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古罗马哲学家塞内卡(公元前4—公元前65)认为,奴隶是人,他们的天性和其他人相同,奴隶的灵魂中,同样有其他人民具有的自豪、荣誉、勇敢和高尚那些品性。此观点(    )

    A: 从自然权利的角度论证平等法则
    B: 顺应了民主政治发展的需要
    C: 表明人类自我意识开始觉醒
    D: 力图把人们从封建等级制度中解放出来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南省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2. 罗马帝国时代法学家盖尤斯(约130~约180)指出:“所有受法律和习惯调整的民族,他们一方面遵守自己的法律;另一方面遵守为人类所共有的法律。”这体现的法治观念是(    )

    A: 扩大司法保障的对象
    B: 贵族拥有法律解释权
    C: 审判、量刑有法可依
    D: 形成系统化的罗马法体系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历史试卷
  • 3. 《尚书》记载:“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经,法律规定)”。古罗马的《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由此可见,两则材料都(    )

    A: 违背了法律至上的原则
    B: 表明了法律的宽松灵活
    C: 体现了一定的理性色彩
    D: 反映了重罪轻判的理念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广东省仲元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卷
  • 4. 在古罗马,异邦人的法律地位逐渐得到承认,并设立了专门审理涉外民商事纠纷案件的外事裁判官。外事裁判官在司法实践中,一方面创制了以外事裁判官告示为主体的万民法;另一方面创立了审理涉外案件的程式诉讼程序。这反映了古罗马法(    )

    A: 秉承习惯法的基本原则
    B: 侧重缓和民族矛盾
    C: 具有开放、灵活的特点
    D: 案件审理程序复杂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罗马共和国时期刑法的罪名,多有处死“以祭谷神、奉献于神”的规定。只对有主观故意的犯罪行为人进行刑罚,如“故意杀害他人”与“不希望杀害他人但不幸发生杀害他人的行为”,前者处予死刑,后者可通过交付一只公绵羊替罪;这一原则长期沿用。进入帝国时期,出现了大量包括宗教犯罪在内的新罪名。执法官根据社会地位确定刑罚的差别,同一种犯罪一般有两种刑罚,一种针对体面者,一种针对下层百姓。罗马私法发达、公法相对滞后的状况深刻影响了罗马刑法发展进程,罗马刑法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在整个古代罗马法制史中,犯罪与刑罚始终散见于大量的单行法律之中,且二者之间对应的随意性相当大。

    ——郭静《罗马刑法的发展进程及其影响》

    材料二:英国历史上的宪法性文件

    时间

    文件

    成果


    1215年

    《大宪章》

    贵族与教会权力不受国王的侵犯


    1628年

    《权利请愿书》

    非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强行征税和借债


    1641年

    《三年法案》

    议会三年一届,未经议会同意,不得强行解散议会或体会


    1679年

    《人身保护法》

    保护资产阶级议员免受国王非法迫害


    1689年

    《权利法案》

    进一步限制王权,确立议会至上的原则


    1701年

    《王位继承法》

    国会有权决定国王的继承人,确立分权和司法独立原则


    ——据《英国宪法的历史沿革》

    材料三:1911年辛亥革命后的中国也同样采取了通过根本性法律文件(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形式对新成果、新兴资产阶级政权进行维护和保障,并大量采纳和借鉴美国宪法的内在精髓尝试建国。相似的宪法文件在中美两国相似的背景和国情条件下,产生了截然相反的结果。

    ——王熙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施受挫原因分析》

    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罗马法的特征。

    依据材料二,归纳英国宪政进程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英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是如何“大量采纳和借鉴美国宪法的内在精髓尝试建国”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6. 《十二铜表法》规定:“如果在夜里行窃的人被人当场杀死,则这种杀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合法的。”这一规定旨在(    )
    A: 维护贵族利益
    B: 保障平民利益
    C: 保护私有财产
    D: 确保有法可依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5月月考试卷
  • 7. 罗马《査士丁尼法典》规定:不得在距离先前已有的建筑物100英尺以内的地方进行建筑,如果这样做会妨碍人们从那里对海的观赏。这说明在古罗马(    )

    A: 注重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B: 公民自由受到严格约束
    C: 注重规范人们社会行为
    D: 重视对贵族利益的维护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河南省夏邑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文科综合历史三轮复习模拟考试试卷
  • 8. 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认为,“皇帝所决定的都有法律效力,因为人民已把他们的全部权力通过王权法移转给他”。这说明(    )

    A: 罗马法蕴含一定的契约精神
    B: 罗马法体现了“君权神授”原则
    C: 罗马皇帝享有国家最高权力
    D: 罗马贵族意志等同于法律条文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河南省濮阳市2017届高三文综历史第三次模拟考试试卷
  • 9. 公元前287年,罗马通过了霍腾西阿法案,法案规定平民会议所制定的法案,不管元老院是否批准,对国家都具有约束力。从此,平民会议成为具有立法权的人民会议,平民获得了可以担任各种官职的权利。这说明在当时的罗马(    )

    A: 自由民内部的关系得到调整
    B: 平民取得了至高无上的权力
    C: 贵族和平民的法律地位平等
    D: 平民会议是最高的权力机关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河北辛集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历史模拟考试试卷(十一)
  • 10. “烧毁房屋或堆放在房屋附近的谷物堆的,如属故意,则捆绑而鞭打之,然后将其烧死;如为过失,则责令赔偿损失,如无力赔偿,则从轻处罚。”《十二铜表法》的上述规定集中体现了罗马法(    )

    A: 考虑周全,甄别案件性质
    B: 宽容忍让,代表弱势群体
    C: 叙述详细,内容庞杂繁琐
    D: 司法不公,保护强者富人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历史模拟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