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加试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88年革命之所以“光荣”,就在于它完成了1640年以后未能完成的任务,只不过使用了另一种手段。……尽管英国以后的政治历程仍然是曲折的,但正是“光荣革命”把英国引进了现代社会。

    ——摘编自齐世荣、钱乘旦、张宏毅主编

    《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

    材料二:战争失败后,君主专制主义者在是否设单一候选人的问题上没能达成一致。争吵使得那些支持共和政体的人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势力。1875年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可谓应时而生:这是一个有着强大的立法机构的自由主义国家,总统行政部门权力微弱。

    ——摘编自[美]菲利普·J.阿德勒,兰德尔·L.波韦尔斯

    《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1871年宪法是一部照顾各种势力利益的妥协性宪法,是在考虑各邦原统治者利益、资产阶级自由派建立统一民族国家的要求以及普鲁士的霸权等三个主要因素的基础上产生的。宪法有关行政结构的设置、政治体制的架构等,皆可从以上三大因素中找到根据。

    ——齐世荣主编《德国:从统一到分裂再到统一》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光荣革命”使用的“另一种手段”。“光荣革命”怎样把英国“引进了现代社会”?
    根据材料二,说明普法战争对法国政体的演进所产生的影响。结合法国1875年宪法的内容,说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总统行政部门权力微弱”的表现。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1871年宪法为什么要体现“普鲁士的霸权”。它怎样体现了“普鲁士的霸权”?
    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近代代议制确立的过程和形式所体现的基本特征的认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8届浙江高考历史(选考2)仿真模拟卷(九)
  • 2.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决议:在上帝之下,人民是一切正当权力的来源;在议会里集会的英国下议院是人民选出并代表人民的,在本国有最高的权力。下列对这份决议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 体现了国王“统而不治”的特点
    B: 确立了议会主权原则
    C: 否定了“君权神授”的观念
    D: 反映了英国发展方向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8届浙江高考历史(选考2)仿真模拟卷(八)
  • 3. 2017年6月,因一系列社会问题,英国部分政要和民众要求首相特蕾莎·梅下台。特蕾莎·梅最终是否下台,关键取决于(    )
    A: 特蕾莎·梅所在执政党保守党的民意支持率
    B: 议会对特蕾莎·梅政府的信任程度
    C: 英国女王的态度
    D: 在野党工党的态度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清江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4. 制度文明是政治文明的基本载体,由于国情不同,各国的政治制度各有特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材料三: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明清两代“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材料二中“光荣革命”创造了什么完美的政治设计?该设计是如何有效控制“控制者”的?
    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从“国外移来”的政治制度是什么?为什么该制度没能在中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清江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5. 反映以下三项特征的法律文件是(    )

    国家元首由世袭产生

    行政首脑对议会负责

    代议制的确立体现了曲折性和不彻底性

    A: 《权利法案》
    B: 美国《1787年宪法》
    C: 《德意志帝国宪法》
    D: 法国《1875年宪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马坝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6. 英国史学家麦考莱称“光荣革命”是英国最后一次革命;我国史学家钱乘旦指出,“光荣革命”之后人们看到的只是逐步的变革和前进。造成两位史学家所述现象的原因是“光荣革命”确立了(    )
    A: 三权分立
    B: 虚位君主
    C: 议会权力至上
    D: 责任内阁制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7. “这次改革坚持两个原则:一是向‘衰败选区’开刀。56个衰败选区被废除,30个小的选区失掉席位。在伦敦和其他新兴城市新设立了40多个新选区;二是规定地主或房主年收入达10磅者、租地经营达50磅者才有选举权。”推动这次改革的主要原因是(    )
    A: 工业革命的开展
    B: 责任内阁制度的形成
    C: 《权利法案》的颁布
    D: 圈地运动的深入发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8. “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有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和经济的改变。”其中,“政治制度的改变”是指(    )
    A: 启蒙运动
    B: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C: 工业革命的开展
    D: 世界市场的形成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贵州省思南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9. 1832年改革以前,英国的议会选举制度十分混乱。从中世纪延续下来的旧选举制度没有改造,议会为一小撮贵族寡头操纵,议员或是由控制选区的特权人物指派、赠送,或是靠恫吓或贿赂选民当选,完全不是民主选举。这体现出(    )
    A: 君主专制是英国议会政治的一大特色
    B: 1832年以前英国社会的经济基础仍是封建性质的
    C: 英国的议会制度本质上是王权专制
    D: 光荣革命以后英国的政治仍然是贵族政治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贵州省纳雍五中2017-2018学年度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1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近代中国的乡绅阶层主要由科举及第未仕或落第士子、当地较有文化的中小地主、退休回乡或长期赋闲居乡养病的中小官吏、宗族元老等一批在乡村社会有影响的人物构成。这种身份特点。使他们成为了儒家文化最可靠的信徒。尽管他们中有些人曾经掌柄过有限的权印,极少数人可能升迁官衙,但从整体而言,他们始终处在封建社会的清议派和统治集团的在野派位置。他们出资办地方治安队或国练,大多还自任头领,对乡村社会治安进行控制、操纵、他们通过出租土地,控制租地农民的经济利益,通过领头集资修建水渠、道路,把持乡村经济生产要素,通过捐款救灾,稳定当地民心,减轻官府的压力,维系着与乡民、官府的经济关系。

    ——摘编自沈赛葵《近代中国乡绅阶层及其社会地位》

    材料二:英国乡绅不是一个阶级,它是若干社会带级的混合体和总称。15世纪后,地方实权落到大多由乡绅出生的治安法官手里,治安法官除维持乡里治安外,还执行司法事务,监督价格标准,规定工资限度,惩罚盗贼和流浪者,管理公共事务和福利等。每20个乡绅家庭中就有一个家庭是新加入者,有一半的乡绅家庭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家族历史。乡绅们认识到接受教育是上升到上层社会的阶梯,所以,发财致富之后,越来越热衷于把子女送到大学去接受教育。大量出身于乡绅家庭的知识分子,逐步分享了贵族的政治权利。由于乡绅所具有的新的经济特点,一定程度上执行了有利于新的生产方式成长的政策。

    ——据徐华娟《社会转型时期英国乡绅筒论》整理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英两国乡绅的共同特点。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近代社会转型角度分析中英两国乡绅的不同作用及原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南宁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