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某同学利用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规律.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由静止开始运动,图是一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O、A、B、C、D为相邻的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测量A、B、C、D各点到O点的距离,所得数据分别是8.32cm22.40cm、39.62cm、60.84cm。

    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可判断纸带的(选填“左”或“右”)端与物块相连。
    在打点计时器打出A点时,物块的速度大小为m/s。在打点计时器打出C点时,物块的速度大小为m/s。
    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m/s2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名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物理联合调研考试试卷
  • 2. 接在50Hz低压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在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打出了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图中所示的点是每打5个点所取的记数点(即相邻计数点间有4个点没有画出),但第3个记数点没有画出。由图数据可求得:(计算结果取三位有效数字)

    该物体的加速度为m/s2
    打第3个记数点时该物体的速度为m/s。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成都田家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12月月考试卷
  • 3. 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

    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如图所示为实验所打出的一段纸带,在顺次打出的点中,从O点开始每5个打点间隔取1个计数点,分别记为A、B、C、D.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已在图中标出,则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C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m/s;小车的加速度a=m/s2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凌源市三家子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12月月考试卷
  • 4.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依次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A、B、C、D、E…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打点计时器的周期为0.02s,则AD间的平均速度为m/s;打C点的瞬间,纸带的速度大小为m/s,纸带的加速度大小为 。(以上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凌源市第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12月月考试卷
  • 5. 用接在50Hz交流电源上的电磁打点计时器,测量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小车的速度和加速度,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从比较清晰的点迹开始,每相邻五个打印点(五个间隔)取一个点作为计数点,分别标明0、1、2、3、4。测得x1=30.0mm,x2=36.0mm,x3=42.0mm,x4=48.0mm,则打印计数点2时小车的瞬时速度为m/s,小车的加速度为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凌源市第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12月月考试卷
  • 6.                             
    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是(填“交流4~6 V”或“交流220 V”),实验室使用我国民用电(频率50 Hz)时,如果每相邻的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则相邻两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秒。
    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某同学选出了一条清晰的纸带,并取其中的ABC……七个点进行研究,这七个点和刻度尺如图所示。可求出A点到D点的距离是cm。

    由实验数据可得A点到D点的平均速度是m/s;B点的瞬时速度是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第三次月考试卷
  • 7.           
    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填“交流”或“直流”)电源的仪器。

    我国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则相邻两个打点时间间隔是s.

    如图所示是某位同学在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时,通过打点计时器(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获得的一条纸带.在所打的点中,取A、B、C、D、E为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标出),测出各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是s1、s2、s3、s4.,若已知s1=2.00cm,s2=4.00cm,s3=6.00cm,s4=8.00cm,则打下B点时小车的速度v= m/s,a=m/s2

    图片_x0020_1592743484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新泰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第一次质量检测试卷
  • 8. 如图所示,为了测量滑块(装有遮光条) 的加速度,在倾斜的气垫导轨上安放两个光电门A、B,配套的数字毫秒表会自动记录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相应时间.某同学根据自己的设想,做了如下操作:

    ①将计时方式设定为记录遮光条从光电门A运动到B的时间

    ②将滑块从导轨上某处自由滑下,测出两光电门间距x,并记下毫秒表上的示数

    ③保持光电门B位置不动,适当移动光电门A的位置,重复步骤②

    ④重复步骤③若干次

    关于操作中的注意事项,下列各项正确的是_____
    已知该同学的两组数据:x1=40cm,t1=0.800s;x2=63cm,t2=0.900s,则滑块的加速度a=m/s2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西省新余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12月月考试卷
  • 9. 图中装置可用来探究物块的运动情况,细线平行于桌面,遮光片的宽度为d,两光电门AB之间的距离为s,让物块从光电门A的左侧由静止释放,分别测出遮光片通过光电门A、B所用的遮光时间分别为tA和tB , 用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表示遮光片竖直中线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

    利用实验中测出的物理量符号写出:

    遮光片到达光电门A处瞬时速度VA=
    物块运动的加速度a=
    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遮光片竖直中线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西省金溪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12月月考试卷
  • 10. 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
    用一条纸带穿过计时器,该同学发现有图中的两种穿法,感到有点犹豫。你认为(选填“A”或“B”)的穿法效果更好。

    完成实验后,小明用刻度尺测量纸带距离时如图,B点的读数是cm,已知打点计时器每0.02s打一个点,则B点对应的速度vB=m/s(vB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某实验小组中的四位同学利用同一条纸带做,分别作出了如下所示的四幅v-t图象,其中最规范的是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十五校联合体”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中联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