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面展示的为纪念德国杰出发明家和实业家西门子而发行的邮票。从左至右,依次为“电力机车(1879年展览会上展出)”“指针电报机(1847年成立制造公司)”“电动电车(1881年世界第一辆)”和“电报发射机(1867年发明)”。据此可知(   )
    A: 通信业对电力的应用最广泛
    B: 科技发明改变人类社会生活
    C: 德国交通和通信业发展迅猛
    D: 钢铁工业逐渐成为夕阳产业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江门市恩平黄冈实高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4月月考试卷
  • 2. 下表反映的是1870年、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占比情况。

    年份

                                  国家

        英国

         美国

        德国

        法国

         俄国

    1870年

    22%

         8%

        13%

        10%

    ——

    1913年

        15%

         11%

        13%

        8%

         4%

    表格信息反映出(   )

    A: 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经济发展
    B: 世界贸易初步形成了多中心的新格局
    C: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明显失街
    D: 美国取代英国正式成为世界金融中心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江门市恩平黄冈实高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4月月考试卷
  • 3. 1875年以前,欧洲殖民者在非洲具有一些小型海岸殖民地和武装据点,很少拥有大区域殖民地;19世纪末20世纪初,非洲的绝大部分地区沦为殖民地。这主要是因为(   )
    A: 殖民者对非洲资源的需求
    B: 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
    C: 欧洲各国的殖民竞争加剧
    D: 非洲成为最后一块殖民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4. “……以后的三十多年间,世界贸易额增长了三倍左右。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区的非工业国家生产的粮食和原料源源不断地运往工业化国家,工业化国家生产的工业品则销往全世界,国际分工日益明显。”材料反映了(   )
    A: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
    B: 亚非拉开始成为西方国家的原料产地
    C: 工业化国家生产的手工业品销往世界
    D: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经济体系最终形成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5. 位于非洲大陆最西端的戈雷岛被称为“奴隶岛”,它见证了近代黑奴贸易的兴衰,19世纪中叶,促使经转戈雷岛的奴隶贸易走向结束的主要因素(   )
    A: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完善
    B: 启蒙运动的影响
    C: 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
    D: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6. 1771年,阿克莱特在曼彻斯特开办了第一家水力纺纱厂,成为近代工厂的开端。1870年,洛克菲勒开始组建垄断组织——美孚石油公司。工厂制和垄断组织这两大生产组织形式(   )
    A: 推动跨国贸易和资本输出
    B: 推动了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C: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D: 适应了电气化时代的需求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7. 《剑桥欧洲经济史》写到:19世纪后半期逐步出现了技术进步的制度化。更多的先进工业企业不再满足于接受技术创新并利用它们,而是通过精心的有计划的试验来寻求这种技术创新。材料旨在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   )
    A: 范围广、规模大
    B: 使旧产业部门丧失了活力
    C: 发明不再来源于工匠的技术改造
    D: 是科学与技术结合的典范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8. 工业革命引发社会阶级关系和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文明时代是一个“机器时代”。机器几乎渗透到社会的一切领域……社会面貌变化之大,可谓天翻地覆,令人眼花缭乱。……当然,工业文明实现的不仅仅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自然环境的变化,它还带来人类在民族、国家、社会关系以及精神和思想领域的全方位巨变。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二

    傅立叶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在自私自利、唯利是图的利己主义统治下的“恶性循环”的社会。利己主义支配着所有的人,以致整个社会制度和思想体系都把自私自利作为一切打算的基础,因而在文明制度中,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对立的,每个人都以损人利己为能事,把自己的幸福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文明社会的一切罪行和灾难的直接渊源和最集中的表现,就是资本主义的商业制度。……傅立叶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建立在公平正义基础上的和谐制度,这一制度是以情欲引力、均衡分配、阶级融合为其要素的。

    ——摘自徐觉哉《欧洲空想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观》

    材料三

    随着向帝国主义过渡,这种不平衡加强了,这主要表现为一些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往往以跳跃的方式,在很短的时间内赶上和超过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但是,与帝国主义各国实际力量的这种新变化情况相反,各帝国主义国家所占有的殖民地、市场和势力范围,却是按照旧的力量划分的。……帝国主义之间的斗争造成了国际关系上的分化、改组和重新组合,结果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形成了两大敌对的军事侵略集团。

    ——摘自刘明翰 海恩忠《世界史简编》

    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列举棉纺织业基本实现机械化生产过程中的一系列“机器”,从生活方式和自然环境变化的角度简述工业革命的影响。
    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傅立叶的主要主张并分析其设想之所以被称为“空想社会主义”的原因。
    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用一句话概括“不平衡”的含义,简要分析欧洲“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形成的主要原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9. 工业革命,影响世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具发展史比人类文明史还长,在历史上经历了几次重大变化。所谓工业革命,其实就是把散在的工具汇集成机器,并把它装备到现代工厂之中从事大生产的进程。机器是工业革命的“王后”……工业革命被誉为“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一幅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材料三

    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重要成果表

    类别

    时间

    国家

    发明者

    发明成果

    备注

    能源

    1866

    德国

    西门子

    发电机

    能源

    1882

    美国

    爱迪生

    发电厂

    第一座中心发电厂

    交通

    1893

    德国

    本茨

    开始生产四轮车

    现代汽车工业兴起

    交通

    1894

    美国

    福特

    制造出美国第一辆汽车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现代工厂”开端的标志。
    根据材料一中的“图景”和材料二,简析工业革命的影响。
    根据材料三,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开发的新能源。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六县九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
  • 10. “从西至东,从北至南…………机械装置遍及四方,世界获得了一种新的动力,一个时代的风气如新世界的大河汹涌奔腾,不可阻挡。”材料中描述的动力带来的影响包括(   )
    A: 人类开始进入到“蒸汽时代”
    B: 英国掀起了“羊吃人”的圈地运动
    C: 英国逐渐成为“日不落帝国”
    D: 伦敦证券交易所煤气股票价格狂跌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重点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