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这位奠定经典物理学大厦的绝世天才,这位冷酷无情的理性主义者,这位最后的炼金术士,不管他行为有多么怪僻,是他让我们明了宇宙的运行轨迹,带给人类前所未有的光明……”材料中所述的这个“绝世天才”(    )
    A: 童年时期正值英国伟大的“不流血革命”发生,代议制逐渐确立
    B: 在光学、力学、天文学和微观高速运动粒子领域都有突破性理论贡献
    C: 设计制作了世界上第一架反射望远镜,并据此预言地球不是正球体
    D: 一反当时流行的“归纳——演绎”法研究方法,倡导并实践观察法验证科学概念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天津市六校2020届高三下学期历史期初检测试卷
  • 2. 1751年7月,《百科全书》第一卷一经出版就销售了三千余册,到了第五卷,竟有四千名订阅户预付费用,翘首以盼每一卷的出版。随后法国政府掀起了反百科全书运动,但《百科全书》却因官方的禁毁反而变得更加流行。这从本质上说明《百科全书》(    )
    A:   遭到皇室政治禁毁
    B: 反映崭新社会思潮
    C: 涉及大量生活常识
    D: 包含各类研究成果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2020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收心检测历史试题
  • 3. 下图是一副17世纪出版的,描绘意大利北部帕尔马诺瓦城的地图,该城呈放射状排列的街道令交通畅通,外墙有由多个堡垒构筑成星形要塞,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图片_x0020_677722174

    A: 市政建设的多元需求
    B: 工业革命对城市的影响
    C: 欧洲扩张的军事手段
    D: 市民阶级的出现和壮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大附中2020届高三下学期文综历史开学验收测试试卷
  • 4. 近代初期,哥白尼运用天文观测和数学计算的方式证实希腊化时代所盛行的地球是整个宇宙的中心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这一科学发现的意义是(    )
    A: 推动了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
    B: 促进了天文学的重大变革
    C: 概括了宇宙运动的基本规律
    D: 创立了研究自然的新方法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2020届高三下学期文科综合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5. 1530年一本名为《男孩的礼貌教育》的小册子出版,书中对日常行为方式与社交生活的有关礼仪进行了阐述,对个人日常生活中身体姿势、手势、服饰、面部表情、擤鼻涕等都做了规定。该书当时受到广泛欢迎,因为它(    )
    A: 推动了教育的世俗化
    B: 促进价值观念的变化
    C: 使日常生活更符合教会规范
    D: 带来世俗生活文明化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濮阳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历史入学测试试卷
  • 6. 材料   尼尔·斯玻尔(1885-1962年)出生于哥本哈根,1921年创建哥本哈根理论物理研究所,任所长,1922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在1921年-1930年间,玻尔真诚邀请来自美国、苏联、日本等17个国家的63位物理学家相继访学研究所,其间三分之二的人不满30岁。他们中有对玻尔理论提出强烈异议的海森堡,也有对玻尔批评从不留情的泡利。他们两人一组或者多人一组进行开创性地、深入地持久地讨论、研究,玻尔最为年长,但非常活跃、乐观,经常和青年们一起背上背包去旅行,很多物理问题和哲学思想的讨论就是在旅途上或在小客栈里进行的。玻尔的量子化原子模型、海森堡的测不准理论等给量子理论这一深奥的课题带来了光明。二战后,他们散落在世界各地,各人以自己的方式努力工作去医治战争的创伤,建设更美好的世界,虽然事先没有任何约定,但所有的人都为同一种精神所驱使。这种精神就是“哥本哈根精神”。
    根据材料,概括“哥本哈根精神”的主要内容。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评“哥本哈根精神”。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濮阳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历史入学测试试卷
  • 7. 有史学家指出:认为所有的人文主义者摒弃了基督教,是一种常见的错误。应当记住,文艺复兴是在基督教的大本营意大利兴起的。它的热心者们在肯定人的同时,至少在形式上仍然保留着对教会的虔诚信仰。作者旨在强调人文主义者(    )
    A: 以延续和继承基督教文化为目的
    B: 从神学角度论证人的独立
    C: 对基督教的信仰仅停留在形式上
    D: 思想中带有过渡性的特点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下期历史开学检测(线上)试卷
  • 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山西一地在明代276年间曾37次出现灾疫,且多在成化十八年(1482年)之后,尤以万历、崇祯两朝为甚。疫灾常常与水、旱、地震等自然灾害同时发生,尤与饥荒并发的频率最高。战祸一起,疮痍满目,疫疠丛生。面对频发的灾疫,朝廷常常发布诏令减免税粮田租,也常发帑赈济直接救济灾民,减缓灾情。在疫病流行时期,军营将士会食用特定草药预防疫病,并将染病患者与健康士兵隔离开来,以免扩大传染。地方官府常常采取施医送药的救疗手段,扩大救疗面。明时对疫病发生虽已有较为科学的认识,但仍然存在以天命解释灾难和疫病发生的情况,认为天意不可违,因而一些地方官也常采用斋戒祈祷的方法驱避疫气。一些深怀济世思想的医生不避疫气,不辞劳苦,施医送药。深受儒家爱民思想的知识分子和有识之士也主动出资出力,救助于民。

    ——摘编自张丽芬《明代山西疫灾特点及救疗措施述略》

    材料二:14至17世纪中期,伦敦先后爆发过20多次大小瘟疫。面对最初的黑死病疫情,教皇亲自设计弥撒驱逐瘟疫,教会则通过教堂担负起医疗救治的责任。政府规定严禁暴尸街头,死者必须深埋;限制出入病疫区。许多地方当局还规定有传染嫌疑的房屋及家具要通风熏蒸、曝晒消毒,并向民众普及医学和公共卫生知识。英王对疫病重灾区免除征税,同时发布公告严控伦敦城内的屠宰活动,禁止污血流入街道或泰晤士河。随着疫病的扩散,政府进一步制定卫生法规,管制医药行业,推进医疗的正规化进程,并新建或重建多家医院。城市也开始设置清道夫清扫街道。到了16世纪,关注公共健康成了欧洲各大城市普遍的现象。这些医学上的变化被称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卫生革命”。

    ——摘编自魏晨光《从黑死病反观14—17世纪英国的社会生活和医疗状况》等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山西地区防治疫情的措施和作用。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4—17世纪英国应对疫情措施的背景并说明“卫生革命”的意义。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文综历史期初教学质量检测考试试卷
  • 9. 法国启蒙学者博马舍在剧作中为老贵族巴尔多洛安排了这样一段台词:“我们这个时代产生过什么东西值得赞扬?尽是些胡说八道的东西。地心引力、电气、种牛痘、‘百科全书’、信教自由、思想自由。”这反映出在当时的法国(  )
    A: 启蒙运动缺乏必要的社会基础
    B: 启蒙思想推动了近代科学发展
    C: 出现了追寻理想世界的新思潮
    D: 新旧思想之间存在激烈的斗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临沂市平邑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始试卷
  • 1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文艺复兴是14世纪中叶到17世纪初在欧洲发生的思想文化运动。它只限于社会上的少数英才﹣﹣学者、文人和艺术家的活动,但是它所宣扬的思想不啻是向长期以来在基督教神学笼罩下陷于沉闷窒息的西欧社会送来的一股清新的气息,把绝大部分有文化教养的人士从中世纪的昏睡中唤醒过来。他们怀着一种复古的心情去挖掘古代遗产,力图恢复古典文化艺术,使之“再生”。文艺复兴并非对于古典文化的“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创新。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材料二:16世纪的欧洲沉溺于信仰的狂热之中,那是宗教改革和战争的时代。到了17世纪,信仰的热情逐渐冷却下来,变为哲学的思考和科学的理性精神。18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和唯物主义者也高举“理性”旗帜,但他们所崇尚的理性不同于17世纪的来自于神的天赋的理性,而在于更多地接近感官和经验现象。他们是批判现实的启蒙思想家和战斗的唯物主义者,他们不再沉迷于思想的领域,而是纯粹现实和世俗化了。

    ﹣﹣摘编自陈锐《略论欧洲启蒙运动的历史和本质》

    根据材料一,概括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特点。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启蒙运动兴起的原因及其相比文艺复兴的新发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临沂市平邑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