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在建立物理概念过程中,学会象科学家那样运用物理思想,使用科学方法,往往比记住物理概念的词句或公式更重要。在高中物理学习内容中,速度、加速度、电场强度这三者所体现的共同的物理思想方法是(   )

    A: 比值定义
    B: 微小量放大
    C: 等效替代
    D: 理想模型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2. 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等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
    B:
    C: 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实验应用了控制变量法
    D: 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3. 以下三个力学实验(装置),采用了相同物理思想方法的是

    A: 极限思想方法
    B: 放大思想方法
    C: 理想化思想方法
    D: 猜想思想方法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4. 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极限思维法、等效替代法、微小量放大法、科学假说法、控制变量法、微元法等等.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B: 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
    C: 如右图所示,观察微小形变采用了微小量放大法。
    D: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把物体看成一个质点,运用的方法叫等效替代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5. 物理学中有些问题的结论不一定必须通过计算才能验证,有时只需要通过一定的分析就可以判断结论是否正确.如图6所示为两个彼此平行且共轴的半径分别为R1和R2的圆环,两圆环上的电荷量均为q(q>0),而且电荷均匀分布.两圆环的圆心O1和O2相距为2a,联线的中点为O,轴线上的A点在O点右侧与O点相距为r(r

    A:
    B:
    C:
    D: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6. 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等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
    B:
    C: 在探究电阻、电压和电流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电压不变研究电阻与电流的关系,再保持电流不变研究电阻与电压的关系,该实验应用了控制变量法
    D: 加速度的定义式,采用的是比值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7. 如图为两个物体A和B在同一直线上沿同一方向同时作匀加速运动的v-t图线。已知在第3s末两个物体在途中相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
    B: 出发时B在A前3m处
    C: 3s末两个物体相遇后,两物体可能再相遇
    D: 运动过程中B的加速度大于A的加速度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8. 汽车以1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突然发现前面距离S处有一辆自行车以4m/s的速度做同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若汽车立即关闭发动机作加速度为-3m/s2的减速运动,汽车恰好不碰上自行车,则S是(    )

    A: 2m
    B: 6m
    C: 8m
    D: 14m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9. 如图,甲、乙两个物体相距x=7m,物体甲在水平拉力和摩擦力作用下,正以v1=4 m/s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而物体乙此时的速度v2=10m/s,由于摩擦力作用向右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a=2 m/s2 , 那么物体甲追上乙所用的时间为(     )

    A: 7
    B: 8
    C: 9
    D: 10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10. 汽车甲沿着平直的公路以速度v0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它经过某处的同时,该处有汽车乙开始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去追赶甲车,根据已知条件()

    A: 可求出乙车追上甲车时乙车的速度
    B: 可求出乙车追上甲车时乙车的路程
    C: 可求出乙车从开始起动到追上甲车时所用的时间
    D: 不能求出上述三者中的任何一个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