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英国学者贝梯·肯波尔认为:1689年至1716年是英国国王与下院“确定关系”的时期。这一时期确立的“关系”包括(  )

    ①国王不得侵犯议会征税权  ②未按法律程序,国王不得拘捕臣民

    ③国王不得干涉议会的言论自由  ④国王不得干预议会的行政权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8届浙江高考历史(选考2)仿真模拟卷(二)
  • 2. 伏尔泰说:(英国)是世界上抵制国王达到节制君权的唯一国家,它通过不断的努力,终于建立了合理的政府;在这个政府里,君主有无限的权力去做好事,如果想做坏事,那就双手被缚了。奠定英国这一政体基础的是(  )
    A: 议会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B: 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C: 内阁成为最高行政机构
    D: 责任内阁制的逐渐完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8届浙江高考历史(选考2)仿真模拟卷(四)
  • 3. 人类政治文明的演进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英国是现代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发源地早已为世人所公认,即使在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某些机构或制度上,也隐隐约约地打着英国影响的印记。因此,要了解当代西方政治制度乃至现代人类政治文明的来龙去脉,首先必须了解英国政治制度及其历史。

    材料二:

    材料三:“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

    ——毛泽东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创造的“全新政体”。这种政体有何特点?
    依据材料二,分析唐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美国联邦机构的设置体现了什么原则?
    材料三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哪项政治制度?上述材料体现的三种政治模式在形式上有何共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8届浙江高考历史(选考2)仿真模拟卷(五)
  • 4. 有观点认为,英国1689年的(权利法案》的意义并不在于使议会获得多少新的权力,而在于明确划分了议会和国王的权力界限,使双方此后得以避免再因权限模糊而发生严重的权力冲突,这一观点(  )
    A: 否定了英国革命的资产阶级性质
    B: 旨在论证《权利法案》资产阶级属性
    C: 认为英国革命后阶级矛盾已根除
    D: 强调英国立宪传统以成文法形式确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百所重点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联合考试试卷
  • 5. 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主要是由资产阶级和包括新贵族在内的大地产者发动的;政变后,由他们控制国家政权。19世纪中期以后,大地产者最终失去了控制国家政权的权利。这一变化主要是(  )
    A: 宪章运动的产物
    B: 工业革命深入发展的影响
    C: 启蒙运动的影响
    D: 民主政治逐渐变革的结果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泉州市2018届普通高中毕业生单科质量检查历史试卷
  • 6. 有学者评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说:“议会杀了一个君主,逐去了一个君主,又迎进了一个君主。”这里提到的后两位“君主”分别是(  )
    A: 查理一世,詹姆士二世
    B: 查理二世、克伦威尔
    C: 詹姆士二世,威廉三世
    D: 查理二世、威廉三世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8届浙江高考历史(选考2)仿真模拟卷(七)
  • 7. 史学研究方法影响人们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评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的优越地位在18世纪归功于优越的政治制度……在19世纪初期则几乎完全归功于机械技术。在1740年,“效法英国”一词已经成为人们的口头禅,而到1830年,英国已成为“工业欧洲的老师”……

    ——C.W.克劳利《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九卷

    材料二:《世界近代史》和《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第一编 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

    第一章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第二章 十七、十八世纪欧洲大陆主要国家

    第三章 美国独立战争和拉丁美洲各国独立战争

    第四章 法国大革命

    第五章 法兰西第一帝国维也纳会议

    第二编 进入工业资本主义时代

    第三编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

    ——摘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第一编 1500年以前诸孤立地区的世界

    第二编 新兴西方的世界,1500—1763年

    第三编 西方据优势地位时的世界,1763—1914年

    (一)优势的基础

    第十章 科学革命

    第十一章 工业革命

    第十二章 政治革命

    一、政治革命的格局

    二、英国革命

    三、启蒙运动

    四、美国革命

    五、法国革命

    ……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据材料一,概括说明英国对于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贡献。
    据材料二,指出两本著作对英国革命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有何不同认识。
    依据材料二所反映的斯塔夫里阿诺斯研究历史的视角,说明近代西方是如何取得“优势地位”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8届浙江高考历史(选考2)仿真模拟卷(三)
  • 8. 1917年,英国保守党领袖张伯伦第一次正式建立反对党内阁,并使用了“影子内阁”这个形象的叫法。从此,反对党组建“影子内阁”的做法成了英国沿用至今的宪法惯例。“影子内阁”的建立(  )
    A: 阻碍了内阁的团结与和睦
    B: 提高了议会的权力与地位
    C: 加强了政党的合作与交流
    D: 有利于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防城港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文综历史1月模拟考试试卷
  • 9. 1832年的英国议会改革,一方面通过给于资产阶级和上层中产阶级选举权,赢得了新兴社会阶层的忠诚;另一方面,成功地抵制了来自中下阶层的压力,令工人阶级的激进运动陷入孤立境地。这反映出当时的英国(  )
    A: 民主政治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
    B: 工人的经济状况没有改变
    C: 工业革命的开展助推社会进步
    D: 社会阶层裂痕进一步拉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西省上饶市2018届高三文综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 10. 英国学者指出:1689年至1716年是国王和下院“确定关系”的时期;1716年至1783年是两者关系保持“均衡”的年代;而在1784年至1832年,两者之间的“均衡”关系遭到破坏。对材料中观点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国王在18世纪初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B: 18世纪国王和下院在治国权力方面势均力敌
    C: 议会改革打破了国王和下院的权力均衡关系
    D: 国王和下院的权力关系经历了曲折的演变过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18届高三文综历史二诊热身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