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请回答:
①a为电源(填“正极”或“负极”)。
②B膜应选择(填“阴离子”“质子”或“阳离子”)交换膜。
③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欲利用下图所给装置制备乙烯。反应原理为:CH3CH2OH CH2=CH2↑+H2O,反应过程中观察到蒸馏烧瓶中溶液逐渐变黑。
欲收集一瓶乙烯,选择上图中的装置,其连接顺序为(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实验小组同学将I中制得的乙烯干燥后,按下列两种方案进行实验。
方案
操作
现象
一
将纯净的乙烯通入溴水中
溴水褪色
二
向充满纯净乙烯的塑料瓶中注入适量溴的CCl4溶液,振荡
①溴的CCl4溶液褪色
②
乙烯与溴单质发生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为提高矿渣的浸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写出两点)。
已知:①“焙烧”后固体成分为Na2CrO4、NaAlO2、NaFeO2。
② 、Zn2+均可与EDTA1:1结合成络离子;Zn2+可与PAN1:1结合成紫红色络合物,且结合能力弱于EDTA。
浸渣的主要成分为Fe(OH)3。则“浸取”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①取20.00mL浸取液于锥形瓶中,加入c1mol•L-1EDTA标准液V1mL(稍过量);
②依次用盐酸、醋酸钠—醋酸缓冲溶液调溶液至酸性,加热后滴入PAN指示剂;
③用c2mol•L-1ZnSO4标准液滴定至溶液恰好呈紫红色,消耗标准液V2mL。则“浸取”后所得溶液中Al的含量为g•L-1(填计算式即可)。
反应原理:2NH3(g)+CO2(g) NH2COONH4(s) △H<0。
②仪器6的一个作用是控制原料气按反应计量系数充分反应,若反应初期观察到装置内稀硫酸溶液中产生气泡,应该(填“加快”、“减慢”或“不改变”)产生氨气的流速。
①图2装置采用冰水浴的原因为。
②当CCl4液体中产生较多晶体悬浮物时,即停止反应, (填操作名称)得到粗产品。
为了将所得粗产品干燥可采取的方法是。
A.蒸馏 B.高压加热烘干 C.真空微热烘干
②为测定某样品中氨基甲酸铵的质量分数,某研究小组用该样品进行实验。已知杂质不参与反应,请补充完整测定某样品中氨基甲酸铵质量分数的实验方案:用天平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加水溶解,,测量的数据取平均值进行计算(限选试剂:蒸馏水、澄清石灰水、Ba(OH)2溶液)。
已知:反应过程中发生的副反应为2NH3+3Na2S2O8+6NaOH 6Na2SO4+6H2O+N2
环境
调节溶液氧化环境时的现象
加热煮沸3min期间产生的现象
中性
加入VmL蒸馏水,无明显现象
30s时开始有大量气泡冒出,3min后溶液变深棕色,溶液中有悬浮小颗粒
碱性
加入VmL某浓度的NaOH溶液,瞬间变为棕色(MnO2)
10s后溶液逐渐变为深紫色(MnO4-),没有明显冒气泡现象
酸性
加入VmL稀H2SO4无明显现象
煮沸3min后,有气泡冒出
①在(填“中性”“酸性”或“碱性”)条件下,Na2S2O8的氧化能力最强。
②中性氧化时,会产生大量气泡,其原因为。
③若用0.1mol•L-1的H2O2溶液滴定碱性氧化反应后的溶液(先将溶液调至酸性再滴定),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H2O2溶液的体积为V1rnL。则碱性氧化后的溶液中NaMnO4的质量为 g(用含V1的代数式表示,5H2O2~2 )。
已知:水碎液中溶质的主要成分为Na2SnO3、Na3AsO4、Na3SbO4、Na2PbO2、Na2TeO3。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