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83年,帝国议会通过了第一部国家社会保障立法《医疗保险法》,矿工、农工、仆役、船员、教师、手工业者,都必须进行强制保险。保险费的三分之二由个人承担,三分之一由雇主支付。保险包括免费医疗、病中休养等。1885年有467万人参加疾病保险,1895年上升到800万人。1884年颁布《事故保险法》,保险费由雇主承担,赔付金额包括医疗护理、现金抚恤等。1889年通过《养老保险和残疾保险法》,保险费由雇主和雇员各承担一半,规定年满70岁即可享受老年赡养费……用暴力控制社会是必要的,但只能维持一时;社会福利制度用非暴力手段促进了社会控制。俾斯麦说:“只有现存国家去实现社会主义要求合理的东西,才能制止社会主义运动。”

    ——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材料二:在俾斯麦的推动下,《医疗保险法》《事故保险法》和《养老保险和残疾保险法》的推动,标志着现代福利国家在德国的开始。俾斯麦之所以要建立一个社会保障体系,不是因为普遍的贫困和社会改革者的呼吁打动了他,而主要出于政治考虑,尤其是对工人阶级运动的愈发忧虑。俾斯麦的根本目标是希望在社会政策的帮助下,摧毁社会民主党和工会。最终,他甚至成功地让雇主相信,通过对所有工人做出让步是可以摧毁社会民主党的。

    ——钱乘旦主编《世界现代化历程》

    根据材料一,归纳德国福利改革的特点。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德国福利改革的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课时分层作业18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 2. 美国乡镇是最基本的地方自治单位,下列对其乡镇自治意义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是美国民主政治的源头活水
    B: 是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主要平台
    C: 有益于爱国心的培养
    D: 普及了公民的司法常识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课时分层作业18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 3. 英国于1835年实行《市镇自治机关法》,创设了自治市,市区创设于1872年,为自治团体的性质,乡区创设于1894年。1894年的《地方政府法》规定,郡议会管辖区域内设立自治市、市区和乡区层级的自治政府。这不能说明(   )
    A: 英国地方自治制度的早期发展
    B: 英国地方自治经历了一个渐进的过程
    C: 英国以立法维护地方自治
    D: 自治市政府由当地选民选举产生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课时分层作业18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英国有着深厚的地方自治传统,被誉为“地方自治之母”。都铎王朝时期(1485-1603年),地方自治开始向近代转变,治安法官取代郡长,逐渐拥有广泛的行政权力。斯图亚特王朝时期(1603-1688年),经历两次内战和共和国的实验,地方自治权限得到很大发展。18世纪,治安法官按照地方习俗进行管理,完全不受议会法令的影响,地方自治发展到鼎盛时期。随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9世纪后期开始出现国家立法机关主动控制地方自治主体的现象。1835年市政法案规定由领取薪水的行政人员来执行地方政府的工作,并对郡治安法官进行分权;1888年,英国下院通过了《地方政府法》,规定郡议会每年集会四次,居民成为自治主体;1894年制定颁布了《区、教区、乡议会法》,规定民选议会作为地方权力机关。随着各种机构的不断设置,地方逐步仰仗中央财政支持,中央政府加大对地方的行政监督。

    ——摘编自孙宏伟《英国地方自治体制研究》

    材料二:西方地方自治观念传入中国,始于道光年间,在内忧外患之下,1907年清政府的地方自治序幕在江苏的上江(上元和江宁)两县拉开,自治局、调查局、调查官署局等自治机构先后成立。同年,清廷令各省设立咨议局。1908年开始,清政府先后颁布《各省咨议局章程》《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府厅州县议事会议员选举章程》等,从而形成了由城镇乡自治到府厅州县自治的等级地方自治架构。但地方自治未脱离官治,自治章程严格规定业务范围、活动规则;在相关政策的宣讲过程中出现了民众误会、反对等现象。1909年,各省议员赴京请愿速开国会,遭到清廷坚决拒绝,矛盾很快激化,地方自治运动逐渐脱离政府的控制。

    ——编自丁旭光《近代中国地方自治研究》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地方自治制度的特点并简析其影响。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地方自治与近代英国地方自治的相同之处,并说明造成不同结果的原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课时分层作业18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 5. 有学者指出,在专制王权最保守最反动的路易十四时代(1661—1715年执政)没有爆发革命,反而当国家开始改革,经济有了较大发展的路易十六时代(1774—1792年在位)爆发了法国大革命。下列各项对此解释比较合理的是(   )
    A: 路易十四时代封建制度仍处于上升时期
    B: 普法战争的战败激化了法国社会矛盾
    C: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壮大了革命力量
    D: 路易十六时代革命群众得到了周边资本主义国家支持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历史综合库2
  • 6. 《英国史》一书中说:“威廉和玛丽被宣布为联合王国的国王和王后,标志着英国革命结束。在英国所有的革命中,这是使用暴力最少但收敛最好的一次。”材料中所说的“收敛”最主要体现在(   )
    A: 内阁开始凌驾于议会之上
    B: 奠定了英国建立君主立宪的基础
    C: 使英国恢复了国王与议会的传统
    D: 英国的王位世袭制最终确立下来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历史综合库1
  • 7.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第19条规定:“无论何时,若联邦成员(邦)未能履行对联邦的宪法义务将依授权令阻止之,授权令由联邦议会颁布,由皇帝执行”。结合所学,下列项中对此条规定解读正确的是(   )

    ①中央可依法对地方采取强制措施   ②权力结构奉行议会中心原则

    ③皇帝执行议会决定并对议会负责   ④联邦议会是帝国的最高机构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历史高中历史综合库法国共和政体和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3
  • 8. 1879年,法国温和共和派格雷维当选为总统,推行了一系列巩固共和制的改革。议会修改了宪法,规定共和制度不可触犯禁止以前的皇族成员参选共和国总统。共和派政府对军队、法院、各省行政机构以及政府各部进行人员调整,使权力全部落入共和派手中,这表明当时法国(   )
    A: 照搬了美国的民主共和体制
    B: 民主共和的理念深入人心
    C: 民主共和体制逐渐得到稳固
    D: 君主派已经退出政治舞台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历史高中历史综合库法国共和政体和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3
  • 9. 1871年德国统一后,俾斯麦政府以立法的形式建立了医疗、养老、意外事故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但同时规定没有犯罪记录、没有酗酒闹事等不良记录,行为端正的人才能享受社会福利。俾斯麦政府实施这种政策主要是为了(   )
    A: 增强德国容克资产阶级力量
    B: 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C: 运用法律手段防止暴力革命
    D: 提高公民素质刺激经济发展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历史高中历史综合库法国共和政体和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3
  • 10. (百年辛亥)

    材料一:(法国)在1875年通过了(仅以一票之优势)系列基本法律,宣布法国为第三共和国。……第三共和国尽管宪法上存在着种种缺陷,却勉力维持到了1940年,比1789年以来任何法国政治体系都要长得多。它能够获得长寿,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法国其他制度——比如家庭、司法和警察等的稳定性。

    ——(美)菲利普·李·拉尔夫《世界文明史·下》

    材料二:1912年初,孙中山亲自设计了两枚辛亥革命纪念邮票,可惜后来政局风云变幻,这两枚邮票仅出了样张而未公开正式发行。在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前夕,一直珍藏在台北“国父纪念馆”的这两组珍邮终于向社会公开露面了。

    材料三:“辛亥革命其实有两个:一个是历史上的辛亥革命,它改变了中国的政治走向,另一个则存在于人们心里,它是一座精神的丰碑,已融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问题:

    根据材料一指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能够获得长寿”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认为更为关键的因素有哪些?
    材料二的两枚邮票中都书写有中文和法文。有史学家认为这寓意着辛亥革命与法国之间有着一定的关联,请依据所学知识论证这一观点。
    用史实说明材料三所说的“两个”“辛亥革命”的含义。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历史高中历史综合库法国共和政体和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