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锡的某些化合物在工业上有重要用途, 常用于印染和电镀工业.某研究小组设计 的制备路线如图:

    已知: ;强酸性条件下,锡元素在水溶液中有 两种主要存在形式, 极易水解,生成对应的碱式盐。

    锡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0,与碳元素属于同一主族,锡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用盐酸溶解而不用水直接溶解的原因是;加入 粉的作用有两个;①调节溶液
    步骤Ⅱ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酸性条件下, 还可以用作双氧水去除剂,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中加入稀硫酸的作用之一是控制溶液的 .若溶液中 ,则室温下应控制溶液 取值范围为(已知 )
    该小组通过下列方法测定所用锡粉的纯度(杂质不参与反应):取 锡粉溶于盐酸中,向生成的 中加入过量的 溶液,用 滴定生成的 (已知酸性环境下, 可被还原为 不能被 氧化),共用去 溶液 .则锡粉中锡的质量分数为.( 的摩尔质量为 ,用含a、b、d的最简代数式表示)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江西省宜春市2021年高考化学4月模拟试卷
  • 2. 硫氰化钾(KSCN)俗称玫瑰红酸钾,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化学药品。实验室模拟工业制备硫氰化钾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已知:① 不溶于水,密度比水的大;② 不溶于 ;③三颈烧瓶内盛放有 、水和催化剂。

    回答下列问题:

    制备 溶液:

    ①实验前,经检验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其中装置B中的试剂是。三颈烧瓶的下层 液体必须浸没导气管口,目的是

    ②实验开始时,打开 ,加热装置A、D,使A中产生的气体缓缓通入D中,发生反应 (该反应比较缓慢)至 消失。

    制备KSCN溶液:

    ①熄灭A处的酒精灯,关闭 ,移开水浴,将装置D继续加热至105℃,当 完全分解后 ,打开 ,继续保持液温105℃,缓缓滴入适量的KOH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使用KOH溶液会使产品KSCN固体中混有较多的 ,工业上用相同浓度的 溶液替换KOH溶液,除了原料成本因素外,优点是

    ③装置E的作用是

    制备KSCN晶体:先滤去三颈烧瓶中的固体催化剂,再减压、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硫氰化钾晶体。
    测定晶体中KSCN的含量:称取10.0g样品,配成1000mL溶液。量取20.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硝酸,再加入几滴 溶液作指示剂,用 标准溶液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 ,标准溶液20.00mL。

    ①滴定时发生的反应: (白色)。则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方法是

    ②晶体中KSCN的质量分数为(计算结果精确至0.1%)。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江西省新余市2021年高考化学二模试卷
  • 3. 都是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可利用钛铁矿(主要成分为 ,还含有少量MgO、 等杂质)来制备。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酸浸”实验中,铁的浸出率结果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当铁的浸出率为80%时,所采用的实验条件为

    “酸浸”后,钛主要以 形式存在,写出相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沉淀与双氧水、氨水反应40min所得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度/℃

    30

    35

    40

    45

    50

    转化率/%

    92

    95

    97

    93

    88

    分析40℃时 转化率最高的原因

    若“滤液②”中 ,加入双氧水和磷酸(设溶液体积增加1倍),使 恰好沉淀完全即溶液中 ,此时是否有 沉淀生成?(列式计算说明理由)[已知 分别为 ].
    写出“高温煅烧②”中由 制备 的化学方程式
    一种钛酸锂二次电池原理如图,放电时 由N极层状材料中脱出经由电解质嵌入M极层状材料中,充电时N极电极反应方程式为,放电时M极每增重7g,负载中转移电子数为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江西省新余市2021年高考化学二模试卷
  • 4. 为达到下列实验目的,对应的实验方法以及相关解释均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相关解释

    A

    测量氯水的pH

    pH试纸遇酸变红

    B

    测量锌粒和3mol/L硫酸反应生成 的体积

    会与锌粒反应生成 ,使用恒压分液漏斗可以减小误差

    C

    探究正戊烷 催化裂解

    裂解为分子较小的烷烃和烯烃,可以冷凝收集

    D

    溶液制备 晶体

    沸点高于溶剂水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江西省新余市2021年高考化学二模试卷
  • 5. 在活性炭催化下,用CoCl2、NH4Cl、H2O2、浓氨水为原料可生成橙黄色晶体X。为测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I、氨的测定:精确称取wgX,加入适量的水溶解,注入如图所示的三颈瓶(B)中,然后逐滴加入足量10%NaOH溶液,通入水蒸气,将样品液中的氨全部蒸出,用V1mLc1mol·L-1的盐酸标准溶液吸收。蒸氨结束后取下接收瓶,用c2mol·L-1NaOH标准溶液滴定过剩的盐酸,到终点时消耗V2mLNaOH溶液。

    II、氯的测定:准确称取样品X,配成溶液后用AgNO3标准溶液滴定,K2CrO4溶液为指示剂,Ag2CrO4为砖红色沉淀。

    回答下列问题:

    A中安全管的作用是
    仪器a的名称是,C装置冰盐水的作用是
    在NaOH标准溶液滴定过剩的盐酸实验中,锥形瓶中应加入几滴(填“石蕊”或“酚酞”或“甲基橙”)作指示剂。若在滴定前滴定管尖嘴内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则测得的样品中氨的含量会(填“偏高”或“偏低”或“不变”)。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
    测定氯的过程中,滴定终点的现象为
    经测定,样品X的化学式为Co(NH3)6Cl3 , 写出制备X的化学方程式:。X的制备过程中,X产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当温度高于T1时X的产率下降,原因是。(写一点)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江西省上饶市2021年高考化学二模试卷
  • 6. 工业上利用钴渣[主要成分为Co2O3、Co(OH)3 , 含少量Fe2O3、Al2O3、MnO、MgO、CaO等]制备钴氧化物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 pH 见下表。

    沉淀物

    Fe(OH)3

    Fe(OH)2

    Co(OH)2

    Al(OH)3

    Mn(OH)2

    开始沉淀

    2.7

    7.6

    7.6

    4.0

    7.7

    完全沉淀

    3.7

    9.6

    9.2

    5.2

    9.8

    钴的浸出率随酸浸时间、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1,应选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金属离子在萃取剂中的萃取率随pH变化关系如图2,据此分析pH的最佳范围是

    A.5~5.5      B.4~4.5      C.3~3.5 D.2~2.5

    Fe2+、Co2+、 SO 三种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氧化过程中加NaClO3被还原,产物中的氯元素处在最低价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5℃ Ksp(MgF2)=7.4×10-11Ksp(CaF2)=1.5×10-10。除钙、镁工艺中加过量NaF溶液,滤液中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已知常温下Kb(NH3·H2O)=1.8×10-5Kh(C2O )=1.8×10-10 , (NH4)2C2O4溶液显(填“酸性” 或“中性”或“碱性”)。在“萃后余液”中加入(NH4)2C2O4溶液后析出晶体,再过滤、洗涤,洗涤时应选用的试剂为(填字母代号)。

    A.蒸馏水     B.自来水     C.饱和的(NH4)2C2O4溶液     D.稀盐酸

    取一定质量煅烧后产生的钴氧化物(Co为+2、+3价),用100 mL 8 mol·L-1的盐酸恰好完全溶解,得到CoCl2溶液和标准状况2.24 L黄绿色气体。则该钴氧化物中+2价的Co与+3价Co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江西省上饶市2021年高考化学二模试卷
  • 7. 二氯化钒(VCl2)有强吸湿性和强还原性,熔点为425℃、沸点900℃,是制备多种医药、催化剂、含钒化合物的中间体。有以下两种方案制备VCl2

    方案一:V2O5 VCl2溶液

    方案二:在800℃的N2流中VCl3分解

    请写出方案一的化学方程式:
    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用方案二制备VCl2并检验其气体产物Cl2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按气流方向,上述装置合理的连接顺序为A→(用大写字母填空)。

    ②焦性没食子酸溶液的作用是

    ③实验过程中需持续通入空气,其作用为

    ④实验后,选用D中所得溶液和其他合理试剂,设计实验方案证明C处有Cl2生成

    测定产品纯度:实验后产品中只混有少量VCl3杂质。称量1.3775g样品,充分溶于水中,调pH后滴加Na2CrO4作指示剂,用0.500mol·L-1AgNO3标准溶液滴定Cl- , 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标准液体积为46.00mL(Ag2CrO4为砖红色沉淀,杂质不参加反应)。

    ①滴定终点的现象为

    ②产品中VCl2的物质的量分数为。(保留3位有效数字)

    钒元素的常见离子有V2+、V3+、VO2+、VO ,小组同学进一步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还原性V2+强于VO2+。接通电路后,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江西省萍乡市2021年高考化学二模试卷
  • 8. 锰酸锂(LiMn2O4)是新一代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实验室回收利用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锰酸锂、碳粉等涂覆在铝箔上)的一种流程如图:

    已知:Li2C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50

    75

    100

    Li2CO3

    1.593

    1.406

    1.329

    1.181

    0.866

    0.728

    第①步反应中会有气体生成,该气体为:,若要增大第①步反应的浸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写两条)。
    第②步反应得到的沉淀X的化学式为,上述流程中四步实验都包含过滤,实验室过滤时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有:
    工业上洗涤Li2CO3用的是热水而不是冷水,其原因是
    写出第③步反应“酸溶”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固相法制备LiMn2O4的实验过程如下:将MnO2和Li2CO3按4:1的物质的量之比配料,球磨3-5小时,然后高温加热,保温24小时,冷却至室温。

    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LiMn2O4中锰元素的平均价态为+3.5。在不同温度下,合成的LiMn2O4中Mn2+、Mn3+和Mn4+的含量与温度的关系见表。

    T/℃

    w(Mn2+)(%)

    w(Mn3+)(%)

    w(Mn4+)(%)

    700

    5.56

    44.58

    49.86

    750

    2.56

    44.87

    52.57

    800

    5.50

    44.17

    50.33

    850

    6.22

    44.40

    49.38

    由此可以确定:在上述温度范围内,锰元素的平均价态的变化趋势是:随温度升高(填选项)

    A.增大     B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江西省萍乡市2021年高考化学二模试卷
  • 9. 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也称为保险粉,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不溶于乙醇易溶于水,在碱性介质中较稳定,是用途广泛的无机精细化学品。某科研小组设计两种方法制备Na2S2O4。回答下列问题:
    电解NaHSO3溶液制备Na2S2O4 , 装置如图所示。

    ①X为(填化学式)。

    ②电极a的电极反应式为

    ③装置若无阳离子交换膜(填“能”或“不能”)得到Na2S2O4

    锌粉法制备Na2S2O4 , 装置(部分夹持仪器已省略)如图所示。

    ①盛放浓硫酸的仪器名称为;写出装置A烧瓶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通入SO2前装置B的三颈烧瓶内应选通人N2 , 目的是。通入SO2 , 控制反应温度约为35℃,反应一段时间后再滴加NaOH溶液将有Na2S2O4和Zn(OH)2生成。控制反应温度约为35℃的方法是,写出生成Na2S2O4和Zn(OH)2总反应离子方程式:

    ③将反应后的悬浊液过滤后在微热下加入氯化钠冷却至20℃,析出Na2S2O4结晶过滤后,再用乙醇洗涤几次后,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即得到Na2S2O4。简述用乙醇洗涤的原因:

    产品中Na2S2O4纯度的测定。

    称取mgNa2S2O4样品溶于冷水中配成100mL溶液,取出10mL该溶液置于预先盛有20mL中性甲醛溶液的烧杯中,搅拌至完全溶解,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移取25mL该溶液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4mL盐酸溶液,用cmol·L-1的碘标准溶液滴定,近终点时加入3mL淀粉溶液继续滴定,至溶液呈浅蓝色在30s内颜色不消失,用去碘标准溶液VmL。产品中Na2S2O4的质量分数为

    已知:Na2S2O4+2CH2O+H2O=NaHSO3∙CH2O+NaHSO2∙CH2O

    NaHSO2∙CH2O+2I2+2H2O=NaHSO4+CH2O+4HI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江西省南昌市2021年高考化学三模试卷
  • 10. 三氧化钨(WO3)常用于制备特种合金、防火材料和防腐涂层。现利用白钨精矿(含80%CaWO4及少量Fe、Zn和Mg等的氧化物)生产WO3 , 设计了如下工艺流程:

    已知:①浸出液中钨(W)以[WO3C2O4H2O]2-形式存在。

    ②钨酸(H2WO4)难溶于水。

    ③Ksp(CaSO4)=4.9×10-5 , Ksp(CaC2O4)=2.3×10-9

    Ka1(H2C2O4)=5.6×10-2 , Ka2(H2C2O4)=1.6×10-4

    回答下列问题:

    “破碎”的目的是;“破碎”后的白钨精矿粒径约为50μm,往其中加入浸取液后形成的分散系属于
    操作I的名称为
    浸出液中含量最大的阳离子是;[WO3C2O4H2O]2-中W元素的化合价为
    “加热”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煅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本工艺中能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通过计算说明“浸取”过程形成CaSO4而不能形成CaC2O4的原因: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江西省南昌市2021年高考化学三模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