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在研究球形固体颗粒在水中竖直匀速下沉的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得到的实验数据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水的密度为ρ0=1.0×103 kg/m3

    次序

    固体颗粒的半径

    r/(×10–3) m

    固体颗粒的密度

    ρ/(×103kg·m–3

    匀速下沉的速度

    v/(m·s–1

    1

    0.50

    2.0

    0.55

    2

    1.00

    2.0

    2.20

    3

    1.50

    2.0

    4.95

    4

    0.50

    3.0

    1.10

    5

    1.00

    3.0

    4.40

    6

    0.50

    4.0

    1.65

    7

    1.00

    4.0

    6.60

    根据以上1、2、3组实验数据,可知球形固体颗粒在水中匀速下沉的速度v与固体颗粒的半径r的关系:v与(填“r”或“r2”)成正比.
    根据以上1、4、6组实验数据,可知球形固体颗粒在水中匀速下沉的速度v与水的密度ρ0、固体的密度ρ的关系:v与(填“ρ”或“ρ-ρ0”)成正比.
    综合以上实验数据,推导球形固体颗粒在水中匀速下沉的速度与水的密度、固体的密度、固体颗粒的半径的关系表达式v=,比例系数可用k表示.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重庆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理综物理4月模拟考试试卷
  • 2.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小车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做匀变速运动,如图是经打点计时器打出纸带的一段,打点顺序是A、B、C、D、E,已知交流电频率为50Hz,纸带上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现把一刻度尺放在纸带上,其零刻度线和计数点A对齐,请回答以下问题:

     

    下列操作正确的有                   .
    根据该同学打出的纸带,可判断小车与纸带的(填“左”或“右”)端相连.
    用该刻度尺测量出计数点A、C之间的距离为 cm.
    打计数点B时纸带的瞬时速度vB=m/s.
    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 m/s2.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3.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填选项前的字母).
    图是某同学计算出各计数点对应的速度后在坐标系中描出的点,请根据这些点在图中作出v-t图线(   ).

    并且计算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4. 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时,从打下的若干纸带中选出了如图所示的一条,图中O、A、B、C、D、E、F为计数点,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纸带上给出的数据为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距离,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由这些已知数据计算: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a=m/s2 , 与纸带上C点相对应的瞬时速度v=m/s。(结果均要求保留3位有效数字)

    图片_x0020_198097705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鞍山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5. 研究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测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轻质滑轮两侧M、m通过轻绳连接,M>m,释放后打点计时器在m后的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
    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打出一条纸带,其部分点迹如图所示,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s,根据纸带上的部分数据,表格中①位置的数值应为

    末速度v(m/s)

    末速度的平方v2

    位移h(cm)

    A→B

    0.88

    0.78

    1.62

    A→C

    1.03

    1.06

    3.53

    A→D

    1.18

    1.38

    5.73

    A→E

    8.23

    A→F

    1.47

    2.16

    11.03

    将表格中的数据在坐标系v2-h中描点,得到一条直线,直线的斜率为k截为b,可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A点为横坐标的起点,打A点时物体的速度为。(均用M、m、k、b表示)
    考虑到实际情况中会存在各种阻力,则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真实值(“大于”、“小于”或“等于”)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河北省唐山市2019年高三物理二模试卷
  • 6. 小梁同学想探究小车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于是他采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 局部 。则图中明显存在的错误有    填字母

    A: 未平衡摩擦力
    B: 细绳未与轨道平行
    C: 钩码的质量未远小于小车质量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2019届高三物理高考一模试卷
  • 7.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的频率是 ,打点计时器在小车拖动的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迹,以此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

    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是
    图为某次实验打出的一条纸带,其中 为依次选中的计数点(各相邻计数点之间有四个点迹).根据图中标出的数据可知,打点计时器在打出计数点 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 ,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计算结果均保留 位有效数字)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望奎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检测试卷
  • 8.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
    下列哪些器材是多余的.

    ①电磁打点计时器 ②天平 ③低压交流电源 ④细绳 ⑤纸带 ⑥小车 ⑦钩码 ⑧秒表 ⑨一端有滑轮的长木板

    为达到实验目的,还需要的器材是:
    在该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
    某次实验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纸带的记录如图所示如图是某次实验的纸带,舍去前面比较密的点,从0点开始,每5个连续点取1个计数点,标以1、2、3…那么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s,各计数点与0计数点之间的距离依次为x1=3.0cm、x2=7.5cm、x3=13.5cm,则物体通过1计数点的速度v1=m/s,通过2计数点的速度v2=m/s,运动的加速度为m/s2 . (以上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廊坊市三河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 9. 用接在50Hz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测定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从比较清晰的点开始起,取若干个计数点,分别标上0、1、2、3…(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有4个打印点未标出),量得0与1两点间的距离x1=30mm,3与4两点间的距离x4=48mm.则小车在0与1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为m/s,小车的加速度为m/s2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保定市阜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第一次调研试卷
  • 10. 某冋学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某次实验通过电磁打点计时器打出纸带的一部分如图乙所示,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4个计时点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所接交流电源频率为50Hz。分别测出A点到B、C、D、E点之间的距离,x1、x2、x3、x4 , 以打A点作为计时起点,算出小车位移与对应运动时间的比值 ,并作出 -t图象如图丙所示。

    实验中下列措施必要的是_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由图内中图象求出小车加速度a=m/s2 , 打A点时小车的速度vA=m/s。(结果均伓留两位有效数字)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天津市耀华中学2019届高三物理高考一模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