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明代中后期,沿海地区的甘薯种植相当普遍,“闽广人赖以救济,其利甚大”。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 中国沿海地区适合种植
    B: 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C: 闽广人追求其利
    D: 明朝的对外开放政策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练习
  • 2. 据统计,到1600年,全西欧的总价格水平比1500年高出200%~300%,其中西班牙上涨幅度最高,平均达到4倍。这一现象体现的是新航路开辟导致了(   )
    A: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 商业革命
    C: 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D: 价格革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练习
  • 3. 材料: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大豆的记载。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豆饭”是人们的重要食物。《齐民要术》通过总结劳动人民长期的实践经验,认识到大豆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主张大豆与其他作物轮种。唐宋时期的文献中都有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种的记录,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从古至今,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提供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

    1765年,大豆引入北美,最初作为饲料或绿肥。19世纪60年代,豆腐在美国开始被视为健康食品。19世纪末,大豆根瘤的固氮功能被发现,在美国干旱地区推广种植,至1910年,美国已经拥有280多个大豆品种。1931年,福特公司从大豆中开发出人造蛋白纤维,大豆成为食品工业、轻工业及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1954年,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种植面积超过一亿亩。大豆在南北美洲都得到广泛种植,美洲的农田和中国人的餐桌发生了紧密联系。

    ——摘编自刘启振等《“一带一路”视域下栽培大豆的起源和传播》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大豆的特点和作用。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豆在美国广泛种植的原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物种交流的积极意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练习
  • 4. 下图反映了16世纪初期到18世纪中期的“三角贸易”,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A: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B: 列强向美洲与非洲大量倾销商品
    C: 给殖民地造成了破坏和灾难
    D: 非洲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劳动力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练习
  • 5. 15至16世纪,世界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全球联系初步建立主要是由于(   )

    ①海上航路的扩展    ②世界人口迁移
    ③世界物种交换    ④商品的世界性流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练习
  • 6. 重商主义是早期西方殖民国家普遍奉行的一种经济政策。他们认为对出口商予以补助,降低出口产品的成本.....另一方面,对进口商品征收高关税,让进口商获利甚少或无利可图......此段话中重商主义的特点是(   )
    A: 重视商业贸易
    B: 重视国家在商业贸易的作用
    C: 主张利用税收来调节贸易
    D: 奖出限入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练习
  • 7.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很多欧洲大陆的病毒被移民带到美洲,造成了印第安人的大量死亡。当时的一些欧洲人看到这样的情况,评论道:“这些邪恶的异教徒终于受到了上帝的惩罚”。对此,评论最恰当的是(   )
    A: 印第安人的生存环境恶化导致了疾病的发生
    B: 欧洲人希望利用宗教的力量来减缓印第安人的痛苦
    C: 欧洲人对疾病的传播处于无知的状态
    D: 种族歧视在欧洲根深蒂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练习
  • 8. 1500年前后西方开启了大航海时代,也开启了殖民扩张时代。西班牙和葡萄牙作为前期的殖民急先锋,希望瓜分整个世界,自然双方便爆发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最终还是在教皇的调解下,西班牙和葡萄牙才缓和了矛盾。可以说,教皇在其中功不可没。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教皇此时依然拥有极大的权力
    B: 欧洲已经产生了现代国际关系体系
    C: 教会已经成为实质上的现代国际关系的仲裁人
    D: 欧洲各国都臣属于教会的控制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练习
  • 9. 如图为某个历史事件影响示意图。与此图最适合的主题是(   )

     

    A: 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
    B: 文明的交流和影响
    C: 亚、非、拉的近代化
    D: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练习
  • 10. 霍布斯鲍姆认为,西方的征服活动在当时(19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殖民地产生的最明显结果是“失去整个……旧世界而未产生一个新世界”。这说明西方的征服活动(   )
    A: 无法为殖民地创造新生的契机
    B: 给当地人民再度套上了枷锁
    C: 瓦解了殖民地封建剥削关系
    D: 造成殖民地社会人才断层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gb】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三单元 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A组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