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某同学做“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时,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依次选出7个计数点,分别标记为O、A、B、C、D、E和F,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每相邻两计数点间时间间隔为T,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是50 Hz。测得各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为x1=2.05 cm、x2=2.35 cm、x3=2.46 cm、x4=2.70 cm、x5=2.90 cm、x6=3.10 cm。

    打D点时纸带的速度表达式为vD=,速度值vD=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请根据以上数据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纸上作出小车运动的v–t图象。

    由v–t图象知小车在做运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第一章第4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同步练习
  • 2. 通过打点计时器得到的一条纸带上的点不均匀,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点密集的地方物体运动的速度比较大
    B: 点密集的地方物体运动的速度比较小
    C: 点不均匀说明物体在相等时间内发生的位移不相等
    D: 点不均匀说明打点计时器有故障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第一章第4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同步练习
  • 3. 图示纸带是某同学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得到的,纸带的左端先通过打点计时器,从点迹的分布情况可以断定纸带的速度变化情况是(填“速度减小”或“速度增大”)。若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从打下A点到打下B点共14个点迹,历时s。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第一章第4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同步练习
  • 4. 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电源,电压为V。当电源的频率为50 Hz时打点计时器每隔s打一个点,当交流电的频率小于50 Hz时,仍按50 Hz计算,则测量的速度的数值比真实的速度数值(填“偏大”“偏小”“不变”)。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第一章第4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同步练习
  • 5. 用打点计时器可测纸带运动的时间和位移。下面是没有按操作顺序写的不完整的实验步骤,按照你对实验的理解,在各步骤空白处填上适当的内容,然后按实际操作的合理步骤,将各步骤的字母代号顺序写在空白处。

    A.在电磁打点计时器的两接线柱上分别接上导线,导线的另一端分别接在50 Hz的低压 (填“交流”或“直流”)电源的两个接线柱上;

    B.把电磁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让纸带穿过(填“插孔”或“限位孔”),并压在(填“白纸”或“复写纸”)下面;

    C.用刻度尺测量从计时开始点到最后一个点间的距离Δx;

    D.切断电源,取下纸带,如果共有6个清晰的点,则这段纸带记录的时间Δt=

    E.打开电源开关,再用手水平地拉动纸带,纸带上打下一系列小点;

    F.利用公式 计算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

    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第一章第4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同步练习
  • 6.                                           
    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某同学选出了一条清晰的纸带,并取其中的A、B、C……七个点进行研究,这七个点和刻度尺如图所示。可求出A点到D点的距离是cm。

    由实验数据可得A点到D点的平均速度是m/s;B点的瞬时速度是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第一章第4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同步练习
  • 7. 2016年里约奥运会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里约市交警部门为了保障奥运期间交通安全畅通,为了能够准确检测车辆行驶情况,在公路上安装了超声波测速仪,图甲是超声波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测出被测物体的速度。图乙中P1、P2是测速仪发出的超声波信号,n1、n2分别是P1、P2由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1、P2之间的时间间隔t=1.0 s,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v=340 m/s,若汽车是匀速行驶的,则根据图乙可知,汽车在接收到P1、P2两个信号之间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是多少?汽车的速度是多大(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第一章第4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同步练习
  • 8. 如下图所示,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表示物体做匀速运动的是(  )
    A:
    B:
    C:
    D: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第一章第4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同步练习
  • 9. 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实验中,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时,为了减小误差(  )
    A: 应使纵、横坐标每单位长度表示的数值大一些
    B: 应使纵、横坐标每单位长度表示的数值小一些
    C: 为使图线通过每个实验数据点,应使图线画成折线
    D: 应使图线画成直线或光滑曲线,让实验数据点大致均匀分布在图线附近,对于个别离线较远的点可以舍去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第一章第4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同步练习
  • 10. (多选)当纸带与运动物体连接时,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点痕,下列关于纸带上的点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点痕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
    B: 点痕记录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和某段时间内的位移
    C: 点痕在纸带上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质量和形状
    D: 点痕在纸带上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运动情况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第一章第4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