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凯伊的发明“打破了‘原始工业’的平衡,也即纺纱和织布之间的平衡,(使)棉纱供不应求。”这一发明是指(    )
    A: 飞梭
    B: 手摇纺纱机
    C: 水力纺纱机
    D: 骡机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黑龙江省2022届高三下学期历史5月新高考考前模拟试卷
  •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2000年来世界主要国家国民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变化表(估计值)

    单位:百万美元(按1990年美元价值计算)

    国家/地区

    公元1年

    1000年

    1500年

    1820年

    1870年

    1913年

    1973年

    2003年

    中国

    26,820

    26,550

    61,800

    228,600

    189,740

    241,431

    739,414

    6,187,984

    美国

    12,548

    98,374

    517,383

    3,536,322

    8,430,762

    日本

    1,200

    3,188

    7,700

    20,739

    25,393

    71,653

    1,242,932

    2,699,261

    英国

    320

    800

    2,815

    36,232

    100,180

    224,618

    675,941

    1,280,625

    拉美地区总和

    2,240

    4,560

    7,288

    14,921

    27,311

    120,796

    1,389,400

    3,732,145

    非洲

    8,030

    13,835

    19,383

    31,266

    45,234

    79,486

    549,993

    1,322,087

    ——摘编自英国经济学家安格斯.麦迪森(CantoursoNtheWurllEonwony.1-2003AD》)

    任选上表中两个时间点之间的数据进行分析,自拟论题并指出所选阶段的时间,解读该阶段各国或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的发展状况及其原因。(要求:可对一个或多个国家、地区进行分析、解读,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黑龙江省2022届高三下学期历史5月新高考考前模拟试卷
  • 3. 1831年3月,英国国王威廉四世的私人秘书向首相格雷抱怨说,那些参加规模不断壮大的示威游行的人,“绝大多数来自最下层阶级”。这说明,当时英国(    )
    A:   社会制度弊端日益明显
    B: 阶级对立已成水火不容
    C: 政府成为一切矛盾焦点
    D: 资产阶级革命一触即发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云南省2022届高三历史二模试卷
  • 4. 如表为1770—1815年英国固定资本构成表(单位:万英镑)。由此可知,当时英国(   )

    时间

    固定资本总额

    农业资本

    交通运输业资本

    建筑业资本

    制造业与贸易资本

    1770年

    720

    270

    130

    230

    90

    1790-1793年

    1330

    360

    240

    510

    220

    1815年

    2190

    530

    390

    850

    420

    A: 有侧重的投资引发国民经济失调
    B: 在资本原始积累基础上实现了工业化
    C: 社会投资的热情得到了高度激发
    D: 社会投资侧重于解决民众的消费需求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内蒙古呼伦贝尔满洲里市2022届高三文科综合历史三模试卷
  • 5. 1880年,英国政府推行5~10岁义务教育;1893年,义务教育的年龄提高到11岁;1918年,将义务教育年龄规定为5~14岁,并规定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将年龄提到15岁。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
    A: 机器大生产的需求
    B: 福利国家的建立
    C: 代议制民主的发展
    D: 工厂制度的推行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内蒙古赤峰二中2022届高三文综历史高考模拟(5.20)试卷
  • 6. 19世纪80-90年代,法国激进派领袖克里孟梭提出:“让我们选个最拙笨的人出来!”得到议会两院多数议员的同意,选择平庸的、能力低的人来担任总统成为了法国政治生活的惯例。这说明,当时的法国( )
    A: 行政权力向内阁转移
    B: 党派政治斗争的激烈
    C: 内阁总理控制立法权
    D: 总统权力彻底被架空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内蒙古包头市2022届高三历史二模试卷
  • 7. 1813—1844年,印度输出的原棉由4000多吨猛升至4万吨;1813—1828年,从加尔各答出口的生丝激增近17倍;同时,罂粟的种植面积也不断扩大。这表明印度(    )
    A:   对华贸易量的激增
    B: 棉纺织业迅速发展
    C: 经济殖民地化加深
    D: 自由贸易走向繁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五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
  • 8. 19世纪初,悉尼市的街道以及医院、教堂、海岸灯塔等建筑大多出自前英国罪犯之手,其中有个设计师曾犯伪造罪,但由于他的贡献,其头像还印在澳大利亚5元钞票的票面上。这说明(    )
    A: 流放者推动了澳大利亚的殖民开发
    B: 贩卖黑奴是英国殖民扩张的重要手段
    C: 殖民扩张加剧了澳大利亚的社会动荡
    D: 澳大利亚人口结构的转变得益于工业革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密山市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9. 18世纪英国大量开采蕴藏丰富的煤炭资源,逐渐摆脱了因森林面积缩减、木材短缺而引发的能源危机,英国经历了从以有机能源为主到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革命。这场革命(    )
    A: 有利于对环境污染的治理
    B: 促进了石化重工业发展
    C: 为新技术应用创造了条件
    D: 使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芜湖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文综历史5月教育教学质量监控试卷
  • 10. 英国工业革命期间,人口快速增长,而农业区域的就业机会相当有限。英国为此设计了移民项目以转移富余的乡村劳动力,帮助农民实现异地就业。移民包括国内移民和国外移民两种,国内主要是移民到工业区,国外则主要是移民到英国的殖民地。材料表明英国(    )
    A: 工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
    B: 生产方式变革引起阶级结构巨变
    C: 在工业化进程中没有忽视乡村
    D: 国家干预经济成为主要经济政策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安徽省淮南市2022年高三下学期文综历史5月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