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光荣革命后,落实每三年一度例行化的议会是议会政治斗争的最大目标。1690年,英国托利派议员托马斯·克拉格斯爵士提出建议:“如果你给予(国王)以3年期限的关税收入的话,那么,就能确保议会的存在。”此建议的目的是(   )
    A: 剥夺国王的行政权
    B: 运用财政规制追求民主
    C: 重新分配议会席位
    D: 大力推行重商主义思想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武宗死后,他既无子嗣,也无亲兄弟,由大学士杨廷和主持,得到孝宗皇后(武宗之母)张太后支持,决定立宪宗(武宗的爷爷)已故的第四子兴献王的长子朱厚熜继位。1521年朱厚熜即皇帝位,以明年为嘉靖元年,这就是在位长达45年的明世宗。朱厚熜即位第五天,便下令礼官集议生父兴献王的祀典和尊称。杨廷和等廷臣主张尊孝宗为皇考,称武宗为皇兄,尊生父兴献王为皇叔。因为他们维护孝宗、武宗一系,史称“护礼派”。新进进士张璁等“议礼派”则主张以孝宗为皇伯考,以兴献王为皇考,以武宗为皇兄的主张。张廷和等拒绝受命,并使张璁去南京主事刑部,远离朝廷。这就是历史上的“大礼仪之争”。嘉靖三年(1524年),大礼仪之争再起,世宗诏张璁入京,形成一个反对杨廷和等执政派官僚的政治集团,并听由杨廷和辞职。杨廷和之子杨慎聚集朝臣200多人扶阙哭争,世宗下令逮捕193人下狱,其中17人被杖死,护礼派受到沉重打击。......嘉靖十七年(1538年),世宗奉皇考献皇帝为睿宗,供奉于太庙。至此,大礼仪之争以明世宗意愿实现而告结束。

    ——据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教程》等

    材料二:1696年,玛丽女王病故,威廉三世获嗣无望。王位继承问题很快提上日程。部分托利党人提议将王冠传给詹姆士的儿子弗朗西斯·爱德华,引起辉格党人和其余托利党人的强烈反对。多数议员主张,王位应由玛丽女王之妹安妮继承。1700年7月,安妮11岁的儿子夭亡,王位继承问题重新引起极大关注。经过反复讨论,议会于1701年1月通过《王位继承法》,明确规定以后英国王位不得传给天主教徒,而应由信奉新教的汉诺威王室的索菲亚及其后裔继承。

    ——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中英两国在王位继承上体现了哪些势力斗争?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英两国解决王位继承问题所产生的不同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3. 约在12世纪初,英国的威斯敏斯特立法第1号第5条规定,代表的选举“必须自由进行,不受威吓”。同时,英格兰几乎所有的选举令状中都写着,郡长“应当号召从每个城镇选举两名市民和从每个自治市选举两名自治市民参加议会活动”。这些做法(   )
    A: 推动了贵族政治发展
    B: 提高了资产阶级地位
    C: 反映了英国具有民主传统
    D: 有利于限制国王权力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4. 美国法学家卡尔文·达伍德在谈到某国宪政的特点时说:“没有(宪政)传统的支持,一部成文宪法不过是一纸空文,而有了那种传统,一部成文宪法就没有必要了。”这一评价是基于(   )
    A: 英国宪政根植于悠久的历史传统
    B: 近代德国帝国宪法暴露了军国主义传统
    C: 美国成文宪法未能有效贯彻实施
    D: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是各派妥协的结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 5. 1714年安妮女王去世,根据《王位继承法》,汉诺威选帝侯登上英国王位,由于乔治一世来自德意志汉诺威,对英语和政务不熟悉,对英国事务不感兴趣,甚至不出席内阁会议而让大臣料理国事,乔治一世的以上特点(   )
    A: 有利于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B: 造成了英国统治的极端腐败
    C: 有利于改善德国和英国的关系
    D: 推动了君主立宪政体的形成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六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6. “1832年伊始,(英国)一系列议会法案扩大了男性公民的选举权,财产资格的限制大大降低,为最终实现男性公民的普选权铺平了道路。”推动这些法案得以通过的最基本的因素(   )
    A: 议会同国王的激烈斗争
    B: 议会上院与下院争夺权利的斗争
    C: 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推动
    D: 工人运动的不断高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十中学2018-2019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英国

    中国

    英国

    政治制度

    封建君主专制

    君主立宪制度

    经济基础

    以封建自然经济为基础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军事力量

    装备陈旧、军纪败坏

    船坚炮利

    对外政策

    闭关锁国

    殖民扩张

    材料二:1840—1900年列强侵华及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侵华战争

    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国侵华战争

    签订条约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内容

    割地

    香港岛

    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

    ——

    赔款

    2100万银元

    白银2亿两

    白银4.5亿两

    开埠

    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苏州、杭州、沙市、重庆

    ——

    其他条款

    协定关锐

    开设工厂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拆除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和英国所实行的政治制度。英国政治制度建立的标志是什么?有何积极影响?
    《辛丑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军民进行了哪些英勇的抗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十中学2018-2019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8.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重新分配议席,取消或减少一些选区的议席,让人口增加和新兴工业城市的选区取得较多议席:更改选举资格,降低选民的财产和身份要求,扩大选民范围。而1837年伦教工人协会向国会提出的请愿书——《人民宪章》则要求:年满21岁且精神正常的男子都有普选权,选举投票应秘密进行,废除议会候选人的财产资格限制,国会每年举行一次改选,平均分配选区。据此可知(   )
    A: 议会改革是人民获得民主权利的最好方式
    B: 政党制度的成熟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C: 马克思主义学说一定程度影响了当时社会
    D: 当时的社会与人民所希望的民主存在差距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9. “光荣革命”后,对议会而言,行政权的执行并不是它的职责所在,在国王无力亦无意于绝对行使这项权力的时候,内阁便登上了政治舞台。内阁的出现在国王与议会之间建立了沟通的桥梁,并在国王与议会之间的作用愈发重要,可见,英国内阁的形成(   )
    A: 解决了国王与议会之间的矛盾
    B: 增强了议会对国琵琶的控制力
    C: 使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权
    D: 适应了英国宪政发展的需求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10. 如表为19世纪英国选民人数统计表。造成人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英国选民人数统计表(单位:人)

    年份

    1831年

    1833年

    1869年

    1886年

    选民人数

    439970

    717224

    2225692

    4937204

    A: 工业革命发展带来人口高速增长
    B: 两次工业革命提升了人口素质
    C: 民主斗争促成英国议会数次改革
    D: 君主立宪制改善使投票率提高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湖南师大附中2019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