空实验室拍摄的羽毛与苹果同时开始下落一段时间后的一张局部频闪照片如图所示。

    这个实验表明:如果我们可以减小对物体下落运动的影响,直至其可以忽略,那么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的快慢程度将会相同。
    关于图中的x1、x2、x3 , 关系正确的是___(填选项字母)。
    利用图片提供的信息可以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g。下列计算式中,正确的是g=____。(填选项字母)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四川省成都市2019年高三理综物理三模试卷
  • 10.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段纸带如图甲所示(使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已知纸带记录的是匀加速直线运动,且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来,各计数点间距离已在图中标出,则纸带记录的加速度a=m/s2 , C点对应的瞬时速度vCm/s,该纸带上E点后一段被撕断,图乙中的段能够与原来纸带拼接.(保留3位有效数字)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安徽省三校(六安一中、合肥八中、阜阳一中)2019年高三理综物理5月模拟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