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17世纪以来,用马铃薯做的饭菜在欧洲的许多地区逐渐取代了由面包与粥构成的食系。导致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 工业革命在欧洲逐步开展
    B: 新航路开辟促成欧美建立直接商贸联系
    C: 欧洲农业作物结构的改善
    D: 欧洲民众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改善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gb】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三单元 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B组习题
  • 2. 《金融的逻辑》一书中写道:“新航路开辟后,航海贸易风险太大,可能有些船会沉没,船员沿途可能死去,如果由众多个人共同参股集资,每位股东的责任最多是损失掉所投入的股金,不承担更多的风险。”以上现象反映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出现了(   )
    A: 海上贸易频繁
    B: 商品价格上涨
    C: 经营方式变革
    D: 商路中心转移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gb】高一历史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课时检测卷: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 3. 16世纪以来,人口的迁徙加速了疾病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仅美洲和大洋洲就约有1亿人死于欧洲人所带来的天花、麻疹和白喉。这一现象的出现(   )
    A: 加速美洲原有社会结构解体
    B: 助力西方早期殖民扩张开始
    C: 导致世界人口分布趋于平衡
    D: 抑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gb】高一历史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课时检测卷: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 4.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可划分为中心区、边缘区和半边缘区(如图)。这反映了(   )

    A: 价格革命导致西北欧贸易中心地位的确立
    B: 新航路的开辟导致美洲沦为贸易边缘地区
    C: 英国、荷兰、法国逐渐成为贸易半边缘区
    D: 不同贸易区域划分是国际分工差异的体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gb】高一历史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课时检测卷: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 5. “公元1500年前后,当西方进行海外扩张时,这种传统的地区自治便开始让位于全球统一。各个种族不再互相隔绝,因为成千上万的人自愿或不自愿地移居到新的大陆。”这段话表明1500年前后的世界(   )
    A: 欧洲人口大量移居美洲
    B: 各地联系逐步加强
    C: 隔绝状态被完全的打破
    D: 移民促进文化交流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gb】高一历史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课时检测卷: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 6. 从16世纪初开始的一段时间里,欧洲各国进行的国际贸易由输出、交换或生产、获利组成。下表三组“商品”在甲、乙、丙三地流动。请判断甲、乙、丙分别是当时的哪三个地区(   )

    组别

    商品内容

    盐、火器、五金、酒、布

    糖、烟草、玉米

    奴隶

    A: 欧洲、美洲、非洲
    B: 亚洲、美洲、非洲
    C: 亚洲、美洲、欧洲
    D: 欧洲、亚洲、非洲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gb】高一历史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课时检测卷: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 7. 新航路的开辟引发了一场“商业革命”,下列现象属于欧洲“商业革命”范畴的是(   )
    A: 欧洲与其他地区间商品交流加强
    B: 新兴资产阶级因物价上涨而获利
    C: 出现一批垄断组织控制商品生产
    D: 欧洲贸易中心转移到地中海沿岸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gb】高一历史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课时检测卷: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 8. 马克思说道:“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可见,新航路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产生的最重要的影响是(   )
    A: 推动统一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B: 加速了新旧社会的转型更替
    C: 颠覆了欧洲生产、生活方式
    D: 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gb】高一历史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课时检测卷: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 9. 新航路开辟后在欧洲引起的“价格革命”是指(   )
    A: 欧洲商品运往美洲导致物价上涨
    B: 美洲货物运到欧洲导致物价上涨
    C: 美洲金银涌入欧洲导致物价上涨
    D: 欧洲金银运往美洲导致物价下降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gb】高一历史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课时检测卷: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 1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近代欧洲一直在寻求向外进行商业扩张的机会。16世纪,世界所有地区的主要贸易路线已经开通,欧洲各国划分了不同的贸易路线。17世纪,世界贸易的变化更为迅速。在1600年,亚洲贸易的3/4几乎都在陆上进行,其贸易路线主要是通过中东到达地中海。但是到17世纪末,由于荷兰与英国的兴起,海上贸易取代了陆上贸易,欧洲和亚洲的贸易就转到了海上。商业优势很快从地中海转移到北欧,全球范围的商品市场已经初步形成。

    ——摘编自李世安、孟广林等《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王朝战争与商业战争交织在一起,是从封建时代向资本主义时代过渡时期的重要特征之一……在中世纪,欧洲的封建大国进行了连绵不断的王朝战争,王朝战争的起因和目的大多为领土宗教纷争、争夺霸权、掠夺财富、保持荣誉等。地理大发现后,在16世纪开始的商业战争是近代早期的一个新现象。商业战争主要是为了争夺尚未被占领的欧洲以外的地区,后起的荷兰、英国、法国之间也由于商业利益和殖民地的矛盾和争夺发生冲突和战争。

    ——摘编自刘德斌《国际关系史》

    根据材料一,指出16~17世纪国际贸易的变化。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近代早期国际商贸对于欧洲历史发展的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gb】高一历史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课时检测卷: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