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若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是因为(   )
    A: 摆球的质量太大
    B: 测摆长时,将线长加小球直径作为摆长
    C: 测周期记录全振动次数时,将n次全振动误记为(n+1)次
    D: 摆球上端未固定牢固,摆动中出现松动,摆线变长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上海市黄浦区2020年高考物理一模试卷
  • 2. 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过程中:
    小李同学用游标卡尺测得摆球的直径如图所示,则摆球直径d=cm。

    小张同学实验时却不小心忘记测量小球的半径,但测量了两次摆线长和周期,第一次测得悬线长为L1 , 对应振动周期为T1;第二次测得悬线长为L2 , 对应单摆的振动周期为T2 , 根据以上测量数据也可导出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为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2020年高考物理考前冲刺试卷(二)
  • 3. 在“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大小”的实验中。
    安装好实验装置后,先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d,测量的示数如图所示,则摆球直径d=cm,再测量摆线长l,则单摆摆长L=(用d、l表示);

    摆球摆动稳定后,当它到达(填“最低点”或“最高点”)时启动秒表开始计时,并记录此后摆球再次经过最低点的次数n(n=1、2、3……),当n=60时刚好停表。停止计时的秒表如图所示,其读数为s,该单摆的周期为T=s(周期要求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计算重力加速度测量值的表达式为g=(用T、L表示),如果测量值小于真实值,可能原因是

    A.将摆球经过最低点的次数n计少了

    B.计时开始时,秒表启动稍晚

    C.将摆线长当成了摆长

    D.将摆线长和球的直径之和当成了摆长

    正确测量不同摆L及相应的单摆周期T,并在坐标纸上画出T2与L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由图线算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m/s2(保留3位有效数字,计算时π2取9.86)。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北京市门头沟区2020届高三下学期物理一模试卷
  • 4. 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时:
    下列给出的材料中应选择______作为摆球与摆线,组成单摆。
    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下列措施中必要的或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
    为了减少实验误差,该同学采用图像法处理数据,通过多次改变摆长,测得多组摆长L和对应的周期T,并作出T2-L图像,如图所示。若图线的斜率为k,则用k表示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g=

    图片_x0020_378168923

    实验测得重力加速度的值较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偏大,可能的原因是____。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物理3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考试试卷
  • 5.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实验步骤如下:

    图片_x0020_598749457

    A.按装置图安装好实验装置

    B.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d

    C.用米尺测量悬线的长度l

    D.让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小角度摆动.当小球经过最低点时开始计时,并计数为0,此后小球每经过最低点一次,依次计数1、2、3、….当数到20时,停止计时,测得时间为t

    E.多次改变悬线长度,对应每个悬线长度,都重复实验步骤C、D

    F.计算出每个悬线长度对应的t2

    G.以t2为纵坐标、l为横坐标,作出t2-l图线

    结合上述实验,完成下列题目:

    用游标为10分度(测量值可准确到0.1 mm)的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某次测量的示数如图甲所示,读出小球直径d的值为cm.

    图片_x0020_100002

    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利用计算机作出图线t2-l如图乙所示,根据图线拟合得到方程t2=404.0l+3.0,设t2-l图象的斜率为k,由此可以得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其值为m/s2 (取π2=9.86,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
    从理论上分析图线没有过坐标原点的原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林州市林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物理3月线上考试试卷
  • 6. 某实验小组在利用单摆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的试验中:

    图片_x0020_2105221346

    ①用游标卡尺测定摆球的直径,测量结果如图所示,则该摆球的直径为cm.

    ②小组成员在试验过程中有如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填选项前的字母)

    A.把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30º的摆角,并在释放摆球的同时开始计时

    B.测量摆球通过最低点100次的时间t,则单摆周期为t/100

    C.用悬线的长度加摆球的直径作为摆长,代入单摆周期公式计算得到的重力加速度值偏大

    D.选择密度较小的摆球,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值误差较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物理3月线上调研考试试卷
  • 7.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如图所示.

    图片_x0020_1091734084

    ①组装单摆时,应在下列器材中选用(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长度为1m左右的细线       B.长度为30cm左右的细线

    C.直径为1.8cm的塑料球      D.直径为1.8cm的铁球

    ②测出悬点O到小球球心的距离(摆长)L及单摆完成n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则重力加速度g=(用L,n,t表示)

    ③下表是某同学记录的3组实验数据,并做了部分计算处理.

    组次

    1

    2

    3

    摆长L/cm

    80.00

    90.00

    100.00

    50次全振动时间t/s

    90.0

    95.5

    100.5

    振动周期T/s

    1.80

    1.91

    重力加速度g/(m·s-2

    9.74

    9.73

    请计算出第3组实验中的T=s,g=m/s2

    ④用多组实验数据做出T2-L图像,也可以求出重力加速度g,已知三位同学做出的T2-L图线的示意图如图中的a,b,c所示,其中a和b平行,b和c都过原点,图线b对应的g值最接近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则相对于图线b,下列分析正确的是(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图片_x0020_1946977044

    A.出现图线a的原因可能是误将悬点到小球下端的距离记为摆长L

    B.出现图线c的原因可能是误将49次全振动记为50次

    C.图线c对应的g值小于图线b对应的g值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物理3月线上试卷
  • 8. 某小组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进行了如下的操作:
    某同学组装好单摆后在摆球自然悬垂的情况下,用毫米刻度尺测量从悬点到摆球上端的长度L=0.9997m,如图甲所示,再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结果如图乙所示,則该摆球的直径为mm,单摇摆长为m

    小组成员在实验过程中有如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东省青岛十七中2020届高三下学期物理3月一轮复习摸底考试试卷
  • 9.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为了使测量误差尽量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该实验小组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某次测量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读出小球直径为d=cm;
    该同学用米尺测出悬线的长度为L,让小球在竖直平面内摆动。当小球经过最低点时开始计时,并计数为0,此后小球每经过最低点一次,依次计数为1、2、3……。当数到40时,停止计时,测得时间为t。改变悬线长度,多次测量,利用计算机作出了t2–L图线如图丙所示。根据图丙可以得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m/s2。(取π2=9.86,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东省济宁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物理第一次摸底检测试卷
  • 10.                             
    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用游标卡尺测得摆球的直径如图(甲)所示,则小球直径为cm;并用秒表测出单摆的多个周期,秒表的读数如图(乙)所示,该读数为s;

    图片_x0020_76191964  

    图片_x0020_23120664

    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某同事将他的实验数据代入单摆周期公式,计算得到的g值都比其它同学大,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