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氨基甲酸铵(H2NCOONH4)是一种易分解、易水解的白色固体,某研究小组以氢氧化钠固体、浓氨水、干冰等为原料制备氨基甲酸铵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主要反应的原理为2NH3(g)+CO2(g) NH2COONH4(s)  △H

    仪器2的名称是,仪器3中盛装的固体是,其作用是
    仪器6的一个作用是控制原料气按反应计量系数充分反应,若反应初期观察到装置内浓硫酸中产生气泡,则应该(填“加快”“ 减慢”或“不改变”)产生氨气的速率。
    另一种制备氨基甲酸氨的反应装置(液体石蜡和CCl4均充当惰性介质)如图所示。

    ①液体石蜡鼓泡瓶的作用是

    ②若无冰水,则氨基甲酸铁易分解生成尿素[CO(NH)2]2请写出氨基甲酸铵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③当CCl4液体中产生较多晶体悬浮物时,立即停止反应,过滤分离得到粗产品,为了将所得粗产品干燥,可采取的方法是(填字母)。

    A.蒸馏         

    B.真空微热烘干        

    C.高压加热烘干

    制得的氨基甲酸铵中可能含有碳酸氢铵、碳酸铵中的一种或两种杂质(不考虑氨基甲酸铵与水的反应)。

    ①设计方案进行成分探究,请填写表中空格。

    限选试剂:蒸馏水、稀硝酸、BaCl2溶液、澄清石灰水、AgNO3溶液、稀盐酸。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1:取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蒸馏水至固体溶解

    得到无色溶液

    步骤2:向试管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静置

    若溶液不变浑浊,则证明固体中不含碳酸铵

    步骤3:向试管中继续加入

    则证明固体中含有碳酸氢铵

    ②根据①的结论,取15.8g氨基甲酸氨样品,用足量氢氧化钡溶液充分处理后,过滤洗涤、干燥测得沉淀质量为1.97g。则样品中氨基甲酸铵的质量分数为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福建省百校2017-2018学年高考理综-化学考前模拟考试试卷
  • 2. 工业上用苯和1,2—二氯乙烷制联苄的反应原理如下

    实验室制取联苄的装置如图所示(加热和夹持仪器略去)

    实验步骤:

    ①在三颈烧瓶中加入120.0mL苯和适量无水AlCl3 , 由滴液漏斗滴加10.0mL 1,2-二氯乙烷,控制反应温度在60~65℃,反应约60min。

    ②将反应后的混合物依次用2%Na2CO3溶液和水洗涤,在所得产物中加入少量无水MgSO4固体,静置、过滤,蒸馏收集一定温度下的馏分,得联苄18.2g。

    相关物理常数和物理性质如下表:

    名称

    相对分子质量

    密度/g·cm-3

    熔点/℃

    沸点/℃

    溶解性

    78

    0.88

    5.5

    80.1

    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

    1,2-二氯乙烷

    99

    1.27

    -35.3

    83.5

    难溶于水,可溶于苯

    联苄

    182

    0.98

    52

    284

    难溶于水,易溶于苯

    和普通分液漏斗相比,使用滴液漏斗的优点是;球形冷凝管进水口是(选填“a”或“b”)
    仪器X的名称是;装置中虚线部分的作用是
    洗涤操作中,用2%Na2CO3溶液洗涤的目的是;水洗的目的是
    在进行蒸馏操作时,应收集℃的馏分。
    该实验中,联苄的产率约为%(小数点后保留两位)。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安徽省宿州市2017-2018学年高考理综-化学三模考试试卷
  • 3. 工业上从含镍电镀废渣(除含镍外,还含有Cu、Zn、Fe等杂质)中制备NiCO3的工艺流程如下。

    “酸化”时需将电镀废渣粉碎并适当加热,原因是
    “氧化”时需要控制温度不超过40℃,其目的是;“沉铁”后所得滤液中c(Fe3+)=mol·L-1[该温度下 Fe(OH))3的Ksp=2.64×10-39]。
    Fe2+也可以用NaCO3氧化,一定条件下可生成黄铁矾钠[Na2Fe6(SO4) 4(OH)12沉淀而被除去;如图是pH-温度关系图,图中阴影部分为黄铁矾钠稳定存在区域。

    ①FeOOH中铁的化合价是价。.

    ②酸性条件下,ClO3ˉ恰好氧化Fe2+时,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是

    ③根据上图,当T=120℃、pH=4时Fe元素的存在形式是(填化学式),该温度下,若要制得黄铁矾钠需控制pH范围(填字母选项)。

    a.0~1    

    b.1~2.5   

    c.2.5~4

    已知SOCl2能与水反应生成SO2和HCl。写出NiCl2·6H2O在亚硫酰氯(SOCl2)中加热脱水制无水NCl2的化学方程式。NCl2·6H2O需在亚硫酰氯(SOCl2)中加热脱水的原因是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安徽省宿州市2017-2018学年高考理综-化学三模考试试卷
  • 4. 锑在工业上应用价值广泛,它的一种提取工艺流程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辉锑矿是含锑的重要矿物,其主要成分是Sb2S3其中Sb的化合价是
    写出阳极区产物与辉锑矿粉主要成分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电解池所用的“隔膜”宜采用交换膜(填“阳离子”、“阴离子”或“质子”)。为促使Sb3+向阳极迁移加快反应,通常要进行的操作是。“电解” 中阴极反应的产物之一X是。(填化学式)。
    为除去操作I所得滤液中的Cu2+ , 可加入Na2S。若滤液中c(Cu2+)= 0.01mol/L,当溶液中Cu2+恰好完全沉淀时,c(S2-)=mol/L。 [已知Ksp(CuS)= 8×10-45]
    除去废液中的 AsCl3 , 是用次磷酸钠( NaH2PO2)还原AsCl3 , 产生了棕色单质砷沉淀和H3PO3。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氧化产物是
    若电解池阴极得到1mol X气体,同时电路中转移6mole- , 阴极生成的m( Sb)= g。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安徽省皖江名校2017-2018学年高考理综-化学模拟考试试卷
  • 5. 下列实验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Fe(NO3)2溶液中滴入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 

    溶液变为黄色

    氧化性:H2O2>Fe3+

    B

    向硅酸钠溶液中滴加盐酸 

    溶液变浑浊

    氯的非金属性强于硅,故而盐酸能制得硅酸。

    C

    向溴水中滴加苯 

    液体出现分层,上层有颜色下层接近无色

    溴在苯中的溶解度远大于水中

    D

    将过量过氧化钠固体投入紫色石蕊试液中

    溶液变成蓝色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安徽省皖江名校2017-2018学年高考理综-化学模拟考试试卷
  • 6. 我国古代的化学工艺已经有相当大的成就,以下对古代文献中有关记载的化学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古代文献

    记载

    化学解释

    A

    《开宝本草》

    “(KNO3)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

    制取KNO3可“煎炼而成”是利用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

    B

    《格物粗谈》

    “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

    文中的“气”是指乙烯

    C

    《本草纲目》

    “烧酒非古法也,白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

    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蒸馏

    D

    《徐光启手迹》

    “五金入强水皆化、惟黄金不化强水中”

    “强水”主要成分是硝酸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安徽省皖江名校2017-2018学年高考理综-化学模拟考试试卷
  • 7. PbO(溶于酸,微溶于强碱溶液)在工业上用途广泛,可制作颜料铅白、杀虫剂等。某再生能源企业以含铅废料(主要含Pb、PbO、PbSO4和极少量的PbO2)和稀H2SO4为原料制备高纯PbO的工艺流程如下:

    含铅废料中的PbO2 和PbSO4 中,铅的化合价分别为
    酸溶过程中为了加快溶解速率,除了加入FeSO作催化剂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有(任写一种)。
    滤液A 中含有的主要阳离子是(填离子符号)。
    脱硫过程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冷却、过滤后对所得的固体进行洗涤操作,在实验室洗涤时,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
    PbO 溶解在NaOH 溶液中,存在平衡:PbO(s)+NaOH(aq) NaHPbO2(aq)。PbO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结合该曲线,简述由粗品PbO 得到高纯PbO 的操作: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新疆乌鲁木齐市2017-2018学年高考理综-化学模拟考试试卷
  • 8. 碳酸亚铁(白色固体,难溶于水)是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可用于制备补血剂乳酸亚铁。某研究小组 通过下列实验,寻找利用复分解反应制各FeCO3的最佳方案:

    实验

    试剂

    现象

    滴管

    试管

    0.8mol/LFeSO4溶液(pH=4.5)

    1mol/LNa2CO3溶液(pH=11.9)

    实验Ⅰ:立即产生灰绿色沉淀,后出现明显的红褐色

    0.8mol/LFeSO4溶液(pH=4.5)

    1mol/LNaHCO3溶液(pH=8.6)

    实验Ⅱ: 产生白色沉淀及少量无色气泡,2min,后出现明显的灰绿色

    0.8mol/L(NH4)2Fe(SO4)2溶液(pH=4.0)

    1mol/LNaHCO3溶液(pH=8.6)

    实验Ⅲ: 产生白色沉淀及无色气泡,较长时间保持白色

    实验I中产生HCO3-和红褐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实验Ⅱ中产生FeCO3的离子方程式为
    为了探究实验Ⅲ中NH4+所起的作用,甲同学设计了实验Ⅳ进行探究:

     

    操作

    现象

    实验Ⅳ

    向0.8mol/LFeSO4溶液中加入,再加入一定量Na2SO4固体配制成混合溶液(已知Na+对实验无影响,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变化)。再取该溶液一滴管,与2mL1mol/LNaHCO3溶液混合

    与实验Ⅲ现象相同

    实验Ⅳ中加入Na2SO4固体的目的是

    对比实验Ⅱ、Ⅲ、Ⅳ,甲同学得出结论:NH4+水解产生H+ , 降低溶液pH,减少了副产物Fe(OH)2的产生。

    乙同学认为该实验方案不够严谨,应补充的对比实验操作是.再取该溶液一滴管2mL 1mol/L NaHCO3溶液混合。

    小组同学进一步讨论认为,定性实验现象并不能直接证明实验Ⅲ中FeCO3的纯度最高。需要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定量测定。

    分别将实验Ⅰ、Ⅱ、Ⅲ中的沉淀进行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然后转移至A处的广口瓶中。反应完成后通入N2的作用是。为测定FeCO3的纯度,除样品总质量外,还需测定的物理量是

    实验反思:经测定,实验Ⅲ中的FeCO3纯度高于实验Ⅰ和实验Ⅱ。通过以上实验分析。制备FeCO3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是.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新疆乌鲁木齐市2017-2018学年高考理综-化学模拟考试试卷
  • 9. 氨基甲酸铵(NH2COONH4)是重要的氨化剂,分解温度40℃,遇水水解为碳酸氢铵。某研究小组欲探究NH2COONH4的制备与性质。
    Ⅰ.实验室制备NH2COONH4

    反应原理:2NH3(g)+CO2(g)=NH2COONH4(s)  ΔH<0。

    装置A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上述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D装置所盛放的试剂为,C中三角漏斗的作用是
    Ⅱ.制备实验的改进

    有人提出利用下列装置代替聚氯乙烯薄膜反应器。

    该装置的优点是。结合化学反应方程式解释不能用水代替CCl4的原因是;当大量固体物质悬浮于CCl4上时即可停止反应,分离出产品的方法是

    Ⅲ.对NH2COONH4产物成分的探究

    已知,制备过程中因温度控制不当,在150℃时会产生尿素。如果对参加反应的气体干燥不彻底可能会有NH4HCO3、(NH4)2CO3杂质生成。

    ①请设计简单实验方案探究上述产物中是否有尿素

    ②请设计定量实验方案探究上述产物(假设不存在NH4HCO3)中是否有碳酸铵

    (以上方案均不需详细描述实验步骤,限用试剂:蒸馏水、Ba(OH)2溶液;仪器自选)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四川省广安、眉山、内江、遂宁2017-2018学年高考理综-化学三模考试试卷
  • 10.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菜籽油浸泡辣椒涉及萃取知识   
    B: 玻璃容器可以长期盛放各种酸
    C: 用氨做制冷剂是因为氨极易溶于水   
    D: 不锈钢的防腐原理与电化学有关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四川省广安、眉山、内江、遂宁2017-2018学年高考理综-化学三模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