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某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重力加速度(已知打点频率为50Hz)

    实验时下面的步骤先后顺序是________。
    打出的纸带如下图所示,可以判断实验时重物连接在纸带的端。(选填“左”或“右”)。

    已知纸带上记录的点为打点计时器打的点,打点计时器在打C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大小为m/s,所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m/s2
    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数值为9.8m/s2 , 请列出测量值与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有差异的一个原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2. 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的操作步骤如下:

    a.取一根细线,下端系住直径为 cm的金属小球,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

    b.用米尺量得固定点到小球上端之间细线的长度 cm;

    c.在摆线偏离竖直方向小于 的位置静止释放小球;

    d.用秒表记录小球完成50次全振动的总时间

    根据上述测量数据,可以得到:摆长Lm;周期Ts;测得重力加速度
    可以通过改变摆长重复实验,测得多组摆长L和对应的周期T的数据,然后以L为横坐标、为纵坐标,可以画出如图所示的图线.若图线上选取两个点坐标,求出其“斜率”为K , 则由此数据可以算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上海市崇明区2019届高三物理第一次等级考模拟试卷
  • 3. 某同学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进行了如下的实践和探究:

    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 d,如右图所示,则摆球直径为cm,测量单摆摆长为l ;
    用秒表测量单摆的周期。当单摆摆动稳定且到达最低点时开始计时并记为 0,单摆每 经过最低点记一次数,当数到 n=60 时秒表的示数如右图所示,秒表读数为s,则该单 摆的周期是 T=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将测量数据带入公式 g=(用 T、 l 表示),得到的测量结果与真实的重力加速度 值比较,发现测量结果偏大,可能的原因是

    A.误将 59 次数成了 60 次

    B.在未悬挂单摆之前先测定好摆长

    C.将摆线长当成了摆长

    D.将摆线长和球的直径之和当成了摆长

    该同学纠正了之前的错误操作,尝试测量不同摆长 l 对应的单摆周期 T,并 在坐标纸上画出 T2与 l 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由图线计算出的重力加速度的值g=m/s2 , (保留 3 位有效数字)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四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4. 在暗室中用图示装置做“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实验器材有:支架、漏斗、橡皮管、尖嘴玻璃管、螺丝夹接水铝盒、一根荧光刻度的米尺、频闪仪。具体实验步骤如下:

    图片_x0020_778077719

    ①在漏斗内盛满清水,旋松螺丝夹子,水滴会以一定的频率一滴滴的落下.

    ②用频闪仪发出的白闪光将水滴流照亮,由大到小逐渐调节频闪仪的频率直到第一次看到一串仿佛固定不动的水滴.

    ③用竖直放置的米尺测得各个水滴所对应的刻度.

    ④采集数据进行处理.

    实验中看到空间有一串仿佛固定不动的水滴时,频闪仪的闪光频率满足的条件是:
    实验中观察到水滴“固定不动”时的闪光频率为30Hz,某同学读出其中比较圆的水滴到第一个水滴的距离如图,根据数据测得当地重力加速度g =m/s2;第8个水滴此时的速度v8=m/s(结果都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图片_x0020_1520907993

    该实验存在的系统误差可能有(答出一条即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5. 地球上有一个摆长为0.9m的单摆,则该单摆的周期为s(用含有π的式子表示),如果将该单摆放到某星球的表面,已知该星球半径是地球半径的4倍,质量也是地球质量的4倍。则该单摆在该星球上的周期是地球上周期的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上海市浦东新区建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物理10月月考试卷
  • 6. 某课外兴趣小组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
    下列选项是小组成员提出的建议,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
    该小组成员用1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摆球直径如图所示,摆球的直径为mm;

    该小组成员测出了摆线的长为l , 摆球的直径为dn次全振动的总时间为t , 则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眉山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7. 某同学利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

    他组装好单摆后在摆球自然悬垂的情况下,用毫米刻度尺从悬点量到摆球的最顶端的长度 =96.82cm,再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摆球直径,结果如图甲所示,则摆球直径d=cm;
    实验时,他利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记录振动周期,在摆球运动的最低点的左、右两侧分别放置一激光光源 与光敏电阻,光敏电阻与某自动记录仪相连,该仪器显示的光敏电阻阻值R随时间t的变化图线如图丙所示,则该单摆的振动周期为T=s;
    根据以上测量数据可得重力加速度g=(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如果该同学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填正确答案标号)

    A.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B.计算摆长时用的是L= +d

    C.摆球摆动的振幅偏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北省黄冈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8. 在“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实验中

    ①已有的器材:中心带小孔的小钢球、长约1m的细线、带夹子的铁架台、游标卡尺、秒表。请从图丙选出还需要的实验器材: (填器材名称):

    ②单摆摆动50次全振动的时间如图丁中秒表所示,则单摆的摆动周期是s。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物理选考适应性测试试卷
  • 9. 某同学利用单摆测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在测量单摆的周期时,他用秒表记下了单摆做50次全振动的时间,如图乙所示,秒表的读数为s。
    该同学经测量得到5组摆长L和对应的周期T,画出L-T2图线,然后在图线上选取A、B两个点,坐标如图丙所示。则当地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用LA、LB、TA和TB表示)。
    处理完数据后,该同学发现在计算摆长时误将摆球直径当成半径代入计算,即L=l+d,这样(选填“影响”或“不影响”)重力加速度的计算。
    该同学做完实验后,为使重力加速度的测量结果更加准确,他认为:

    A .在摆球运动的过程中,必须保证悬点固定

    B .摆线偏离平衡位置的角度不能太大

    C .用精度更高的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的直径

    D .测量周期时应该从摆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开始计时

    其中合理的有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2018年新高考选考物理终极适应性考试模拟试卷
  • 10. 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以下关于本实验的措施中正确的是_________。
    用50分度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如图1所示的读数是mm,用表面记录了单摆振动50次所用的时间如图2所示,秒表读数为s。

    考虑到单摆振动时空气浮力的影响后,同学甲说:因为空气浮力与摆球重力方向相反,它对球的作用相当于重力加速度变小,因此振动周期变大,乙同学说:浮力对摆球的影响好像用一个轻一些的摆球做实验,因此振动周期不变,这两个同学说法中__________。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宁波市2017-2018学年度高三上学期物理期末“十校联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